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导论》
作者 | 林德金著 编者 |
---|---|
出版 |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08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1700507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664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信息是国家起飞之本1
第一节信息带来经济繁荣1
一科技信息推动唐代经济繁荣1
目 录1
二机械技术改造信息带来了产业革命5
第二节信息是国家起飞的主要支柱8
一 煤化学技术信息的历史作用8
二 纳贤政策带来的技术信息是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手段10
三信息拿来主义是成为经济强国的重要政策13
一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16
第二章信息16
第一节信息的负熵理论16
二热寂学说的谬误18
三 信息的负熵与麦克斯威尔妖19
四 信息的负熵减少或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23
第二节信息的定义24
一 定义信息的方法研究24
二信息是物质28
三信息的定义31
四 信息、质、能守恒定律32
五信息的分类33
一 信息量42
第三节信息量42
二平均信息量45
第三章经济信息51
第一节经济信息的性质51
一信息的几个特性51
二经济信息的准确性55
三经济信息的兼容性56
四 经济信息的时效性57
五经济信息的系统性60
一信息产业及其效益63
第二节信息产业63
二 信息咨询65
三信息对产业结构的影响67
第四章信息经济69
第一节质能经济69
一质能消耗与经济繁荣69
二质能经济的特点71
三 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77
四 质能经济中商品生产和组织特征78
一 信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79
第二节信息经济79
二信息是聚敛财富的手段82
三能源消耗递减,污染逐步控制86
四 高消费国家的修旧利废88
五 消费者行为转变90
六 信息产业结构的改变91
第三节信息经济的定义与发展94
一 信息经济的定义94
二 剥削体力剩余价值向剥削智力剩余价值转移96
一 经济信息的价值和使用价值98
第一节经济信息的商品化98
第五章经济信息的利用98
二经济信息的定价方法103
三经济信息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108
四技术经济信息商品的特殊性113
第二节信息的效益与效果115
一 信息的效益与效果的定义115
二经济信息的影子收益117
三补充信息的价值120
第三节国外信息的利用124
一 积极利用国外信息124
二利用国外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125
第四节信息社会化126
一 信息社会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物127
二 信息技术特性是实现经济信息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28
三 信息商品化是实现经济信息社会化的主要途129
径129
四 信息社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130
第六章信息经济的规律性132
第一节科学技术信息的规律性132
一 科学技术信息按指数函数增长132
二 技术信息的开发研究速度加快133
三科学技术信息先行理论135
四 技术信息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缩短137
第二节信息的综合就是创造138
一 继承信息的综合是发展的必要条件138
二信息的综合就是创造141
三信息的综合要求人们成为通才143
第三节风靡世界的信息联合144
一 西欧“奔驰”与“蔼依吉”的信息联合145
二 信息的联合风潮波及美国145
三我国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联合146
一 生产力高度发展是信息联合的必要条件148
第四节信息联合的时代性148
二 信息的横向联系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物149
三 信息交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手段150
四 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需要建立信息联合体151
第七章信息的生成·存贮与处理153
第一节信息的收集与筛选153
一 信息收集的分类和步骤154
二信息收集调查158
第二节信息的存贮与查找166
一 信息的存贮要求167
二信息的结构168
三信息的存取与查找176
第三节信息的预测处理179
一 信息的预测处理分类179
二 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181
第八章宏观信息经济(一)186
第一节社会经济系统的信息特征186
一 社会经济系统的非线性186
二社会经济系统的动态性188
三社会经济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嵌套性190
四 社会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191
五 解决大系统问题应避免的倾向194
第二节国民经济系统的信息递阶控制195
一何谓信息控制195
二控制的定义196
三控制的四个基本环节197
四 国民经济系统的信息递阶控制199
第三节国民经济系统的信息前馈控制203
一前馈控制203
二 前馈控制的优点205
三前馈过程控制存在的问题207
第九章宏观信息经济(二)209
第一节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建立209
一 宏观经济信息系统的拓扑结构209
二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功能213
三 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结构217
第二节国民经济核算信息系统219
一物质产品平衡体系(SMP)219
二 国民帐户体系(SMA)220
三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信息统计体系224
第一节企业的信息流229
一 企业是具有信息集合的流动体229
第十章微观信息经济(一)229
二 企业的信息流向231
三 企业信息流的运行原则233
四微观信息经济236
第二节微观信息经济的实现238
一 生产准备信息管理子系统239
二 技术经济信息管理子系统243
三 计划作业信息管理子系统243
四 物资供应信息管理子系统245
五 销售及售后服务信息管理子系统249
六财务信息管理子系统250
第十一章微观信息经济(二)252
第一节企业信息反馈控制系统253
一 企业的信息反馈253
二 信息反馈控制系统的环节253
三反馈控制的原则254
四反馈控制的实施系统255
五 审计的反馈控制258
六 计划作业中的信息反馈控制259
第二节企业的信息前馈控制系统260
一 企业的信息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260
二前馈控制的原则261
三前馈控制的实施262
第三节企业预防性信息控制系统265
一 企业预防性信息控制267
二 预防性信息控制的基本原则267
三预防性信息控制的主要手段268
四 预防性信息控制系统的案例270
第四节企业三种信息控制系统比较271
一 企业三种信息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271
二解决差异性问题272
四 三种控制在企业中的应用273
三 自动调节与自适应273
第十二章信息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定量研究276
第一节 技术信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276
一 经济增长的依托研究276
二 信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78
三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促进279
四 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81
第二节技术进步作用的定量计算与生产函数288
一 生产函数288
二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289
三C.E.S生产函数293
附录295
1988《信息经济学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德金著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经济信息学
-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经济 信息 信息化
- 1996年08月第1版
-
- 经济信息学导论
- 1989年10月第1版
-
- 信息经济学
- 202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信息经济学
- 1989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经济信息学导论
-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经济信息系统导论
- 1991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信息经济学
- 1995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信息经济学
- 1996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经济 信息 信息化
- 1996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信息经济学导论
-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经济信息概论
- 1998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经济信息学
- 1993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经济信息学
- 1993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信息经济学
-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