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态学》
作者 | (英)布赖恩·莫斯 编者 |
---|---|
出版 |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10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6444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2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1
目 录1
10.4饮水供应 (1 81
第一章湖泊、河流和汇水流域1
1.1 引言1
1.3淡水水体的生产量4
1.4光照5
15汇水流域和水化学7
1.6主要的营养物质8
17如何确定水体中磷的总含量10
1.8 L的作用12
1.9σ和ρ的作用13
2.1引言——水体深度的形成15
2.2垂直分层现象和水团结构15
第二章深度的作用15
2.3热分层对水化学的影响21
2.4湖泊肥力和湖下层氧气的消耗21
2.5分层现象对生物分布的影响22
2.6深的和浅的湖泊以及沉积物的作用23
2.7湖泊或河流的深度及群落分布25
2.8第一章和第二章的总结——水体的营养分类26
第三章浮游生物28
3.1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28
3.12浮游植物29
3.1.1浮游细菌和病毒29
3.1.3浮游动物33
3.1.5鱼类35
3.2浮游生物群落的功能35
3.1.4碎屑35
3.2.1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36
氧气法36
14C吸收方法37
3.2.2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38
3.2.3浮游植物中的异养生物40
3.2.4浮游植物分室的转移——分泌和生理性死亡40
3.2.5浮游动物的活动40
摄食作用41
排泄和呼吸42
生产量43
3.2.6碎屑和微生物45
颗粒碎屑的来源45
颗粒碎屑的动态特征45
可溶性碎屑的动态特征46
3.2.7可溶性物质分室47
磷在浮游生物中的循环48
氮在浮游生物中的循环50
可溶性有机氮化物51
碳在浮游生物中的循环52
无机碳化合物和浮游生物52
3.2.8浮游生物功能的概述53
3.3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化54
3.3.1 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59
8.12结论 (160
3.3.3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的概要61
3.3.2浮游动物的周期变态61
第四章溪流及其它侵蚀性生境63
4.1 引言63
4.2山区溪流提供的能量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提供的能量比较64
4.3溪流中有机物的分解过程65
4.3.1有机物的来源65
4.3.2溪流中有机物分解过程的机制66
微生物的作用66
嚼食动物68
滤食动物、刮食动物和肉食动物70
4.4溪流中无脊椎动物生产量71
4.4.1漂流物及其对流水的适应71
4.4.2测定溪流中无脊椎动物生产力的问题和方法73
采样73
摄食74
呼吸作用74
生产量75
4.5.1不列颠岛上扁虫的分布77
4.5静水水体的石质堤岸77
4.6沉积的堤岸和生境80
第五章沉积物和湖下静水层81
5.1 引言81
5.2沉积物和在沉积物上集群的细菌81
5.3营养关系和氧化微层82
5.4化能合成细菌和光合细菌85
5.5深底带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85
5.6所选择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学87
5.6.1 摇蚊(Chironomus anthracinus)87
5.6.2泥蚓Ilyodrilus hammoniensis和腕豆蚬Pisidium casertanum89
莹蚊(Chaoborus)和原枝摇蚊(Procladius)90
5.6.4食沉积物的无脊椎动物实际上取食什么90
5.6.3伊斯诺姆湖的肉食性底栖动物——90
5.7金特湾底栖生物的能流91
5.8底栖生物生产量的一般模型93
第六章水生植物的生境97
6.1 引言97
6.2水生植物的演化98
6.3水生植物面临的生理学问题99
6.3.1对低氧量的耐受性99
6.3.2无机碳的供应100
6.3.3光照100
6.5草床和沼泽地内的环境103
6.4水生大型植物的营养物供应103
6.6测定水生植物的生产力106
6.7水生植物群落的生产力107
6.8草床群落——附生藻类和细菌108
6.9草床和芦苇沼泽地的无脊椎动物群落111
6.10草床动物生物学113
6.12沼泽地和芦苇床与湖泊或河流敞水体的关系115
6.11杂草群落中的食物网115
第七章 自游生物—鱼类和其它脊椎动物117
7.1 引言117
7.2淡水鱼类生物学117
7.2.1 卵和鱼苗118
7.2.2摄食121
7.2.3繁殖123
7.3.1 英国鱼类区系125
7.3鱼类的分布125
7.3.2热带非洲鱼类的分布128
马拉维湖的鱼类130
奇尔瓦湖的鱼类区系131
泛滥平原鱼类群落132
7.4 自游生物在淡水水体中所起的作用133
7.4.1鱼类的捕食作用133
其它脊椎动物的捕食作用136
7.4.2营养物质的输入139
7.4.3人类140
第八章古湖泊学、湖泊生态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41
8.1 引言141
8.2一块沉积物岩芯的获得141
8.3测定沉积物年代142
8.3.1 14C技术143
8.3.2210pb方法143
8.3.3137Cs测定年代法143
8.3.4非放射性方法144
8.4来自沉积物的资料145
8.4.1无机物质145
8.4.2有机物质146
硅藻残留物147
8.4.3 化石147
花粉149
动物残留物149
8.5 由沉积物岩芯资料说明的一般问题149
8.6英国湖区的布勒冰斗湖151
8.7埃斯塞怀特湖153
8.8皮凯勒尔湖154
8.9拉哥蒂蒙特罗斯湖156
8.10浅湖泊的淤塞158
8.11马尔哈姆冰斗湖泥炭沼158
第九章渔业和鱼类生产量162
9.1 引言162
9.2生产量与生态系统总肥力的关系162
9.2.1鱼类生产量的测定164
9.2.2生长的测定166
9.3内陆渔业166
9.3.1 原始渔业167
9.3.2商业性渔业168
9.3.3北布武曼岛的渔业169
由布武曼岛的罗非鱼工厂对tb、Fb和Mb的估算170
9.3.4娱乐渔业、孵化场和池塘养殖173
第十章水道利用、污染、废物处理和供水175
10.1 引言175
10.2污染物175
10.2.1重金属污染176
10.2.2热污染177
10.2.3有机物污染178
10.3生活污水处理179
10.4.1除去磷酸盐181
10.4.3蓝绿藻水华的形成183
10.4.2水库管理;症状处理183
10.4.4水库经营中的湍流混合184
10.4.5生活用水的处理184
第十一章热带水生生物学问题——人造湖泊和水体疾病186
11.1 引言186
11.2人造湖泊——灌水的早期187
11.3新热带湖泊的渔业189
11.4新湖泊的稳定时期190
11.5新湖泊对下游的影响191
11.7吸虫病192
11.6新的热带湖泊和人口192
11.8丝虫病193
11.9原生动物和病毒性疾病195
11.10热带人造湖泊、利和弊的权衡195
第十二章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197
12.1引言197
12.2北美大湖泊198
12.3佛罗里达南部大沼泽地201
12.4诺福克布罗德205
12.5结束语210
参考文献211
1988《淡水生态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布赖恩·莫斯 198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淡水生物学讲义
- 1985 上海水产学院
-
- 淡水生物学
- 北隆館
-
- 淡水生物学
- 1960.09 北隆館
-
- 淡水増殖学
- 昭和37.06 恒星社厚生閣
-
- 淡水生物学(下册)淡水生态学部分
- 1985.05 农业出版社
-
- 淡水捕捞学 淡水渔业专业用
- 1983.06 农业出版社
-
- 水生生态学及水污染生态学 水产环保用
- 1991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 淡水养殖水化学
- 1980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全国高等水产院校试用教材 淡水生物学 下 淡水生态学部分
-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近岸水域生态学
- 1989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淡水生物学
- 1979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淡水生物学实习指导
- 1988 淡水生物学教学小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