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新编》求取 ⇩

目 录1

前 言1

第一篇 绪 论1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基础1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

二、生产力及其基本要素3

三、生产关系及其基本内容5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7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7

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

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经济运动的规律10

第三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1

一、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科学11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4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17

第一节 商品的生产过程17

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17

二、商品的两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20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22

一、商品交换的基本内容及其矛盾23

第二节 商品的交换过程23

二、货币的形成和本质25

三、相对价值量的变动规律27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28

一、商品交换向商品流通发展28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28

三、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相互关系30

四、货币流通量的决定规律31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2

第四节 价值规律32

二、价值规律作用的实质及基本形式33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35

第三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35

第一节 资本的形成和本质35

一、货币与资本的联系和区别35

二、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36

三、劳动力商品和资本的本质37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39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9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40

三、决定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要素和两种基本形式42

第三节 工资44

一、工资的本质44

二、工资的基本形式及变动规律45

三、工资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46

第四节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47

一、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47

二、扩大再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特征48

三、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9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51

第一节 个别资本的循环51

一、资本循环的基本形式及其内容51

二、实现资本连续循环的基本条件52

三、资本循环和一般商品流通的关系53

第二节 个别资本的周转54

一、资本周转及其速度的测定54

二、加速资本周转的基本因素55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特征58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58

二、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59

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61

四、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63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66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66

一、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66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67

三、利润率及其决定因素69

一、利润平均化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70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70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72

三、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73

第三节 平均利润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74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74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76

三、资本主义信用及其历史作用76

第四节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78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78

二、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79

三、土地价格81

第三篇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83

第六章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经济83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83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转化的必然性83

二、垄断的实质是获取垄断高额利润85

三、垄断和竞争86

四、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87

一、产业资本的垄断88

第二节 垄断在一国范围内的统治88

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89

第三节 垄断在国际范围的统治92

一、资本输出92

二、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分割世界94

三、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95

第七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97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9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97

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00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内容102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内容和实质102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103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05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107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微观经济体系107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体系109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体系113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结构性调整114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117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117

一、国际贸易118

二、世界市场120

第二节 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体系121

一、国际金融121

二、国际货币体系123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126

一、国际资本流动126

二、跨国公司128

一、国际经济联合与调节 的发展原因131

第四节 国际经济联合与调节131

二、国际经济联合的主要形式132

三、国际经济调节 的主要形式134

第九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及历史趋势136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经济根源136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36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37

三、二次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39

一、资本积累的实质140

第二节 资本积累的实质及其历史趋势140

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142

三、资本垄断的历史地位143

第三节 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历史使命146

一、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146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具体形式148

三、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49

一、社会主义是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152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初级阶段1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52

基本经济特征152

第四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152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经济特征155

三、当代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历史特殊性1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59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159

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及其基本属性16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巩固和发展162

一、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1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63

二、经济学中的生产力标准165

第十一章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1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168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16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170

三、多种所有制并存及其相互关系1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172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形式172

二、全民所有制内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174

三、全民所有制的多种经营形式176

一、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和作用178

第三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178

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双层经营体制180

三、城镇集体所有制和股份制形式18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184

一、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个体经济184

二、从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私营企业所有制185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18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0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19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0

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192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统一193

四、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相结合19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性质和特点196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196

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199

第三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201

一、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201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202

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内部的一种分配形式20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206

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206

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07

三、按劳分配的进步作用及历史局限性209

第二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形式212

一、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212

二、现阶段我国实现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214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217

一、提倡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17

二、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过分悬殊219

三、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220

四、要继续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克服平均主义积弊221

五、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体制,正确发挥其他分配形式的作用221

第五篇 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22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2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劳动224

一、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224

二、社会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226

三、社会主义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27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雇佣劳动2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31

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231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34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2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38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238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构成和考核指标239

三、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基本途径241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24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特征和任务244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生产经营244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任务247

三、乡镇企业的地位和作用2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250

一、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性250

二、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和实质251

三、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多种形式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254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构成和运用254

二、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256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257

一、经济核算的要求和内容257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产品成本259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260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与市场2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与特点263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与作用263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265

一、市场体系的建立2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市场体系267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268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2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价格体系273

一、社会主义价格体系的建立基础及其指导原则273

二、社会主义价格体系是计划指导下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体系275

三、我国价格体系的改革27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竞争279

一、竞争是商品社会的必然现象279

二、竞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80

三、创造合理的竞争环境281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和金融制度2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作用284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284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流通规律及其作用285

三、货币管理和货币政策2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和利息289

一、社会主义信贷289

二、社会主义利息291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银行体制292

二、社会主义银行体系293

三、银行在国民经济宏观控制中的作用296

第四节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296

一、社会主义金融体系296

二、社会主义的证券制度298

第六篇 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301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的内容、特征和规律301

一、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内容301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特征302

三、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规律30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产业结构306

一、产业结构的含义、产业分类和产业结构衡量指标306

二、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309

三、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310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和综合平衡311

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311

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315

一、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319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319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制度319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322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326

一、积累基金、消费基金及其内部构成326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原则3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制度及其作用331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331

二、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331

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制度333

三、社会主义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333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3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337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必要性337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基本职能338

三、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3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341

一、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核心问题341

二、我国计划调节 的两种具体形式——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342

三、市场调节 在国民经济宏观管理中的作用343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体系345

一、经济杠杆的内涵、特点和功能345

二、国家调节 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杠杆346

三、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349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及其改革350

一、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及其改革350

二、改革和建立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原则351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管理体制352

第一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355

一、国际分工的发展促使一切国家都必须注意发展对外经济关系355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355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实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需要356

三、国际价值是国际间资源交换的基础357

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35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359

一、对外贸易359

二、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362

三、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363

四、劳务出口364

五、发展国际旅游业365

第三节 我国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地区366

一、经济特区的性质366

二、经济特区的作用367

三、沿海地区的开放368

四、处理好沿海与内地的关系369

结 束 语372

一、社会主义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丰富372

二、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374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376

四、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和最终目标380

1991《政治经济学新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晏永乾主编 1991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新编(1991 PDF版)
政治经济学新编
1991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新编政治经济学(1999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9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93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93 北京:海潮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新编(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新编
1990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计算机与企业信息管理学习指导书(1996 PDF版)
计算机与企业信息管理学习指导书
1996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新编(1994 PDF版)
政治经济学新编
1994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93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9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97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97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国际金融入门(1995 PDF版)
国际金融入门
1995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89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8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新编(1992 PDF版)
政治经济学新编
1992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89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89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新编政治经济学(1990 PDF版)
新编政治经济学
1990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新编(1989 PDF版)
政治经济学新编
198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