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求取 ⇩

前言1

凡例1

目录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

3.阴阳消长2

2.阴阳互根2

1.阳静阳动2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2

第一节 阴阳学说2

第一章 脏腑辨证必备的理论基础2

上篇 概论2

4.阴阳可分3

5.阴升阳降3

6.阴阳和失3

2.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4

1.用以概括人体脏腑经络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4

三、阴阳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4

9.阴阳资生4

8.阳化气,阴成形4

7.阴阳转化4

3.用以概括人体病理现象5

4.用以指导辨证和用药归类方法5

5.用以指导治疗6

6.用以指导预防6

第二节 五行学说6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6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7

1.五行相生相克7

2.五行相乘相侮8

三、五行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9

1.用以归类自然气候万物与人体脏腑经络及其相互关系9

2.用以概括人体生理现象10

3.用以概括人体病理现象10

4.用以指导诊断与治疗11

第三节 经络学说12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12

二、经络学说的基本内容12

1.十二经脉12

5.用以指导预防12

2.十四经脉13

3.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14

一、天地一体观14

第四节 整体观14

1.用于内联外络,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14

2.用以运行气血,以保持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活动14

三、经络学说在医疗上的具体应用14

3.奇经八脉14

二、人与天地相应15

1.人秉天地正常之气而生存15

2.天地变化对人体的影响15

1.用于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作用16

三、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整体观16

2.用于认识病因学及作用17

3.用于认识病机学及作用17

4.用于防治疾病上的整体观17

第五节 升降相因论20

一、升清降浊,斡旋中州20

二、宣发肃降,气水通调20

三、肝升胆降,气血冲和21

四、交通心肾,水火互济21

五、知常达变,摄其所需,排其所异21

六、利用药性之偏以调整脏腑气机升降之异23

第二章 病因概述24

第一节 外因(六淫疫气)24

一、风邪25

二、寒邪25

四、湿邪26

三、暑邪26

五、火(温、热)邪27

六、燥邪27

七、疫疠28

第二节 内因(七情内伤)28

第三节 不内外因29

一、饮食所伤29

二、劳逸过度29

三、起居无常30

四、外伤所致30

第四节 继发性致病因素30

一、痰饮30

二、瘀血31

三、气滞32

四、内六淫32

第一节 病机十九条33

第三章 病机述要33

第二节 病机约论34

一、百病皆生于六气34

二、百病皆生于气34

三、痰为百病之源34

四、百病皆因瘀血34

五、内伤脾胃,百病丛生34

六、火邪致病十之八九34

第三节 百病不离虚实之因35

一、虚因35

七、邪归胃腑,则无复传35

八、百病皆归于肾35

二、实因36

第四章 诊断须知38

第一节 四诊概要38

一、望诊38

二、闻诊49

三、问诊50

四、切脉51

第二节 触诊52

一、腹诊的方法与目的53

二、腹证及其临床意义53

第三节 以五脏为中心的诊法54

一、肝系病证的诊法54

二、心系病证的诊法55

三、脾系病证的诊法57

四、肺系病证的诊法59

五、肾系病证的诊法60

第四节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61

一、寒热62

二、汗证63

三、咳嗽、咳喘、哮喘64

四、失血证64

五、血瘀证66

六、痛证67

七、失眠与嗜睡70

八、饮食异常71

九、心悸72

十、水肿72

十一、耳鸣耳聋73

十二、阳痿73

十三、口渴与不渴73

十四、消瘦与肥胖73

十五、呃逆与嗳气74

十六、嗳腐吞酸与吐酸74

十七、便秘、74

十八、脱肛75

十九、乏力75

二十、抽搐75

二十二、腹胀76

二十一、眩晕76

二十四、失音77

二十三、黄疸77

二十五、囊缩78

二十六、善怒惊骇78

二十七、健忘78

二十八、癫痫狂78

二十九、咽喉肿痛79

三十、虚劳79

第五节 其它诊断参考资料79

第五章 治法述要81

第一节 防治原则81

一、未病先防81

二、从整体出发81

四、标本缓急82

五、治病求本82

三、扶正与祛邪82

六、间接补泻83

七、握分寸,察虚实83

八、知常达变83

第二节 医门十法83

一、汗法84

二、和法87

三、下法89

四、吐法92

五、消法93

六、理法95

七、通法97

八、清法99

九、温法101

十、补法102

第二节 脏腑学说与阴阳、五行、经络学说的内在联系107

第一节 脏腑概念107

中篇 脏腑学说107

第一章 概述107

第二章 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109

第一节 脏腑学说的形成与发展109

一、脏腑学说形成的客观基础109

二、脏腑学说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中得到发展110

第二节 脏腑学说在医疗上的作用111

一、在预防上的作用111

二、在诊断上的作用111

三、在辨证上的作用111

四、在用药上的作用111

五、在治疗上的作用112

六、有利于掌握病变规律112

一、精113

二、气113

第三章 精、神、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113

第一节 精、神、气、血、津液的主要功能活动113

三、血114

四、津液114

五、神114

第二节 精、神、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114

一、血与气的相互关系115

二、血与精的相互关系115

三、血与津液的相互关系115

六、气与津液的相互关系116

四、精与气的相互关系116

五、精与津液的相互关系116

七、血与神的相互关系117

八、精与神的相互关系117

九、气与神的相互关系117

十、津液与神的相互关系118

第四章 脏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地位与生理、病理特点119

第一节 肺大肠系统119

二、肺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20

一、肺系的源流、形态和位置120

三、肺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122

四、肺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123

第二节 肾膀胱系统125

一、肾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125

二、肾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26

三、肾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130

四、肾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132

第三节 肝胆系统135

一、肝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135

二、肝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36

三、肝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142

四、肝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143

第四节 心小肠系统145

一、心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145

二、心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46

四、心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148

三、心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148

第五节 脾胃系统149

一、脾系的源流、形态与位置149

二、脾系的主要生理、病理特点150

三、脾与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关系152

四、脾与其它脏腑之间的关系153

第五章 脏腑辨证体系及其依据155

第一节 脏腑辨证体系的理论实践依据155

一、理论依据155

二、实践依据157

第二节 脏腑与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之间的内在联系158

一、与六经辨证的同一性158

二、与三焦辨证的同一性159

三、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同一性160

四、脏腑辨证体系的同一性161

四、病有先后,必先五胜162

三、位性合参,谨守病机162

第三节 脏腑辨证论治步骤162

二、先其所因,定其病性162

一、特点归类,定位脏腑162

五、各司其属,定其治法163

六、治病求本,各有侧重163

七、发于机先,防患未然163

下篇 脏腑辨症治疗167

第一章 肺系统疾病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肺系主要发病范围167

二、肺系病变的基本规律167

三、肺系病用药法则167

四、临证要点168

1)寒邪偏重表实证169

(一)偏重在表169

1.风寒束表型169

一、寒证169

第二节 辨证治疗169

2)风邪偏重表虚证172

3)风寒并重证177

4)项背强几几表寒证179

(二)偏重在肺(风寒袭肺,气机不利)183

(三)兼有内饮(外寒内饮)184

(四)兼有里热(表寒里热)187

(五)内伤湿滞(外寒内湿)188

(六)兼挟外湿(风寒挟湿)190

(七)内伤生冷(风寒束表,内伤生冷)191

(八)兼里实证(风寒束表,腑气不通)193

(九)兼有气滞(风寒束表,内有气滞)194

(十)风寒郁滞鼻窍195

2.凉燥犯肺195

3.湿困卫表196

4.风湿袭表197

5.寒饮犯肺199

6.风水相搏199

7.表里两感200

8.大肠寒结203

9.大肠寒湿205

10.风寒湿毒,搏于肌腠205

二、热证207

1.风邪束表207

(一)重在肺207

(二)重在头目208

2.风热犯肺209

(一)重在皮毛(温热犯肺,重在皮毛)209

(二)偏重在肺211

(三)表邪郁热212

(五)风热郁肺,湿毒蕴结213

(四)内有痰热213

(六)火郁上焦,卫气同病214

(七)卫气同病,重在气分214

3.肺热内伏,兼感风邪215

4.积热上冲215

5.肺热成痈216

6.温燥邪袭肺卫218

7.燥热伤肺218

9.暑湿热邪,侵袭肺卫220

8.寒湿困表,暑热内蕴220

10.风挟疫邪,侵袭肺卫221

11.温热壅肺222

12.暑热伤于肺经227

13.暑热犯肺(暑咳)228

14.暑伤津气228

15.湿热郁肺229

17.寒郁化热,邪重在表230

16.风热壅盛230

18.寒郁化热,邪重在肺231

19.肺热痰盛232

20.热在胸膈233

(一)热郁胸膈233

(二)热灼胸膈234

21.表里俱热236

22.风热痰盛,表里俱实237

23.痰热犯肺239

(一)痰热犯肺239

(二)痰热阻肺240

(三)痰热结胸241

(四)痰热内结242

24.温热遏表243

28.热毒上攻244

27.热灼肺络244

26.寒湿闭暑244

25.暑湿困表244

29.肺热壅塞鼻窃246

30.肺热移于大肠246

31.温热在肠247

(一)大肠热结247

(二)热结肠腑,阴液素亏251

(三)热结肠腑,气阴两虚252

(四)热结肠腑,兼有阴伤254

(五)热结肠腑,兼痰热壅肺254

(六)热结肠腑,兼痰热结胸255

(七)热结肠腑,兼小便赤痛256

(八)热结肠腑,兼三焦火热256

32.大肠湿热257

33.大肠热毒261

34.大肠湿热,伤及血络263

36.肺痈264

35.湿滞大肠264

37.脏毒266

38.湿热阻肺266

三、虚证267

1.肺气虚267

2.肺阳虚267

3.肺阴虚268

(一)肺阴虚268

(二)肺气阴两虚269

(三)肺阴虚内热(虚热)271

(四)肺阴虚火旺271

(五)阴虚肺热272

(六)阴虚肺燥274

4.卫虚不固275

5.肺痿276

(一)虚热肺痿276

6.肺燥肠闭277

(二)虚寒肺痿277

7.大肠津枯278

8.肠虚不固279

9.大肠虚寒279

四、实证280

1.痰湿阻肺280

2.痰饮渍肺284

3.痰浊壅肺285

4.饮停胸胁287

5.瘀阻肺络289

6.瘀结咽喉290

7.肠道蛔虫291

五、兼证292

1.肺脾合病292

(一)肺脾气虚292

(二)脾肺气虚,营血不足294

(三)邪热已退,肺胃阴伤295

(四)胃肠湿热挟滞296

(五)肺胃湿热297

(六)肺胃邪热,兼有时疫297

(七)肺胃热毒,兼感风热298

(八)暑秽卒中肺胃299

(九)胃热肠寒300

(十)胃肠燥热伤津307

(十一)肺脾气滞水停308

(十二)内伤饮食,复感寒湿309

(十三)寒湿束表,表里同病310

2.肺肾合病311

(一)肺肾气虚311

(二)肺肾阴虚311

(三)肺肾气阴两虚312

(五)肺肾阴虚火旺313

(六)肺实肾虚(上实下虚)313

(四)肺肾阴虚,兼有痰湿313

3.肺心合病314

(一)肺心气虚314

(二)风寒外束,水射心肺315

(三)心肺两虚,气阴亏损316

4.肝火犯肺318

(一)肺肾心虚,痰浊内阻319

(二)肺脾肾虚,气血不足319

5.多脏合病319

(三)气阴不足,心肺肾俱虚320

(四)肺胃积热,腑气不通,热毒上冲321

6.体虚外感321

(一)体虚气弱,外感风寒321

(二)素体阳虚,复感风寒322

(三)素体血虚,复感风寒323

(四)素体阴虚,复感外邪324

三、肾系病用药法则325

二、肾系病变的基本规律325

第二章 肾系统疾病325

一、肾系主要发病范围325

第一节 概述325

四、临证要点326

第二节 辨证治疗327

一、寒证327

1.肾虚兼表寒偏虚327

2.肾虚兼表寒偏实329

3.少阴寒化症329

4.寒盛阳抑330

5.寒湿伤骨痛痹331

6.肾虚寒湿332

7.暴寒中肾333

8.寒湿痹证333

9.寒湿伤及肾阳335

10.燥从寒化335

11.下元虚寒,肾气不固336

12.肾经寒湿337

13.寒疝(寒邪犯肾)338

14.石水(实寒)338

15.肾着证(寒湿着肾)339

16.奔豚证(肾气冲气)340

17.寒结膀胱341

18.冲任虚寒341

(一)胞宫虚寒341

(二)冲任虚寒,寒凝血瘀342

(三)冲任虚寒,瘀阻胞宫344

(四)血寒瘀阻胞宫344

(五)冲任虚寒,瘀血阻滞345

二、热证347

1.肾病兼表热证347

(一)兼表热偏虚证347

3.肾气阴虚,湿热痿厥348

(二)兼表热偏实证348

2.肾中湿热下注348

4.湿热伤肾,累及血分349

5.肾阴虚火旺350

(一)阴虚火旺,骨蒸潮热350

(二)阴虚火旺,内蒸盗汗350

(三)阴虚火旺352

(四)水亏火炎353

(五)阴虚火炎齿痛354

(六)阴虚火炎舌咽355

(七)阴虚火扰精室355

(八)阴虚火扰溺窍355

6.肾火妄浮356

(一)龙火欲动356

(二)阴虚阳亢,火不归原356

7.格阳之火357

(三)上热下寒,吐衄失血357

8.戴阳之火358

9.肾病血热358

(一)血热痰动359

(二)血热病淋359

10.热化里实359

11.热结癃闭360

12.水热相搏,邪热伤阴361

13.少阴客热,肾经虚燥364

14.阳郁热厥364

15.邪在冲任371

(一)冲任血热371

(二)阴虚血热373

(三)瘀热阻滞374

(四)热伏冲任374

16.邪伏阴分375

(一)实热蕴滞376

17.邪在膀胱376

(二)膀胱热郁377

(三)膀胱血热377

(四)湿热下注膀胱379

(五)膀胱结石380

(六)膀胱积热,伤及血分382

三、虚证383

1.肾阳虚衰383

(一)肾阳亏虚383

(二)命门火衰,精血不足386

(三)阳虚水泛388

(四)命门火衰,水泉不止392

(五)肾阳虚衰,冲任不调393

(六)肾阳虚浮肿夹湿394

(七)肾阳虚黑瘅394

(二)肾气虚衰,气不摄纳395

(一)肾气虚衰,气化失司395

2.肾气虚衰395

(三)肾气虚衰,精关不固396

(四)肾气虚衰,五劳七伤398

(五)肾虚腰痛398

3.肾阴虚亏399

(一)肾阴虚证399

(二)阴虚及精404

(三)阴虚不固405

(四)阴虚烦热405

(五)真阴耗损406

(六)亡阴失水406

(七)阴衰阳结408

(八)肾病咯血409

(九)肾阴虚夹湿409

(十)肾阴虚黑瘅409

(一)阴阳两虚,气血衰败410

(十一)肾虚耳聋410

4.肾阴阳两虚410

(二)阴阳两虚,五脏俱损411

(三)阴阳两虚,阴浮风生痰起412

(四)阴阳俱虚,外风入中413

5.肾精亏虚414

(一)肾阴不足,精衰血少414

(二)血海虚亏414

(三)精亏髓空415

(四)精亏血枯415

(五)精虚髓空416

(六)肾虚精亏417

(七)精血亏损417

6.气精两虚418

(一)气精亏虚,气虚为重418

(三)精气大虚,阴虚偏重419

(二)精气两虚419

(四)气阴两虚420

(五)阳虚髓空420

7.肾虚欲脱420

(一)阴虚欲脱421

(二)阳虚欲脱421

(三)阴阳两脱422

8.肾虚胎动424

9.肾虚痿证425

10.膀胱气虚426

四、实证426

1.肾水泛滥426

(一)风水表虚426

(二)风水表实内热428

(三)湿热兼表429

(四)肌表水气432

(五)下焦水湿壅盛433

2.燥瘀黄疸439

3.水血互结440

4.膀胱蓄水444

5.膀胱蓄血444

(一)腑病蓄血444

(二)瘀热搏结,瘀血偏重448

6.湿滞膀胱450

7.瘀阻胞宫450

(一)寒凝瘀阻450

(二)瘀血内结452

(三)气滞血瘀,症瘕积聚454

(四)瘀浊阻滞458

(五)瘀血阻滞458

(一)脉络瘀阻462

8.瘀阻肾经462

(二)外伤胎动463

五、兼证463

1.肺肾合病463

(一)阳浮冲气上逆463

(二)湿阻大肠,病及膀胱464

(三)肺肾亏虚,气阴不足464

(四)肺伤肾燥465

(五)血热肺病,百脉不安465

(六)肺肾阴虚气弱465

(七)肾阴亏虚,火动犯肺466

(一)湿伤脾肾467

(二)脾湿肾燥467

2.脾肾合病467

(三)脾肾阴阳俱虚,风邪鸱张468

(四)后天不济先天,脾病及肾468

(五)先天不济后天,肾病及脾471

(六)阴虚湿热472

(七)脾肾阳虚474

(八)脾肾阳虚,阴寒凝滞475

(九)脾肾气虚478

(十)脾肾阴虚478

(十一)肾阴不足,胃热上蒸479

(十二)肾元不足,湿热下注480

(一)肝肾阴虚481

(二)阴虚动风先兆481

3.肝肾合病481

(三)肾液被劫,厥阳上冒482

(四)水亏风动,下虚上实482

(五)肝伤肾燥482

(六)肝肾阴虚,肝气不舒(阴虚气滞)483

(七)阴虚阳亢,肝风内动485

(八)阴虚血热485

(九)肝肾阴虚,瘀血内结485

(十)肝肾阴虚,目失所养486

(十一)肝肾亏损,痰湿凝结486

(十二)肝肾两虚,风寒湿侵487

(十三)肝郁肾虚489

(十四)肾不养肝,虚风内动489

(十六)肝肾不足,发失所养490

(十七)肝肾不足,筋骨失养490

(十八)肝肾亏虚,精血不足491

4.心肾合病492

(一)火旺水亏,心肾不交492

(十九)肾阴亏损,冲气上逆492

(二)水火逆乱,两走其端494

(三)心肾不交,内障心悸495

(四)情志所伤,心肾不交495

(六)温热消渴496

(七)心肾阳虚496

(五)水火不济,心虚及肾496

(八)精血虚损,心肾不足497

(九)血虚肠燥,湿热下注497

(一)三阴同损498

(二)肝肾阴虚,瘀阻心络498

5.三脏合病498

(四)脾肾阳虚,水气凌心499

(五)肾阳不足,脾肺亏损499

(三)脾肾阳虚,肝气将绝499

(六)肝脾肾阳虚,瘀血兼湿500

一、肝系主要发病范围502

第一节 概述502

二、肝系病变的基本规律502

第三章 肝系统疾病502

三、肝系病用药法则503

四、临证要点503

一、寒证504

1.寒凝肝脉504

第二节 辨证治疗504

2.肝寒浊阴上逆506

3.肝寒血凝经脉509

4.寒热错杂515

(一)寒热错杂515

(二)寒热错杂,肝气瘀滞516

(三)寒热错杂,郁火伤阴516

5.寒湿黄疸518

6.肝郁挟寒518

7.风寒痰瘀,痹阻经络519

1.肝火520

(一)肝郁化热520

二、热证520

(二)肝郁化火521

(三)气火内郁523

(四)肝胆火郁524

(五)肝胆实火524

(六)肝火动血526

(七)血热动血527

(八)肝火上炎清窍529

(九)肝火内扰胸脘529

(十)肝火扰魂530

(十一)肝火充斥三焦530

(十二)肝火上扰目窍538

2.肝胆湿热539

(一)湿热在肝539

(十三)肝经风热上扰539

(三)湿热黄疸540

1)湿热郁蒸540

(二)湿毒凝结540

2)湿重于热544

3)热重于湿545

(四)湿热伤阴黄疸546

3.疫毒黄疸547

4.肝火动风547

(一)气热动风548

(二)营热动风548

(三)血热动风549

6.痰热内扰551

(一)痰热内扰551

5.湿热动风551

(二)痰热上扰558

(三)痰热内扰,气郁不伸559

(五)痰热内扰,阴虚阳亢560

(六)痰热内扰,肝风内动560

(四)痰热内扰,阴虚已显560

(七)痰热内扰,胃失和降561

(八)痰热内扰,互结胸脘562

7.外邪客胆564

(一)邪客胆之经腑,位居半表半里564

(二)邪郁胆腑,热结在里573

(三)热郁胆经580

(四)湿郁蕴结胆腑580

(五)风袭少阳583

8.湿热瘀阻经络584

9.肝郁气滞,湿热下注586

10.肝经血热586

11.风热上扰,气血失和587

12.肝胆湿热588

13.肝郁湿热588

14.胆实热588

15.胆石589

三、虚证589

1.肝血不足589

2.肝阴不足591

4.肝气虚衰592

3.阴损及阳592

5.肝阳虚衰593

6.肝阴血两虚594

(一)肝阴不足,血不养筋594

(二)血虚阴亏,目失所养599

(三)肝血不足,阴虚内热599

7.肝胆不宁600

8.肝火自伤肝阴600

9.肝虚欲脱601

10.阴虚风动602

(一)血虚风动602

(二)阴虚风动603

(三)阴脱风动603

(二)水不涵木,下虚上实604

(一)风阳上冒604

(三)阴虚阳亢604

11.肝阳上亢604

(四)阳亢风动605

1.肝气郁结606

四、实证606

(一)肝气抑郁606

12.胆虚热606

2.肝郁挟痰608

(一)肝郁挟痰608

(二)肝气郁逆本脏608

(二)痰气交结,阻遏咽喉609

(三)痰气交结,凝结颈项610

5.肝气迫及冲任611

4.肝郁挟湿611

(一)冲气上逆611

3.肝郁挟食611

6.肝郁挟瘀612

(一)肝血瘀滞612

(二)冲任失调612

(二)瘀血阻膈613

(三)瘀阻少腹615

(四)瘀阻胁下617

(五)瘀阻胸胁618

(六)瘀血阻络624

(七)气血凝滞625

(八)气滞血瘀627

(九)瘀血痹阻629

(十)肝血内结632

7.肝血瘀而有腹水634

(一)水结互瘀634

(二)阳虚气滞,血瘀水停635

(三)阴虚内热,血瘀水停635

(一)络实证636

(二)络虚证636

8.肝络不和636

10.肝风挟痰637

(一)风痰交炽637

9.肝着637

(二)风痰壅盛638

(三)风痰阻络639

(四)风痰上扰641

11.肝血黄疸642

(六)风痰内盛642

(一)瘀血黄疸642

(五)风痰痹阻642

(二)血热发黄643

(三)热入营血发黄643

12.肝病黑疸644

13.风湿痹阻筋脉645

14.三气痹阻筋脉647

15.痰湿流注648

16.瘀阻经络,复感风湿648

17.气虚瘀阻649

18.风邪中络654

19.胆道梗阻655

20.邪在少阳,痰饮内阻656

21.胆道蛔虫656

(一)肝气冲心657

1.肝心合病657

(二)肝火扰心657

五、兼证657

(三)邪陷少阳,内扰心神658

(四)心虚胆怯660

2.肝肺合病661

(一)肝气犯肺661

(五)肝风内动,窜犯心包661

(二)肝火犯肺662

1)肝气及肾,肾阳衰微663

(一)肝气及肾663

2)肝气及肾,肾阴不足663

3.肝肾合病663

(三)肝火下迫大肠663

(二)肝火灼肾664

(三)肝火下伤肾阴665

(四)肝肾阴虚,虚火上炎665

(五)肝肾阴虚,风痰内扰666

(六)肝肾亏损,气血不足666

(七)湿热久羁,肝肾阴虚667

(八)肝肾阴虚,目失所养667

(一)肝火伤脾669

(二)肝火中伤胃阴669

4.肝脾合病669

(三)肝木克土,肝气内动671

(四)肝脾失调672

1)肝气克脾672

2)肝强脾弱673

3)肝郁脾虚血少675

(五)肝气乘胃677

1)肝气犯胃677

2)肝气犯胃阻膈678

3)胃虚肝乘678

(六)脾虚风动679

(七)肝热脾寒679

(八)上热下寒680

(九)肝胃热毒,壅阻肢端681

(十)肝脾之积682

1)阴虚之热,气血凝滞682

2)湿热伤肝,血瘀成症683

3)寒热错杂伤肝,血瘀成症683

4)燥淫伤肝,血瘀成症684

5.肝脾肾阳虚685

一、心系主要发病范围687

三、心系病用药法则687

二、心系病变的基本规律687

第一节 概述687

第四章 心系统疾病687

四、临证要点688

第二节 辨证治疗689

一、寒证689

1.寒邪阻络689

2.寒凝瘀阻689

3.寒郁心阳,心络痹阻690

4.寒闭690

5.寒伤心阳691

6.寒痰壅阻,蒙闭心包694

7.血脉空虚,风寒湿阻694

8.小肠气痛(疝气)695

二、热证696

1.心火上炎696

2.心火炽盛696

3.热入心包697

(一)热入心包697

(二)热陷心包,兼瘀血阻络699

(三)热陷心包,兼有腑实700

4.暑热卒中,内窜心包701

5.痰火扰心701

7.痰火内扰,心阴虚损704

8.气营两燔704

6.痰火邪结,内扰心神704

9.卫营合邪705

10.邪热入营706

(一)热伤营阴706

(二)营热动风(暑风、暑痫)708

(三)热伤营阴,小便赤痛708

11.心阴不足,火热攻心709

12.邪郁窍闭709

(四)温邪伤营,心阴虚损709

13.风湿困表,内侵及心710

14.血虚风毒710

15.火郁三焦712

16.湿热弥漫三焦717

17.风邪热毒,壅遏三焦717

18.湿热内停,抑遏胸阳718

19.心小肠火718

20.心包三焦火720

三、虚证722

1.心阴虚722

(一)心阴虚722

(二)心阴不足,心火有余723

(一)心血虚724

(三)心阴血虚724

2.心血虚724

(二)血虚风燥725

3.心气虚726

(一)心气虚衰726

(二)心气不敛727

4.心阳虚727

(一)心阳虚微727

(二)心阳不振728

1)心阳不振,血瘀络脉728

2)心阳不振,痰浊痹阻729

(三)心阳欲脱729

5.阴阳两虚731

(一)心阴阳两虚731

(二)心阳气虚,气滞瘀阻731

6.气阳两虚732

7.心阳气虚,瘀血内阻732

8.气阴两虚733

(一)气阴两虚,心血不足733

(三)气阴两虚736

(四)气阴两虚,阴虚内热736

(二)气阴两虚,心脉瘀阻736

9.心气不足,痰浊阻窍737

10.血虚脏燥737

11.心衰741

四、实证741

1.心血瘀阻741

2.痰迷心窍742

3.瘀血阻络,血不循经742

4.瘀血壅滞,内扰心神743

5.气滞窍闭744

6.胸阳痹阻745

7.饮停心下745

8.水停心下746

11.痰浊瘀阻747

9.水气凌心747

10.气虚血瘀747

12.血虚饮阻748

13.三焦水湿泛滥749

14.似癃非癃,壅滞三焦749

15.气血失调,三焦不和750

16.小肠气结750

1.心脾合病751

(一)心脾亏虚,气血不足751

五、兼证751

(二)心脾气虚753

(三)心脾阳虚,气滞血瘀754

(五)心脾蕴热,湿热上攻755

(六)心脾积热,热毒外发755

(四)心脾受损,阴液不足755

(七)气血亏虚,脓熟不溃762

(一)心肺停饮763

(二)心肺郁热,气阴两虚763

2.心肺合病763

(一)心肾不交764

(二)心火上炎,肾阴不足764

3.心肾合病764

(三)营血不足,心肾失调765

(四)心热肾虚766

(五)心肾两虚766

(六)心肾阳虚767

(七)心肾气虚767

(九)暑伤心肾768

(十)时疫侵袭,内扰心肾768

(八)心肾阴虚768

(一)心肝血虚770

(二)心肝不足,血虚气浮770

4.心肝合病770

(四)阴虚阳亢,血脉瘀阻771

(五)阴虚阳亢,气血痹阻771

(三)心肝热盛,外感挟惊771

(七)肝火上炎,灼伤心阴772

(八)肝火挟痰,上扰心神772

(六)心火肝热772

(一)风湿化热,伤及心阴773

5.三脏合病773

(二)燥犯清窍773

(九)心肝气郁773

(三)中上二焦邪热炽盛774

(四)心肾两虚,脾失健运775

(五)心肾脾虚,痰浊上扰775

(六)温毒侵袭,燔灼内外776

(七)肺气不足,心肾阳虚778

(八)肝肾阴虚,瘀阻心络778

第一节 概述780

二、脾系病变的基本规律780

一、脾系主要发病范围780

第五章 脾系统疾病780

三、脾系病用药法则781

四、临证要点782

第二节 辨证治疗783

一、寒证783

1.寒湿困脾783

2.寒湿中阻783

3.阳虚中寒784

4.寒痰脾湿785

5.寒热互结,胃失和降785

6.胃寒气滞790

7.寒饮停胃790

8.寒邪犯胃791

9.胃寒气逆791

二、热证792

1.湿热蕴脾792

10.外邪犯胃792

2.湿热郁蒸,胃失和降793

3.湿热内蕴793

4.积热夹湿,蕴结于里794

5.脾胃伏火795

6.脾胃湿热,气机壅阻796

(二)湿重于热,郁于表里797

(一)湿重于热,兼挟食滞797

(三)湿邪酿热797

7.中焦湿热,湿重于热797

(四)湿热郁蒸,外发白瘖798

(五)湿热伏于募原(湿热疫)799

8.湿热并重800

(一)湿热中阻800

(二)湿热挟痰,痞阻心下802

(三)湿热胶着802

(四)湿热秽浊,郁阻蕴蒸803

9.热重于湿,胃热脾湿805

10.胃火上攻805

11.胃经气分热炽806

(一)气分热盛806

(二)气分热盛,气津两伤809

12.胃火灼络810

13.胃热气逆812

14.胃有郁热813

15.胃经风热813

16.余热未清,气阴两伤814

17.积滞内停,郁而化热816

18.湿热食积,内阻肠胃817

19.暑湿内阻,伤及脾胃817

20.暑热伤津818

21.湿热郁阻脾胃818

三、虚证819

1.脾气虚弱819

2.脾阳虚弱820

(一)脾阳虚弱820

(二)脾阳不足,冷积内停823

(三)脾胃阳虚,水饮内停825

(四)脾胃虚寒829

(五)脾胃虚寒,阴阳不和830

(六)脾胃虚寒,寒痰内盛831

(七)脾胃虚寒,阴血不足832

(八)脾胃虚寒,中州不运832

(九)脾胃虚寒,兼少阴阳虚833

3.胃虚寒盛834

4.胃气虚弱,痰结气逆835

5.脾阴亏虚837

6.脾血虚838

7.脾胃气虚,中气下陷840

8.脾不统血849

9.脾虚水肿852

10.脾虚腹胀852

11.脾胃虚弱853

(一)脾胃不和853

(二)中阳不足,湿浊停滞853

(三)脾胃虚弱,气滞不畅854

(四)脾虚气滞,痰湿内结856

(五)脾虚气滞,水湿停留856

(六)脾胃虚弱,饮食内伤857

(七)脾胃虚弱,久病成疳858

(八)中气不足,风热上扰858

(九)气血两虚860

(十)脾胃虚弱,火郁脾土862

12.胃阴不足863

14.气虚阳微864

15.胃气虚864

13.阴津枯竭864

16.脾虚不摄,气血亏虚865

17.阴虚下陷865

18.邪热已退,气阴两伤866

19.瘥后调理867

四、实证868

1.湿滞脾胃868

20.湿热久羁,脾阳不足868

2.湿痰壅盛870

3.食积胃脘870

4.伤冷停积871

5.食积痰壅871

6.食积湿滞872

7.虫积成疳872

8.瘀阻胃络873

9.痰饮内阻873

10.痰气瘀阻874

11.脾虚湿疽874

12.脾胃不和875

13.胃内停水875

14.脾胃虚寒,气滞血瘀876

15.胃虚肠热,气结成痞877

17.湿毒浸淫879

五、兼证879

16.湿浊中阻879

1.脾肺合病880

(一)湿热郁阻,表里同病880

(二)肠胃燥热,气血两虚881

(三)胃肠不和,寒热失调882

(四)胃肠阴虚,瘀血阻滞883

(五)肠胃阴虚津亏884

(一)肝胆及脾,脾湿肝热885

(二)湿滞经络885

2.肝脾合病885

(三)脾虚肝郁,湿浊下注886

(四)脾胃虚弱,肝风内动886

3.脾肾合病887

(一)肾虚胃燥887

(五)阴虚肝胃不和887

(二)脾胃虚寒,肾阴不足888

(三)脾肾虚弱,肾虚不固888

4.脾心合病889

(一)脾虚湿聚,阻遏心络889

5.诸脏合病890

(三)暑湿弥漫三焦890

(一)肺脾肾三脏气阴两亏890

(二)心脾阳虚,痰浊阻络890

(二)肝胃不和,表里同病891

(三)热邪入里,气血两燔893

附录:方剂索引895

(十五)肾不养肝,风痰壅阻4489

1999《实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爵棠,程功文编著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医脏腑辨证鉴别诊治手册(1995 PDF版)
中医脏腑辨证鉴别诊治手册
1995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脏腑证治(1981年05月第1版 PDF版)
脏腑证治
1981年05月第1版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脏腑学说之研究(1990 PDF版)
中医脏腑学说之研究
1990
省会中医专家讲座资料  脏腑辨证论治的体会( PDF版)
省会中医专家讲座资料 脏腑辨证论治的体会
长沙市中医学会主办
脏腑辨证用药规律(1994 PDF版)
脏腑辨证用药规律
1994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内科辨证治疗歌诀(1991 PDF版)
中医内科辨证治疗歌诀
1991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汉方辨证治疗学(1983 PDF版)
汉方辨证治疗学
1983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内科脏腑证治述要(1979 PDF版)
内科脏腑证治述要
1979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医脏腑学说的研究与应用(1995 PDF版)
中医脏腑学说的研究与应用
1995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现代脏腑辨证研究(1993 PDF版)
现代脏腑辨证研究
1993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医儿科辨证治疗歌诀(1913 PDF版)
中医儿科辨证治疗歌诀
1913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中医妇科辨证治疗歌诀(1993 PDF版)
中医妇科辨证治疗歌诀
1993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1993 PDF版)
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
1993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辨证治疗肝炎肝硬化(1996 PDF版)
中医辨证治疗肝炎肝硬化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脏腑病证常用方药(1990 PDF版)
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1990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