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生产力经济学》求取 ⇩

第一篇因素篇1

第一章 劳动者15

第一节 劳动者的概念及其内在矛盾15

一、劳动者的规定性15

二、劳动者的特点16

三、劳动者的内在矛盾17

第二节 劳动者的地位与作用18

一、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18

二、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作用20

第三节 劳动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21

一、劳动者构成的涵义21

二、劳动者总体结构的制约因素22

三、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24

第四节 劳动者的合理配置与使用25

一、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多样性25

二、劳动创造价值的不确定性26

三、企业劳动力的优化组合27

四、社会劳动力的合理配置28

第一节 劳动资料的涵义与分类30

一、劳动资料的涵义30

第二章 劳动资料30

二、劳动资料的分类31

第二节 劳动工具的更新与改造33

一、劳动工具是劳动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33

二、劳动工具的寿命35

三、影响劳动工具更新改造的因素36

一、劳动工具发展的途径37

第三节 劳动工具发展的途径和趋势37

二、劳动工具发展的趋势38

第四节 劳动工具的选择和使用40

一、劳动工具的选择40

二、劳动工具的合理使用42

第三章 劳动对象44

第一节 劳动对象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44

一、劳动对象的涵义及其分类44

二、 劳动对象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47

一、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化48

第二节 劳动对象的发展趋势48

二、劳动对象加工日益深化49

三、人工合成材料的作用和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50

四、多功能材料的作用日益增大51

五、结构性材料高质量化51

第三节 劳动对象的合理利用与保护52

一、劳动对象合理利用的意义52

二、劳动对象合理利用的主要途径53

三、劳动对象的保护56

一、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分类58

第四章 科学技术58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58

二、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63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63

二、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趋势64

三、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的趋势66

第三节 世界新技术革命与我国的对策66

一、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与特征66

二、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69

三、面对新技术革命我国应采取的对策71

第五章 现代教育73

第一节 教育是生产力的因素73

一、教育的本质和组成73

二、教育的生产力功能75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特点与趋势78

一、现代教育的特点78

二、教育先于经济发展的趋势80

一、教育投资的性质81

第三节 提高教育投资效益81

二、教育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82

三、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途径84

第六章 经济管理87

第一节 经济管理的性质和职能87

一、经济管理的性质87

二、经济管理的职能89

三、经济管理独立化为生产力因素的过程91

第二节 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92

一、微观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93

二、宏观经济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94

第三节 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95

一、管理手段现代化96

二、管理方法现代化97

三、管理组织现代化98

四、管理内容信息化99

第一节 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内容与特点101

一、生产力因素组合的涵义101

第七章 生产力因素组合一般101

第二篇组合篇101

二、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内容104

三、生产力因素组合的特点105

第二节 生产力因素组合合理化的标准105

一、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可能106

二、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优势106

三、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需要107

四、生产力因素组合要符合经济效果108

第三节 生产力因素组合的制约因素108

一、自然条件109

二、经济条件111

三、社会条件115

第八章 生产力结构与结构经济123

第一节 生产力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123

一、生产力结构基本概念123

二、生产力结构分类124

第二节 结构经济的来源130

一、同质满负荷效应130

二、同质优化效应131

三、同质激励效应131

五、同质结合的创新效应132

四、同质结合可节 约关联费用提高关联质量132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133

一、新中心取代老中心133

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134

三、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135

四、“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137

五、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139

六、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141

一、分工是什么144

第九章 分工144

第一节 分工的性质与起源144

二、分工的种类148

三、分工的起源155

第二节 分工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158

一、形成集体力158

二、提高劳动技能159

三、节 约劳动时间160

四、降低劳动成本160

五、改进劳动工具和促进机器发明161

六、分工劳动的局限性163

第三节 分工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164

一、分工的历史演进164

二、分工的规律168

第十章 第一产业生产力171

第一节 第一产业生产力的特点171

一、第一产业是生物生产171

二、生物生产要遵循生物规律172

四、生物生产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73

三、生物生产要遵循生态平衡规律173

第二节 第一产业生产力的地位与作用174

一、农业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粮食等基本175

生活资料的来源175

二、农业是发展工业和其他事业所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175

三、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所需原料的主要来源175

四、农村是工业产品、资金、技术等的重要市场175

第三节 第一产业发展趋势176

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176

五、农业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176

二、农林牧渔协调发展179

三、农工商相结合183

第四节 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两条道路185

一、渐变式道路185

二、突变式道路186

三、两条道路的关系189

第十一章 第二产业生产力192

第一节 第二产业生产力的特点192

四、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193

三、燃料、动力和原材料的主要来源193

五、农业的重要市场193

一、现代化劳动资料的唯一来源193

二、各种用房的唯一来源193

第二节 第二产业生产力的地位与作用193

六、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194

第三节 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194

一、以农轻重为序194

二、以采掘、原材料、制造为序197

三、由吃穿用向用穿吃转变201

第四节 建筑业生产力204

一、特点与作用204

二、建筑工业化205

三、建筑业现代化207

四、我国建筑业现代化的途径207

第十二章 第三产业生产力210

第一节 第三产业的性质与作用210

一、第三产业的产业性质210

二、第三产业的地位与作用211

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对应关系214

第二节 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214

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趋势215

三、第三产业的内部趋势216

第三节 影响第三产业生产力的客观因素219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19

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变化221

三、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22

第一节 经济规模和规模经济的涵义223

一、几个相关概念223

第十三章 生产力规模与规模经济223

二、经济规模的分类226

第二节 规模经济的来源226

一、规模经济产生的内因227

二、规模经济产生的外部原因230

第三节 经济规模的发展趋势230

一、企业规模大型化及其原因231

二、企业规模小型化及其原因232

第四节 经济规模优化的方法236

一、平均最低成本法236

二、企业资金利润率法238

第十四章 生产力布局与布局经济240

第一节 生产力布局一般240

一、几个相关概念240

二、分类241

三、制约因素242

四、基本规律与指导思想243

第二节 宏观布局244

一、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过程244

二、我国投资重点地区的演变过程245

三、宏观布局的一些规律246

第三节 中观布局247

一、区域经济的布局248

二、经济基点位置与规模的选择249

第四节 微观布局253

一、各小区布局的内容与目标253

二、厂址选择的基本要求254

二、时间的构成256

一、时间的特征256

第十五章 生产力时间与时序经济256

第一节 时间构成与时间组合形式256

三、时间的组合形式258

第二节 时间组合的基本矛盾259

一、时间组合的基本矛盾的涵义259

二、时间组合基本矛盾的表现259

三、解决时间经济基本矛盾的方法263

第三节 三级时序265

一、宏观时序265

三、微观时序267

二、中观时序267

第四节 提高时间效益268

一、不断提高时间节 约的标准269

二、缩短并消灭时间差距270

三、实现最优的时速271

四、实现结合中的准时“正点”272

五、树立对时间的四种观念272

第三篇环境篇274

第十六章 自然环境与生产力274

一、自然环境是生产力的外部条件275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其构成275

二、从生产力角度看自然环境的构成277

第二节 自然环境与生产力的交互作用278

一、自然环境对生产力的作用278

二、生产力对自然环境的作用284

第三节 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286

一、生产力发展要适应生态平衡规律286

二、生产力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288

第十七章 经济环境与生产力292

第一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区间”293

一、“区间”的涵义293

二、“区间”形成的根据和条件294

第二节 社会主体对生产关系的选择298

一、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区间”是主体选择的客观依据298

二、主体选择过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300

三、实践是社会客观发展和主体能动选择统一的现实基础302

四、如何实现正确的选择303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中介环节305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机制305

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物质利益机制转动的309

第十八章 政治文化环境与生产力313

第一节 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形式313

一、间接作用—折光式313

二、直接作用—辐射式314

三、环境影响—普照式316

第二节 政治环境和生产力317

一、国家权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317

二、政治法律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319

第三节 思想环境和生产力321

一、政治法律思想对生产力的影响321

二、道德规范对生产力的影响322

三、劳动者心理状态对生产力的影响323

第四篇发展篇327

第十九章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327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327

一、同类的生产力因素内部的矛盾及其运动327

二、不同类的生产力因素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330

三、生产力系统层次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331

五、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性动力。332

四、生产力基本矛盾及其运动332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动力335

一、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利益动力335

二、相对适宜的自然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天然动力339

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生产力发展340

的精神动力340

的政治动力340

三、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政治上层建筑是生产力发展340

第二十章 生产力发展战略343

第一节 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概念与构成343

一、概念343

二、意义344

三、构成344

第二节 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依据和方法348

一、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依据348

二、制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方法350

一、一般构想352

第三节 我国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选择352

二、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354

第二十一章 生产力标准358

第一节 生产力标准的科学规定性358

一、生产力标准及其检验对象与检验角度358

二、生产力标准的客观依据359

三、生产力标准自身尺度362

四、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关系364

一、生产力标准和各部门具体工作标准367

第二节 科学地把握生产力标准367

二、生产力标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68

三、生产力标准—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的统一369

四、生产力标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370

五、生产力标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370

六、生产力标准和四项基本原则371

第三节 生产力标准和人的全面发展373

一、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374

二、生产力标准和人的价值标准375

三、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77

后记379

1995《实用生产力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旨贤,张辉主编 1995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简明生产力经济学(1990 PDF版)
简明生产力经济学
199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原理(1987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原理
1987
生产力经济学教材(1985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教材
1985
生产力经济学教程(1994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教程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1987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
198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辞典(1992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辞典
1992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1992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
1992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1990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
1990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1986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
198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1997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 理论与实践
1997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1996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概论
199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基础(1985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基础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简论(1988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简论
198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导论(1992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导论
1992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生产力经济学(1994 PDF版)
生产力经济学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