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后余生 古拉格归来》
作者 | (南)希塔伊奈尔(Stajner,K.)著;赵文城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2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50094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341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厄运之初篇1
奔赴莫斯科1
“欢迎仪式”2
维利·明岑贝尔格4
希特勒上台6
斯大林寻找出路11
斯大林的新宪法13
十月革命的倒退14
二次大战之初21
几百万个冤魂25
诛杀红军将帅30
马克斯·霍尔茨33
“清洗”外国共产党人38
若干布哈林知识分子信徒的命运40
季米特洛夫夫人的悲剧44
亚历山大国王遇刺48
在苏联的外国政治侨民49
共产国际七大53
西班牙内战55
共产国际里的共产国际57
大审判的开端59
莫斯科的南斯拉夫人62
米兰·戈尔基奇(经瑟普·契任斯基)66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68
重访篇72
阔别十年之后72
重遇克格勃75
克里姆林宫亲历76
难友相聚78
“尾巴”82
“您丈夫的命运就操在您手中”87
“你想要我死,我偏还活着……”91
反犹太主义成了反犹太复国主义94
在苏联人们如何生活100
莫斯科归来篇(随想和纪游)103
莫斯科归来103
1968年捷克事件106
我国的斯大林主义者108
40年后柏林旧地重游111
出访美国115
一杯咖啡1000美元119
失踪篇——《西伯利亚7000天》补遗129
失踪129
数字,数字!134
先从莫斯科说起136
特种印刷厂140
印刷厂的“三驾马车”141
疑问越来越多143
荣誉证书145
电文错译和我的被捕148
索妮娅的命运150
苏德协议秘密协定书153
幸存的朋友们156
灿若群星的人材大批蒙冤死去159
错误政策的后果160
已经公开在讲“基洛夫将接斯大林的班”163
内务人民委员部的120万军队164
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安全部的角逐166
斯大林的道德167
“劳民伤财铁路”170
乌克兰总书记之死172
英雄主义和“认罪书”174
工人代表团上诉乌布利希175
战争期间不得开释177
“永远正确”是斯大林主义的基础179
人命与狐狸毛皮等值181
坦克营镇压了劳改营暴动181
坟茔表明他们曾经在世183
狱中生活185
斯大林如何解决民族问题186
盈利的劳改营188
犯人们“资助”国家建设189
1956莫斯科我重睹天日190
平反昭雪何其难193
命运篇195
饥馑195
诗人谢尔盖·叶赛宁之子198
托洛茨基的儿子202
列宁的救命恩人203
结论205
我为什么还是共产党?210
1989《劫后余生 古拉格归来》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南)希塔伊奈尔(Stajner,K.)著;赵文城译 198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归来以后
- 1958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布拉格之春”前后
- 1983
-
- “布拉格之春”前后
- 1983
-
- “布拉格之春”前后
- 1983
-
- 《浮华世界》系列(18) 偷度美国
- 1999
-
- 归来的陌生人
-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劫后拾遗
- 1946 学艺出版社
-
- 归来
- 1950 工人出版社
-
- 妇产科学及护理
- 1986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劫后恋
- 1988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记者日记 “劫后余灰”中的片断
- 198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劫后影谈
- 1980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当代美国短文赏读 劫后余生
- 1998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战后归来
- 1956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