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创作论》
作者 | 刘福勤著 编者 |
---|---|
出版 |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8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70004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3819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1
目 次1
第一章暴露和讽刺的背面9
——《阿Q正传》·精神文明·鲁迅精神9
一、为“第三样时代”的精神文明“清除地方”9
二、《阿Q正传》与鲁迅的革命民主主义精神文明观13
三、在讽刺和暴露的背面是崇高的鲁迅精神19
第二章 个性、阶级性、民族性的统一25
——论阿Q25
一、鲁迅的“本意”26
二、 “国民的弱点”和阿Q精神30
三、鲁迅“国民性”思想的发展和阿Q的产生33
四、民族共同性弱点和鲜明的阶级性38
五、民族性和阶级性在阿Q个性中的统一47
一、 “假洋鬼子”,何许人也?54
第三章 灵魂丑恶的“新”派知识分子典型54
——论“假洋鬼子”54
二、“模特儿”是谁?57
三、鲁迅为什么要塑造“假洋鬼子”?62
四、 “假洋鬼子”的美学意义何在?66
第四章封建地主阶级的末代丑物74
——论赵太爷、秀才和举人之类74
一、“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滑”74
二、各有特殊的丑恶78
三、漫画式、嘲笑、憎恶81
第五章构思论83
一、从“影象”的产生到“做正传”83
二、作《序》便是全局的构思84
三、人物为中心,故事剪辑如“蒙太奇”86
四、具体形象、社会心理、作者精神三个层次迭合88
五、收局是否“太匆促”?91
第六章语言论94
一、人物语言94
二、叙述语言103
三、描写语言118
四、议论语言126
五、 “四不象”的白话131
六、对古典小说语言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137
第七章风格论148
一、新的中国民族风格149
二、风格的特异性160
第八章时代心搏的反映和作者特定心绪的外化171
——成因论(一)171
的反映和表现174
一、所写的时代和作者的感应及在小说中174
二、写作时代和写作心境及在小说中181
的反映和表现181
第九章鲁迅艺术美学思想的成功实践197
——成因论(二)197
一、鲁迅艺术“启蒙主义”的形成、发展和198
《阿Q正传》的酝酿198
二、抱诚守真,如实描写203
三、特异的艺术美的追求和创造206
第十章从《怀旧》到《阿Q正传》214
——成因论(三)214
一、发轫——高峰214
二、对辛亥革命的反映逐步深化和完善216
三、 “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发展过程221
四、独创小说艺术的初试、发展和成功230
1987《阿Q正传创作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福勤著 1987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阿Q正传
- 197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阿Q正传》新探
- 1986年12月
-
- 漫画阿Q正传
- 1948
-
- 阿Q正传漫画
- 1992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 阿甘正传
- 成都音像出版社
-
- 阿甘正传
- 南昌: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
-
- 阿Q正传
- 1921
-
- 阿Q正传论文选 1921-1981
- 郑州大学科研处;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
-
- ALGOL程序汇编
- 1973
-
- “阿Q正传”研究
- 1953
-
- 阿Q正传及其他
- 复兴出版社
-
- 阿甘正传
- 1999 湖北音像艺术出版社
-
- 阿Q正传 藏文
- 197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阿Q正传 英文
- 1990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阿Q正传》新探
- 198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