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21世纪的重庆》求取 ⇩

第一篇历史的跨越1

第一章 经济地理与人文环境3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3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7

第二章 历史发展沿革16

一.开埠前后16

二.近代发展20

三.建国以来24

一.历史的选择26

第三章 机遇、责任与挑战26

二.艰巨的使命29

三.迎接挑战32

第二篇迈向21世纪的战略39

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39

一.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39

二.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41

三.重庆辐射功能目标定位46

一.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要求48

第五章 科技发展战略48

二.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51

三.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55

第六章 教育发展战略60

一.重庆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60

二.重庆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62

三.重庆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和措施63

第七章 文化发展战略71

一.构筑现代巴渝文化高地的基本思路71

二.充分利用巴渝丰富的文化资源,着力营建千里三峡文化长廊73

三.继承和发扬巴渝地区优良文化传统,建设高素质的文化工作大军78

第八章 城市发展战略81

一.重庆城市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征81

二.城市发展的目标与功能定位83

三.建设具有沿江开发开放特色的城镇体系89

第三篇重庆发展模式95

第九章 大城市带动大农村95

一.城市带动农村的国内外比较研究95

二.探索城市带动农村的有效途径98

三.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102

第十章 生态环境与库区建设的和谐统一107

一.重庆三峡库区环境现状107

二.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109

三.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库区生态区体系112

第十一章 优势的联动与互补117

一.旅游优势与投资优势的联动与互补117

二.科技优势、工业优势与资源优势的联动与互补121

三.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与劳动力优势的联动与互补126

第十二章 大开放、大发展、大跨越130

一.高起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130

二.以库区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大发展134

三.由落后地区迅速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136

第四篇体制创新145

第十三章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45

一.国有企业是重庆经济的支柱145

二.重庆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困难147

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149

四.深化重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151

第十四章 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158

一.搞活土地使用权,推动适度规模经营158

二.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市场体系163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166

第十五章 积极发展和完善库区市场体系171

一.库区市场体系发育现状及发展思路171

二.积极培育、发展、完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174

三.健全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180

第十六章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183

一.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183

二.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188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193

第十七章 推进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196

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196

二.建立适合库区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199

三.切实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03

一.发展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重要意义209

第十八章 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209

第五篇构筑经济高地,发挥中心城市作用209

二.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方针211

三.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213

第十九章 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222

一.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内在基础及条件222

二.积极建立金融改革特区,加快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225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增强金融中心的发展后劲230

一.重庆信息产业发展现状234

第二十章 建设长江上游科教信息中心234

二.重庆信息产业的定位和走向236

三.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科教信息中心,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239

第二十一章 构筑长江上游现代化交通、通讯枢纽244

一.重庆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现状244

二.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46

三.坚持“五高一超”原则,建设完整、统一、先进的现代化通讯网络250

第二十二章 构建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254

一.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原则254

二.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现代化进程258

三.构建长江上游产业群的基本框架262

一.建设现代化工业生产基地的必要性265

第二十三章 建设长江上游现代化工业生产基地265

二.加快对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268

三.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工业272

第二十四章 加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275

一.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75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81

三.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84

一.旅游业是重庆跨世纪的支柱产业288

第二十五章 大力发展旅游支柱产业288

二.发展重庆旅游业的优势290

三.发展重庆旅游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构想294

第六篇开发性移民与扶贫开发305

第二十六章 开发性移民的运作机制305

一.坚持“移民促发展,发展促移民”的方针305

二.开发性移民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309

三.落实移民工作责任制,加强移民工作管理316

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拓宽就业门路的合力321

第二十七章 建立多元组合的劳动就业结构321

二.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就业岗位324

三.发展大农业和乡镇企业,就地安置农村移民326

四.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带形成中开拓就业领域328

五.引导劳动力跨地区流动329

第二十八章 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及其实现途径331

一.扶贫攻坚的目标与任务331

二.扶贫开发的方针与途径334

三.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对策与措施339

一.解放思想,增强对外开放意识347

第七篇扩大对外开放347

第二十九章 以大开明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347

二.面向全国,加强区域性合作与交流350

三.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355

第三十章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61

一.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361

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364

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重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68

一.高扬“红岩精神”的主题曲375

第八篇建设新重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375

第三十一章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75

二.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379

三.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共创活动382

第三十二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385

一.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385

二.健全法律体系,实行依法治市389

三.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基层民主392

第三十三章 建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398

一.全面提高市民素质398

二.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404

三.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06

第三十四章 加强党的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411

一.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事关重庆的振兴与发展411

二.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413

三.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416

四.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420

1997《走向21世纪的重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崔如波,王骏主编 1997 重庆:重庆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走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1996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山西走向21世纪(1993 PDF版)
山西走向21世纪
1993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高压喷射钻井(1978 PDF版)
高压喷射钻井
1978 大庆科学技术委员会
走向21世纪的江苏(1995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江苏
199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1996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
1996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1998 PDF版)
迈向21世纪的重庆开放经济
1998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国有企业(1998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国有企业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走向21世纪(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亚洲经济(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亚洲经济
1993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海战(1995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海战
1995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1991 PDF版)
当代国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1991 西安:三秦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日本(1999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日本
1999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迈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1997 PDF版)
迈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
1997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走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1993 PDF版)
走向21世纪的拉丁美洲
1993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