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微波通信简介1

第二章 模拟微波通信的调制与解调5

1.调制5

1.1 调制方式的选择5

1.2 调频与调相6

2.调制信号8

2.1 模拟多路电话8

2.2 电视信号11

3.1 已调载波的频谱14

3.多路复用信号或电视信号的调制14

3.2 模拟多路复用的应用15

3.3 视频信号的应用16

3.4 主要调制参数的选择16

3.4.1 调制频率16

3.4.2 频偏16

4.调制器与解调器的结构17

4.1 调制器18

4.2 解调器19

5.存在噪声时的解调20

5.1 信号理论的说明21

5.2 解调后噪声的计算22

5.3 工作门限25

第三章 数字微波通信的调制与解调32

1.简介32

2.相移调制34

2.1 相干调制34

2.2 用直接编码的两状态调制34

2.3 用转换编码的两状态调制36

2.4 用直接编码的四状态调制37

2.5 用转换编码的四状态调制38

3.解调——再生——译码40

3.1.1 两状态调制41

3.1 相干解调41

3.1.2 四状态调制42

3.2 差分解调43

3.2.1 两状态调制43

3.2.2 四状态调制44

3.3 再生46

3.4 译码47

4.传输链路的构成48

5.频谱占用49

6.1 热噪声的影响51

6.存在噪声和失真时的解调51

6.2 失真的影响53

7.数字调制的进展54

附录157

附录2 数字调制中的误码率,相干解调58

两状态调制或译两相调制,四状态调制或译四相调制58

1.序言58

2.发射信号和噪声的矢量表示58

3.可约性60

4.判决区60

5.两状态数字调制61

两状态相移调制误码率、差分解调66

1.问题的提出—判决区67

2.误码率67

第四章 频率分配70

1.微波通信的频段范围70

2.频段的配置72

2.1 信号双向传输时的所需频率73

2.2 多种信号的同时传输75

2.2.1 相邻波道的最小间隔75

2.2.2 半频带76

2.3.1 5.9—6.4GHz频段79

2.2.3 正确选择载频79

2.3 频率分配举例79

2.3.2 12.75—13.25GHz频段80

2.4 频谱占用指数81

3.在指定地区内频率的利用82

第五章 自由空间的传播85

1.说明:天线等效面积与增益85

1.1 发射增益与方向图85

1.1.1 增益的定义85

1.2 接收等效面积86

2.1 接收功率的计算87

1.3 增益与等效面积的关系87

2.有源接力站的电路段的能量分配87

2.2 举例89

3.无源接力站的电路段89

3.1 接收功率的计算89

3.2 无源反射器的使用91

3.3 计算举例92

4.在自由空间中接收的干扰功率的计算93

4.1 干扰类别93

4.3 不同极化上的干扰94

4.2 同极化上的干扰94

4.4 交汇点的特殊情况95

第六章 厘米波的视距传播97

1.大气的影响98

1.1 折射98

1.1.1 波束曲率98

1.1.2 正常梯度的大气100

1.1.3 “假设地球”100

1.1.4 阻挡物的高度变化100

1.1.5 大气波导传输103

1.2.1 大气中由于多径引起的衰落105

1.2 反射105

1.2.2 多径引起的选择性衰落107

1.2.3 分集技术109

1.3 吸收111

1.3.1 大气气体的吸收111

1.3.2 水蒸气引起的损耗113

2.大地的影响115

2.1 绕射115

2.1.1 概况115

2.1.2 余隙的选定116

2.1.3 路径阻挡情况119

2.2 地面上的反射121

2.2.1 现象分析121

2.2.2 反射效应对接收功率的影响125

3.结论128

3.1 余隙的规定128

3.2 不稳定的反射情况128

3.3 由多径引起衰落的分布规律128

3.4 雨水引起的损耗129

附录1:绕射129

1.惠更斯——菲涅尔原理129

2.有阻挡物时点源的照射130

附录2:传播统计134

第七章 收—发信机、收—发信机与天线之间的馈线137

1.收—发信机137

1.1 主要性能137

1.2 直接放大的收—发信机137

1.3 中频变换的收—发信机141

1.3.1 发信机141

1.3.1.1 方框图141

1.3.1.2 用于发信混频器的放大器142

1.3.1.3 发信混频器142

1.3.1.4 发信本地振荡器144

1.3.2 收信机145

1.3.2.1 方框图145

1.3.1.5 高频放大器145

1.3.2.2 收信混频器146

1.3.2.3 收信本地振荡器147

1.3.2.4 前置中频放大器(前置中放)147

1.3.2.5 中频放大器(主中放)148

1.3.2.6 中频滤波器148

1.4 收—发信机附加性能149

1.4.1 发信机附加性能149

1.3.2.7 群时延均衡器149

1.4.2 收信机附加性能150

2.收—发信机与天线之间的馈线151

2.1 分路系统151

2.2 传输馈线156

2.2.1 波导管156

2.2.2 同轴电缆158

2.2.3 减少馈线的长度158

第八章 天线159

1.平坦的等效相位的开口特性159

1.1 增益辐射方向图159

1.2 等效相位开口辐射的形成161

2.1 辐射喇叭163

2.开口辐射构成的天线163

2.2 反射面天线165

2.2.1 结构165

2.2.2 增益——效率169

2.2.3 辐射方向图170

2.2.4 匹配175

3.反射面176

3.1 近场反射面(潜望镜天线)176

3.2 远场反射面(无源接力)180

1.1 业务信息的分类182

第九章 辅助系统182

1.业务信息182

1.2 业务信息的特性183

1.3 业务信息的传输183

1.3.1 独立于主线路的传输185

1.3.1.1 在电缆上传输185

1.3.1.2 辅助微波通道185

1.3.2 主线路上的传输185

1.3.2.1 次基带传输186

1.3.2.2 超基带传输186

2.1 概述187

1.3.2.3 其它方案举例187

2.波道倒换187

2.2 倒换的波道数188

2.3 倒换标准188

2.3.1 多路模拟电话188

2.3.2 模拟电视信号189

2.3.3 数字信号189

2.4 倒换点189

2.4.1 基带倒换189

2.4.2 中频倒换190

2.5 倒换顺序191

2.6 倒换结构举例192

第十章 模拟微波通信的热噪声194

1.在一个接力段上解调前的热噪声194

1.1 天线引入的噪声194

1.2 收信机输入端的噪声199

1.3 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200

2.几个接力段上的解调前的热噪声201

3.话路的信噪比203

3.1 解调后信噪比的计算203

3.2.1 噪声计加权206

3.2 修正值206

3.2.2 预加重——去加重207

3.3 实际计算方法与小结211

3.4 传播影响213

4.电视的信噪比217

4.1 解调后信噪比的计算217

4.2 修正值218

4.2.1 视频加权值218

4.2.2 预加重220

4.3 小结与实际计算方法221

4.2.3 加重与加权的总效应221

4.4 传播影响226

5.电话与电视设备的噪声226

第十一章 模拟信号的失真227

1.一般性的研究227

1.1 无失真传输227

1.2 有失真传输230

2.话路失真231

2.1 基带通道的线性失真231

2.2 非线性失真类别232

2.3 第一项非线性失真233

2.4.1 振幅的非线性效应235

2.4 第二项非线性失真235

2.4.2 相位失真与增益变化236

2.5 估算失真的实际方法241

3.电视中的失真244

3.1 失真分类244

3.2 线性失真244

3.2.1 频率——振幅失真244

3.2.2 视频通道的群时延失真245

3.2.3 亮度信号的失真246

3.2.5 亮度——色度的不均匀性248

3.2.4 色度信号的失真248

3.3 非线性失真249

3.3.1 亮度信号的振幅失真250

3.3.2 色度信号的振幅失真与相位失真251

3.3.3 微分增益与微分相位251

3.3.4 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交调252

3.3.5 同步信号的失真252

3.4 结论253

附录1:模拟多路电话造成的失真噪声的计算253

1.数学的回顾253

2.第一项失真255

3.第二项失真256

附录2:反射效应的失真与传播的失真257

第十二章 模拟微波通信的干扰260

1.存在干扰时的解调260

1.1 问题的提出260

1.2 常用计算法261

1.3 话路中的信噪比263

1.4 通常情况下的考虑265

1.4.1 未调被干扰、已调干扰265

1.4.2 已调被干扰、来调干扰267

1.4.4 能量扩散的应用268

1.4.3 已调的及同一类型的干扰与被干扰268

1.5 话路中噪声的实际计算方法269

1.6 中断的影响270

2.干扰对线路质量的影响271

2.1 干扰分类271

2.1.1 内部干扰271

2.1.2 外部干扰273

2.2 与传播条件有关的噪声变化275

2.2.1 正常条件下的噪声275

2.2.2 大于20%时间未被超过的噪声275

2.2.3 噪声超过47500pWp的情况275

2.2.4 线路中断276

3.1 数据277

3.举例277

3.2 额定电平上的噪声278

3.3 大于20%的时间未超过的总噪声279

3.4 中断的门限值279

3.5 超过47500pWp的情况280

3.6 备注281

附录1:超视距时的干扰的计算281

附录2:解调的防卫度值285

1.1 质量参数的确定293

1.2 解调后的信号电平293

第十三章 模拟线路的质量293

1.概述293

1.3 电话的失真与噪声294

1.4 电视的失真与噪声295

1.5 线路的不可用性296

2.电话线路质量296

2.1 假设参考电路和实际线路296

2.2 电平的质量指标297

2.3 噪声的质量指标298

2.4.1 总噪声301

2.4 计算方法与实例301

2.4.2 在最坏月份内,大于20%时间内未超过的噪声302

2.4.3 噪声超过47500pWp的部分时间303

2.4.4 倒换所得的改善304

2.4.5 举例304

2.5 微波通信接力段的最佳长度306

2.6 发射频率对质量的影响311

2.7 发射功率与频偏的选择314

3.电视线路质量316

3.1 假设参考电路与实际线路316

3.3 CCIR关于噪声的质量指标317

3.2 电平的质量指标317

3.4 CCIR关于失真的质量指标318

3.5 计算方法与举例319

3.5.1 方法319

3.5.2 举例321

3.6 微波接力段的最佳长度321

3.7 发射频率对质量的影响321

3.8 电话和电视同时利用一条线路传输322

第十四章 数字线路的质量323

1.数字线路的构成323

2.1 数字信号的质量324

2.数字线路的质量324

2.2 数字线路质量的确定325

2.3 质量的计算方法327

2.4 数字线路的干扰328

2.5 接力段的最佳长度与数字线路的应用范围329

第十五章 测试331

1.所有系统上共同的测试331

1.1 天线测试331

1.1.1 射频特性331

1.1.2 机械特性331

1.2 高频馈线的测试332

1.3 电源测试333

1.4 高频测试333

1.4.1 发射功率333

1.4.2 传播损耗334

1.4.3 收信机的噪声系数334

1.5 中频测试335

1.5.1 反射系数335

1.5.2 幅频特性336

1.5.3 中频群时延失真336

2.1.1 调制器的频偏338

2.1 中频测试338

2.模拟电话系统的专门测试338

2.1.2 中频通道非线性测试339

2.1.3 调制器的非线性测试340

2.1.4 解调器的非线性测试340

2.2 基带通道测试340

2.2.1 电平与频率响应340

2.2.2 周期性的寄生干扰测试341

2.2.3 热噪声测试341

2.2.4 总噪声测试(热噪声加交调噪声)345

2.2.5 运行中的噪声测试345

3.1.2 中频通道非线性测试348

3.2.1 群时延失真348

3.2 视频通道测试348

3.电视传输的专门测试348

3.1.1 调制器的频偏测试348

3.1 中频测试348

3.2.2 随机噪声加权值349

3.2.3 用测试信号进行的测试349

4.数字系统的专门测试349

4.1 误码率测试349

4.2 门限储备量测试350

1984《微波通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法)马特(Mathieu,M.)著;马树云译 198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微波通信(1978 PDF版)
微波通信
197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1980 PDF版)
数字微波接力通信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微波通信工程设计(1975 PDF版)
微波通信工程设计
1975 邮电部设计院技术情报室
微波通信设备  中(1983 PDF版)
微波通信设备 中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弹箭空气动力学(1989 PDF版)
弹箭空气动力学
1989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微波通信设备  下(1984 PDF版)
微波通信设备 下
198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通信(1989 PDF版)
微波通信
1989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微波通信设备(1983 PDF版)
微波通信设备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接力通信(1990 PDF版)
微波接力通信
1990 北京:宇航出版社
微波通信原理(1988 PDF版)
微波通信原理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中继通信(1987 PDF版)
微波中继通信
1987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微波中继通信(1982 PDF版)
微波中继通信
1982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1988 PDF版)
数字微波通信系统
1988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微波接力通信(1982 PDF版)
微波接力通信
198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微波通信(1979 PDF版)
微波通信
197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