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放区文学史》
作者 | 刘增杰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7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181149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55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期待着深化的研究领域(代前言)1
——解放区文学研究断想1
文学运动篇17
第一章 从苏区文学到解放区文学17
第二章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解放区文学的26
诞生与发展26
一 蓬勃发展中的文学社团26
二 毛泽东等人的文学主张30
三 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33
四 晋察冀边区关于三民主义现实主义的讨论38
五 理论探讨与文学论争43
六 创作新貌51
第三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58
与文艺整风运动的开展58
一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58
二 《讲话》的基本内容与历史意义61
三 《讲话》指引下的文艺整风运动63
四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68
五 群众性文艺活动的开展与作家创作的新变化73
第四章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的文学批判75
与文学论争75
一 对王实味文艺观的批判75
二 关于“演大戏”问题的讨论80
三 晋察冀边区对“艺术至上主义倾向”的批判87
四 对《腊月二十一》的批评89
五 晋绥文艺界讨论《丽萍的烦恼》92
六 围绕《叹息三章》的争论95
七 《纺车的力量》引起的风波100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文学发展的104
新形势104
一 文学发展的新形势104
二 活跃的张家口文学运动106
三 蓬勃发展的东北解放区文学运动109
四 晋冀鲁豫解放区关于“赵树理方向”的讨论114
五 对萧军的批判116
六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纂与出版118
七 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大会师,解放区文学121
运动的初步总结121
文学创作篇131
第六章 成长中的短篇小说131
一 发展轨迹131
二 丁玲的社会剖析小说141
三 赵树理与解放区的大众化小说147
四 孙犁的抒情小说及其他158
五 刘白羽的新闻体小说和其他描写战士生活168
的小说168
第七章 中、长篇小说的丰收172
一 由短篇小说向中、长篇小说发展的必然趋势172
二 异军突起的抗日英雄传奇173
三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变革的艺术再现185
四 描写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画卷201
五 反映工人生活的长篇小说216
第八章 活跃的诗歌创作220
一 诗歌发展概况220
二 艾青、何其芳等诗风的新变化229
三 解放区的“七月诗派”237
四 创作民歌体新诗的诗人队列240
五 晋察冀诗人群249
第九章 多样的戏剧创作258
一 抗战初期的街头剧运动与农村戏剧运动258
二 从秧歌剧到新歌剧266
三 旧剧改革281
四 话剧创作292
第十章 报告文学、散文与杂文创作303
一 硕果累累的报告文学303
二 散文与杂文创作320
附录 一个具有完整形态的文学运动331
——中国工农兵文学运动史提纲345
后记345
1988《中国解放区文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增杰主编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解放区邮票史 东北卷
- 1995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报告文学编 1
- 1992.03 重庆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的儿童
- 1949 新华书店
-
- 中原解放区
- 1987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邮票史 苏区卷
- 1990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医学教育史
- 1994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文学史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原解放区史
- 1996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见闻
- 1946 学术社
-
-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小说编 3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小说编 1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邮票史 西北卷
- 1994 合肥:安徽教育
-
-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报告文学编 3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报告文学编 2
- 1992 重庆市:重庆出版社
-
- 东北解放区文学史
- 1995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