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 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论文集》
作者 | 何金海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气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37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9224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3297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东亚季风的研究现状[丁一汇、马鹤年]1
1994~1995年青藏高原AWS资料分析[李月洪,李维亮,李晓文,萩野谷成德]15
1993年7~9月拉萨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的分析[李月洪、李维亮、丁晓蓉、任传森、萩野谷成德]25
青藏高原地面拖曳系数的变化特征[李国平、段延扬、史有瑜、萩野谷成德]37
青藏高原地表净辐射状况分析[朱克云、乔勇军、段延扬、萩野谷成德]45
夏季风爆发时期对流云团的变化特征[陈隆勋、宋毅、村上胜人]54
1991年江淮梅雨期大气环流的季节性演变特征[丁一汇、陆尔]66
南海季风爆发和亚洲夏季风推进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何金海、罗京佳]74
东亚季风区旱涝年季节转换的不同特征[何金海、温敏、罗京佳]82
东亚季风区对流活动的年际变异及与江淮地区旱涝关系的研究[金祖辉、村上胜人]88
冬季风异常与环流的隔季相关[孙淑清、陈隽]99
东亚冬季风异常及其影响的统计研究[孙柏民、孙淑清]108
南海与孟加拉湾夏季风演变的对比分析[王启祎、丁一汇]115
1982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热源分布及其对ENSO的响应[王启祎、丁一汇]125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谢安、刘霞、叶谦]132
青藏高原冬季TBB特征及其与夏季亚澳季风异常的联系[朱乾根、白虎志、郭品文]143
1991~1995年EI Nino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的初步探讨[张勤、丁一汇、周琴芳]150
积雪遥感监测及应用[刘玉洁、王丽波、孟旭、张里阳]162
用气象卫星遥感方法监测中国季风区气候敏感带蒸散量的年际变化[郭亮、杜鹏、肖乾广、陈维英]171
用气象卫星对东亚季风区的生态过渡带的遥感监测研究[肖乾广、陈维英、郭亮、杜鹏]177
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表面海温对东亚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陈隆勋、王予辉]184
夏季低频振荡的数值模拟[宋玉宽、陈隆勋]200
亚洲冬季风异常及其对后期环流与天气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孙淑清、纪立人]211
应用遥感和GIS监测1991年中国东部的洪涝灾害[董文敏 李杏朝]225
大面积旱情的动态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李杏朝、董文敏]231
1996《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 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论文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何金海主编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
- 1996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洪芳洲研究论集
- 洪芳洲研究会
-
- 亚洲研究 第55期
- 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
-
- 亚洲研究 第27期
- 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
-
- 亚洲金融危机研究
- 1999 励志出版社
-
- 国际私法-国际关系法 2
- 1989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
- 1998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 东亚季风
- 1991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李季研究专集
- 1986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 亚洲立宪主义研究
-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 亚洲季风
-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亚洲雄风亚洲歌声
- 1990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东北亚考古学研究 中日合作研究报告书
- 1997 北京:文物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