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通信原理》
作者 | 刘沈,沈传舜编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2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1503440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1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章 信 息1
1-1 基带1
1-2信息质量的恶化3
1-2.1 噪声3
1-3电话信号7
1-4音乐节目12
1-5 频率复用电话信号15
1-6电视信号20
1-6.1 视频信号的极性、幅度和直流分量21
1-6.2 噪声24
1-6.3 线性波形失真28
1-6.4 非线性失真35
参考资料38
第二章 调制和解调39
2-1概述39
2-2角度调制41
2-3调制频谱42
2-3.1 调制频谱之和44
2-3.2白噪声的调制频带47
2-4 噪声对角度调制的影响53
2-4.1调频改善门限58
2-5加重与去加重61
2-5.1 角度调制的加重效应64
2-6调制方式66
2-6.1调相(φM)66
2-6.2调频(FM)71
2-7解调73
2-7.1调幅在鉴频器上的影响80
2-8视频信号的交调83
参考资料88
第三章 频谱失真89
3-1 频带受限制时产生的影响89
3-2通带中幅频失真的影响92
3-2.1调制谱的对称衰减94
3-2.2调制频谱的不对称衰减95
3-2.3 一个单一的旁频分量对载波所引起的调制97
3-3 调幅调相转换99
3-3.1 限幅器引起的调幅调相转换100
3-3.2 调幅调相转换引起交调噪声102
3-3.3 调幅调相转换引起交调噪声的理论102
3-3.4调幅调相转换系数的测定104
3-4限幅106
3-5相位失真112
3-5.1 群迟延及其测量118
3.5.1.1群迟延概念118
3.5.1.2群迟延测量121
3-5.2 准稳态125
3-5.3 电路的相位失真127
3-5.4相位均衡130
3-5.5 幅频失真及相位失真同时发生140
3-6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对调制频谱影响的一种较为精确的计算方法142
3-6.1 失真产物的分析146
3-7波的传输路径不同引起的失真152
3-7.1失真计算154
3-7.2调制信号失真156
3-7.3幅度调制161
3-7.5 阻抗失配162
3-7.4强反射162
参考资料166
第四章 微波接力传输系统167
4-1 微波站的组成167
4-1.1 高频分路170
4-1.2基带转接及中频转接172
4-2波道干扰的防护174
4-2.1频带保护175
4-2.1.1 天线的方向性175
4-2.1.2 正交极化的选择性177
4-2.2 带外选择性180
4-3带内干扰183
4-3.1 带内干扰的影响185
4-4 频率变换引起的干扰187
4-5电路非线性引起的干扰189
4-5.1 中频非线性电路及射频非线性电路引起的干扰190
4-6邻近波道之间的干扰194
4-6.1 未被调制收信波道中的干扰194
4-6.2单频信号对已调波道的干扰196
4-6.3相邻波道的间隔201
4-7载波频率稳定度206
4-7.1 中频频率稳定度211
4-8 微波接力线路的频带212
4-9 CCIR频率分配方案214
4-9.1 600~1800路电话,2GHz和4GHz波段微215
波接力线路的频率分配方案(CCIR382-2号215
建议)215
4-9.2 600~1800路,6GHz频段微波接力线路的219
频率分配方案(CCIR383-1号建议)219
议)222
接力线路的频率分配方案(CCIR385号建222
4-9.3 60~120路、300路电话,7GHz频段微波222
4-9.4 2700路电话,7GHz频段微波接力线路的频223
率分配方案(CCIR384-2号建议)223
4.9.4.1频带宽度225
4-9.5 2700路电话,11GHz频段微波接力线路的频率分配方案(CCIR387-2号建议)225
参考资料227
第五章 微波接力线路的电话传输特性228
5-1假想参考电路228
5-2电话信号传输中引入的噪声231
5-2.1 n个接力段内所产生的噪声235
5-2.2衰落对热噪声的影响236
5-2.2.1 热噪声的相加237
5-3电话话路的交调噪声238
5-3.1信号的交调242
5-3.2交调失真的计算方法249
5-3.2.1 计算交调失真的公式汇总261
5-3.2.2 计算、测试交调失真时需要考虑的一262
些问题262
5-3.3由反射引起的交调失真263
5-4热噪声、交调噪声随频偏的变化268
5-5微波接力线路的传输容量272
参考资料276
第六章 电视信号传输特性277
6-1 电视通道的信噪比277
6-1.1 预加重与去加重279
6-2 电视电话混合传输电路282
6-3波形失真285
6-3.1 帧频波形失真286
6-3.2暂态线性失真286
6-4.1 幅度失真的影响292
6-4幅度失真和相位失真的影响292
6-4.2相位失真的影响294
6-4.3 射频或中频频谱失真引起的波形畸变297
6-5 借助反射波的均衡方法299
6-6微分增益失真及微分相位失真303
6-6.1 用图解的方法确定微分相位305
6-7 同一基带中视频信号和伴音信号的同时传输308
参考资料312
7-1 电波传播314
第七章 传播空间对微波线路传输质量的影响314
7-1.1 异常传播状况318
7-2 电波传播状况对接收信号的影响323
7-2.1 直接波衰落323
7-2.2雨衰减327
7-2.3 干涉式衰落330
7-2.3.1地面反射330
7-2.3.2对流层多径传输335
7-2.3.3多径干扰336
7-2.4衰落的分布340
7-2.4.1 衰落分布的预测341
7-3分集系统347
7-3.1分集保护或路由分集347
7-3.2克服多径衰落的分集接收349
7-3.2.1空间分集352
7-3.2.2频率分集356
7-4噪声容限366
参考资料370
第八章 微波接力线路保护及可靠性372
8-1保护的一般特性372
8-1.1倒换时同375
8-2保护系统376
8-2.1 基带倒换系统378
8-2.2中频倒换系统380
8-3微波接力线路的可靠性381
8-3.1 不采取保护措施的微波线路的可用性383
8-4采取保护措施的接力线路的可用性385
8-4.1 保护系统对微波线路可用性的影响386
8-4.2 倒换段的接力段数目n与保护效率的关系400
参考资料402
1988《微波通信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沈,沈传舜编译 198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微波接力通信
- 198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 1998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 199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 198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弹箭空气动力学
- 1989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
- 微波通信
- 1989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 微波中继通信原理
- 198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微波通信设备
- 1983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微波通信
- 1984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上
- 198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微波中继通信
- 1987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微波中继通信
- 1982 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下
- 197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中
- 1979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载波通信原理 上
- 1978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