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痕迹》
作者 | 曾镇南著 编者 |
---|---|
出版 |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0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3726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序 吴泰昌1
题记4
第一辑这里别有天地——评陈建功的短篇小说11
一片冰心在玉壶——谈李国文的短篇小说17
向现实的深处开掘——读《延河》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25
感应着时代的节奏——评陈祖芬的报告文学37
评陈祖芬的报告文学新作44
意蕴深永的新传奇——读中篇小说《黑谷白狐》53
从生活的深处涌出——谈何士光的短篇小说《故乡事》60
评中篇小说《燕儿窝之夜》64
社会问题与人物性格——读吕雷的《火红的云霞》68
把真理藏在丰富复杂的性格深处——读《不仅仅是留恋》72
讽刺文学的上品——读《围墙》74
诗一样的小说——读《白云的笑容,和从前一样》79
透过文学这个窗户——《福建文学》一九八二年部分短篇小说漫评84
有浓度和热度的幽默——王蒙短篇小说漫谈之三98
需要有一点幽默感——也谈《风筝飘带》108
评《飞天》——兼谈文艺批评的方法并与燕翰同志商榷111
让社会更年轻一些吧——从一篇小说谈到一个美学命题122
评《在同一地平线上》129
也谈《我们这个年纪的梦》136
怎样看待这种探索——评《杜鹃啼归》及《飞向远方》146
第二辑为文艺批评一辩——兼论文艺批评的职能及其限度155
马克思恩格斯致拉萨尔论悲剧的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162
别林斯基论创作过程中的思维和想象——兼评形象思维概念184
读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205
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218
论真实或真实性263
后记326
1986《生活的痕迹》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曾镇南著 1986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图册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痕迹学讲义
- 1981
-
- 痕迹概论文集
- 1985
-
- 手枪痕迹检验
- 1996
-
- 痕迹学讲义
- 索书号:D(9)79.41
-
- 枪弹痕迹学
- 1984
-
- 生活的血迹
- 1928.09 现代书局
-
- 岁月痕迹
- 石家庄东风西路小学
-
- 痕迹检验教材
- 1959
-
- 印陀螺的痕迹
- 198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印佗罗的痕迹
- 1981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兀鹰”留下痕迹
- 1987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机械失效的痕迹分析
- 199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