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求取 ⇩

导论1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

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9

四、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12

第一篇 商品经济15

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15

第一节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15

一、自然分工15

二、自然经济的发生16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17

第二节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19

一、社会分工19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20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21

第三节商品经济的不可逾越性22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22

二、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24

第二章 商品26

第一节商品的二因素26

一、使用价值26

二、交换价值27

三、价值27

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29

一、具体劳动29

二、抽象劳动29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30

第三节商品的价值量31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31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32

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33

第四节价值规律33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3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33

三、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34

第三章 货币37

第一节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37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37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8

三、一般价值形式39

四、货币40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41

一、货币的职能41

二、货币形式及其演变44

第三节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46

一、货币流通规律46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46

第四节信用47

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47

二、信用的形式48

三、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51

第二篇 经济制度53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53

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53

一、资本主义前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53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56

三、资产阶级革命58

第二节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59

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59

二、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61

三、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62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63

五、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66

第三节剩余价值的分配67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67

二、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68

三、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70

四、借贷资本和利息71

五、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73

第四节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75

一、资本积累的源泉75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76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7

第五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80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80

一、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80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和生产集中引起的垄断81

三、新技术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88

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2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92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94

三、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性质97

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100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00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101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03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08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08

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108

二、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109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11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本质113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113

二、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114

三、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116

四、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116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17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117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118

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120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22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122

二、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124

三、按劳分配和消除两极分化127

第七章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29

第一节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129

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29

二、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30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32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133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33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135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37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139

一、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139

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40

三、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141

第四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43

一、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143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145

三、社会主义阶段向未来共产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46

第三篇 经济运行148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148

第一节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148

一、资源配置方式148

二、商品经济消亡后的产品经济和计划配置资源方式149

三、商品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151

第二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154

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154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156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158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60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160

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163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168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171

第一节市场和供求171

一、市场的买方和卖方171

二、市场需求:需要和市场需求及其弹性171

三、市场供给:生产和有效供给及其弹性174

四、资源配置与效率176

第二节市场和价格177

一、价值和价格177

二、公共品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178

三、价格调节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179

第三节市场竞争181

一、市场竞争及其功能181

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182

三、市场竞争和风险184

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185

第四节市场体系186

一、市场体系构成186

二、商品市场187

三、生产要素市场188

第五节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193

一、市场秩序和规则193

二、市场组织195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97

第一节市场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主体197

一、市场配置资源和微观经济活动197

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197

第二节财产所有制和微观经济运行199

一、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和产权199

二、产权制度和微观经济运行202

三、市场经济和产权的可交易性203

第三节企业制度205

一、企业财产制度205

二、企业制度的演变208

三、企业的资本筹集和运用209

第四节企业资本循环和周转211

一、企业资本构成和资本结构211

二、企业资本形态和资本循环213

三、企业资本周转214

四、资本保值增殖和企业再生产216

第五节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机制217

一、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217

二、企业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218

三、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219

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223

第六节农户经济行为和居民经济行为224

一、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224

二、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6

三、居民的收入行为227

四、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227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231

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231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231

二、生产和资本国际化236

三、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238

四、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241

第二节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格、汇率和关税243

一、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243

二、世界货币和汇率246

三、国际收支和关税248

第三节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250

一、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250

二、对外进出口贸易250

三、资本、技术、劳务在国际间的流动251

第四节对外经济开放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54

一、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254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不发达国家采取的新殖民主义政策256

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58

第十二章 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260

第一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60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60

二、国民经济核算261

三、国民经济核算的总量指标264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266

一、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266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67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68

四、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69

第三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271

一、社会总供求及其影响因素271

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274

三、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276

第四节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279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作用279

二、宏观调控目标280

三、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282

四、宏观调控系统285

第四篇 经济发展288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288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88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288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89

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89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291

五、国民经济协调发展294

第二节经济增长295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295

二、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296

三、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297

第三节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298

一、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298

二、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300

三、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301

第四节经济增长方式302

一、经济增长方式类型302

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03

第五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304

一、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304

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305

三、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性307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和基本途径309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12

第一节经济发展312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12

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313

三、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13

四、中国科教兴国战略316

第二节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317

一、二元经济的涵义317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18

三、中国二元经济和国民经济现代化319

第三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322

一、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322

二、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323

三、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324

第四节地区经济和协调发展325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25

二、地区经济分工和结构优化326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327

第五节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30

一、经济增长的外部性330

二、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330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31

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32

第六节中国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33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333

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334

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336

1999《政治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维达主编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3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4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4
政治经济学(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8
政治经济学(1984.8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4.8 群众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49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49 冀东新华书店
政治经济学(1991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4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6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86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1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1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工业微观分析学(1993 PDF版)
工业微观分析学
1993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4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