《古生物地层学》求取 ⇩

目 录3

第一篇古生物学3

第一章古生物学的基本概念3

第一节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化石3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7

第三节古生物的分类和命名9

第四节化石在地质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0

附:生物地史分布图表12

一、原生动物门13

第一节古无脊椎动物分类简述13

第二章古生物分类简述13

二、海绵动物门16

三、古杯动物门17

四、腔肠动物门18

(一)水螅纲——层孔虫目19

(二)钵水母纲——锥石类19

(三)珊瑚纲20

五、蠕虫动物门21

六、苔藓动物门21

第二节早古生代的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23

七、腕足动物门23

(一)瓣鳃纲24

八、软体动物门24

(二)腹足纲24

(三)头足纲25

(四)竹节石纲26

(五)软舌螺纲27

九、节肢动物门28

(一)三叶虫纲28

(二)甲壳纲28

(三)昆虫纲30

十、棘皮动物门31

十一、笔石动物门32

十二、牙形刺33

第二节古脊椎动物分类简述35

一、概述35

二、脊椎动物亚门36

(一)无颚纲36

(二)鱼纲37

(五)鸟纲38

(三)两栖纲38

(四)爬行纲38

第三节古植物分类简述39

(六)哺乳纲39

一、藻类植物门40

二、菌类植物门40

三、苔藓植物门41

四、蕨类植物门42

五、裸子植物门42

六、被子植物门43

附:孢子花粉分析44

第三章前震旦亚代的生物界及生命的起源48

第四章震旦亚代的生物界及化石50

第五章早古生代的主要生物界及化石54

一、节肢动物——三叶虫54

(一)三叶虫的背甲构造54

(二)我国早古生代的三叶虫化石55

(三)早古生代三叶虫的演化和地史分布58

二、笔石59

(一)笔石骨骼的基本构造59

(二)我国早古生代的笔石化石60

(三)早古生代笔石的演化及地史分布63

三、软体动物头足纲——鹦鹉螺类63

(二)我国奥陶纪的鹦鹉螺类化石64

(一)鹦鹉螺类硬壳的构造64

四、腕足类65

(一)腕足动物壳体构造65

(二)我国早古生代的腕足动物化石68

五、腔肠动物——珊瑚纲69

(一)珊瑚的骨骼构造和分类69

(二)我国早古生代的珊瑚化石72

1.裸蕨纲74

一、植物74

(一)蕨类植物门74

第六章晚古生代的主要生物界及化石74

2.节蕨纲75

3.石松纲76

4.真蕨纲77

(二)裸子植物门80

1.种子蕨纲80

(一)原生动物——?81

2.苛达树纲81

二、无脊椎动物81

1.?壳的构造82

2.我国晚古生代的?化石83

3.?的演化趋势和地史分布86

(二)晚古生代的腕足类化石87

(三)晚古生代的珊瑚化石89

(四)软体动物头足纲——菊石类94

(五)泥盆纪的笔石化石95

三、脊椎动物96

(二)鱼纲96

(一)无颚纲96

(三)从鱼纲——两栖纲——爬行纲97

第七章中生代的主要生物界及化石99

一、植物99

(一)裸子植物门99

1.苏铁纲及本内苏铁纲99

2.银杏纲100

1.真蕨纲101

3.松柏纲101

(二)蕨类植物门101

2.节蕨纲103

二、无脊椎动物104

(一)软体动物——瓣鳃纲104

1.瓣鳃纲的双壳构造104

2.我国海相中生代地层中的瓣鳃类化石105

3.我国陆相中生代地层中的瓣鳃类化石106

(二)软体动物——腹足纲107

(三)中生代的菊石类化石108

(四)软体动物头足纲——箭石类109

(五)节肢动物甲壳纲——介形类109

(六)节肢动物甲壳纲——叶肢介类110

(七)其它无脊椎动物112

三、脊椎动物112

(一)爬行纲112

(二)鸟纲117

(三)中生代的鱼类化石117

(一)被子植物118

(二)轮藻118

第八章新生代的主要生物界及化石118

一、植物118

(三)孢子花粉分析119

(一)腹足类119

二、无脊椎动物119

(二)瓣鳃类120

(三)节肢动物甲壳纲——介形类121

(四)节肢动物甲壳纲——叶肢介类122

(一)哺乳纲123

1.哺乳动物的牙齿123

三、脊椎动物123

(五)原生动物——有孔虫类123

2.我国新生代的哺乳动物化石125

3.第四纪人类的出现和发展131

(二)其它脊椎动物133

第九章各类古生物的演化发展阶段和生物进化的一些规律134

第一节关于生物界发展的主要阶段134

一、无脊椎动物发展的主要阶段134

二、脊椎动物发展的主要阶段134

三、植物界发展的主要阶段135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一些规律137

一、生物进化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137

三、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自然选择138

二、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138

四、生物进化的动力——遗传和变异的矛盾139

五、隔离产生辐射适应也是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139

六、生命的发生和生命的本质140

七、有机界和无机界演变发展的关系及地史时期的划分140

附:拉丁文(字母发音及拚音)和化石学名简介141

一、地层学的性质、内容和研究方法149

绪论149

第二篇地层学149

二、地层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150

第一章地质年代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51

第一节地层的划分和对比151

一、层的确定和层序的建立151

(一)沉积岩区层和层序的建立151

(二)火山岩区层和层序的建立153

(二)生物群组合分析方法155

(一)标准化石法155

(三)变质岩区层和层序的建立155

二、生物地层学的方法155

(二)标志层法156

三、岩石地层学的方法156

(三)孢粉分析方法156

(一)岩性法156

(三)韵律、旋迥的方法157

1.沉积韵律和沉积旋迥及其在划分和对比地层工作中的应用157

2.火山喷发韵律和火山喷发旋迴及其在划分和对比地层工作中的应用160

四、地层接触关系的研究及其在划分和对比地层工作中的应用162

(一)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162

(二)不整合的类型163

1.平行不整合163

2.角度不整合165

五、同位素地质年龄鉴定法165

(一)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的原理165

(二)测定年龄的对象166

(三)对同位素地质年龄采样的要求166

六、岩浆岩侵入体相对年龄的确定166

(一)侵入接触和下限的确定167

第二节地层单位和地质年代单位168

二、地质相对年代的划分168

一、地层单位及地质年代单位划分的依据168

(二)沉积接触和上限的确定168

(一)年代地层单位169

(二)岩石地层单位169

三、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和生物地层单位169

(三)生物地层单位170

四、地层和岩体的时代符号171

(一)地层符号171

(二)岩浆侵入体的时代符号172

一、地层分区的原则173

二、地层区划173

第三节地层分区和地层区划173

第二章岩相分析174

第一节沉积岩相与古地理174

一、沉积相和沉积相变174

二、地层中常见的沉积岩相类型175

(一)海相沉积类型及其特征175

1.正常海相175

2.不正常海相177

(二)陆相沉积类型及其特征179

三、沉积岩相古地理图和沉积等厚线图182

一、火山岩相的划分及其特征183

第二节火山岩相183

(一)火山颈相183

(二)潜火山相184

(三)喷发相184

(四)喷发一沉积相组185

二、海底火山喷发相与大陆火山喷发相185

(一)海底火山堆积185

(二)陆相火山堆积186

三、火山岩相图188

第三章地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189

第一节判断地壳运动的特点和性质189

一、岩相分析189

二、沉积地层厚度分析189

三、构造岩浆旋迥分析190

四、研究各时代地层的古构造形迹,把各个时期地层发育、展布和191

古构造体系联系起来191

一、地壳运动时间确定的依据194

二、地壳运动的分期194

第二节地壳运动时期的确定194

第四章前震旦亚界196

一、构造岩浆旋迥法197

第一节前震旦亚界地层工作的基本方法197

二、同位素年龄测定法198

三、岩石学方法198

第二节我国前震旦亚界发育概况198

一、我国北方的前震旦亚界199

二、我国南方的前震旦亚界203

第三节前震旦亚代地史的基本特征203

三、其它地区的前震旦亚界203

第四节前震旦亚代地层中的矿产204

第五章震旦亚界205

第一节我国震旦亚界发育概况205

一、华北地区的震旦亚界206

二、华南地区的震旦亚界210

三、其它地区的震旦亚界212

第二节震旦亚代的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213

第三节震旦亚代地层中的矿产214

第一节我国下古生界发育概况215

一、寒武系215

第六章下古生界215

(一)华北及东北南部的寒武系216

(二)西南区的寒武系218

(三)我国其它地区的寒武系221

二、奥陶系222

(一)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奥陶系222

(三)我国其它地区的奥陶系225

(二)西南区的奥陶系225

三、志留系227

(一)西南区的志留系227

(二)我国其它地区的志留系229

第三节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矿产232

第七章上古生界234

第一节我国上古生界发育概况234

一、泥盆系235

(一)华南区的泥盆系235

(二)我国其它地区的泥盆系237

二、石炭系238

(一)华北及东北南部的石炭系238

(二)华南的石炭系241

(三)我国其它地区的石炭系244

三、二叠系245

(一)华北及东北南部的二叠系245

(二)华南地区的二叠系247

(三)我国其它地区的二叠系249

第二节晚古生代的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251

第三节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矿产253

第八章中生界254

第一节我国中生界发育概况254

一、三叠系256

(一)我国北方的三叠系256

(二)华南的三叠系258

(三)青藏川滇地区的三叠系260

二、侏罗系261

(一)我国东部地区的侏罗系262

(一)我国东部地区的白垩系266

三、白垩系266

(二)我国西部地区的侏罗系266

(二)我国西部地区的白垩系273

第二节中生代的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273

第三节中生代地层中的矿产276

第九章新生界278

第一节我国新生界发育概况278

一、第三系278

3.江汉平原区279

2.华北平原区279

1.松辽平原区279

(一)中国东部大型平原区的第三系279

4.苏北平原区280

(二)中国东部的中、小型盆地沉积280

1.下第三系281

2.上第三系281

二、第四系281

(一)第四系划分对比的几种方法281

1.气候地层法281

2地文期的划分282

3考古期的划分284

4古地磁的方法285

(二)我国第四系发育概况285

1.中国北方的第四系286

2中国南方的第四系287

第二节新生代的地壳运动及侵入岩活动288

一、第三纪的地壳运动及侵入岩活动288

二、第四纪的地壳运动和现代地貌的形成289

附一:关于地壳运动和地壳发展的一些问题292

一、地槽——地台学说292

二、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296

三、地质力学的方法297

附二:中国地层区划资料299

附三:我国一些外生矿产的成矿时代及其分布301

铁矿301

锰矿302

铝土矿302

磷矿302

煤矿303

石油303

1979《古生物地层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方大钧等编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1984 PDF版)
中国新生代生物地层学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古生态学及遗迹化石学  地层古生物学专业用( PDF版)
古生态学及遗迹化石学 地层古生物学专业用
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
预审文书新编(1990 PDF版)
预审文书新编
199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古生物地层学(1985 PDF版)
古生物地层学
1985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古生物地层(1984 PDF版)
古生物地层
198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1974 PDF版)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
197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内蒙古固阳含煤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1982 PDF版)
内蒙古固阳含煤盆地中生代地层古生物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古生物与地层(1987 PDF版)
古生物与地层
1987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山东莱阳盆地地层古生物(1990 PDF版)
山东莱阳盆地地层古生物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1辑(1988 PDF版)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1辑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石油地质文集  地层古生物  5(1983 PDF版)
石油地质文集 地层古生物 5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石油地质文集-地层古生物  4(1982 PDF版)
石油地质文集-地层古生物 4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4辑(1994 PDF版)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4辑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3辑(1990 PDF版)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第23辑
1990 北京:地质出版社
内蒙古-东北地槽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及古地理(1992 PDF版)
内蒙古-东北地槽区古生代生物地层及古地理
1992 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