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学大系37 华严思想史》求取 ⇩

第一章『华严经』之成立1

一 译经史的考察1

二 关於引用经论之说4

三 成立地方及其年代的过程6

第二章『华严经』之结构与根本思想11

一 七处八会的构想与表现11

二 所说时与场所—如来的出现与普贤的行愿16

第三章 龙树之教学与华严思想25

龙树与『华严经』25

二 『般若经』与『十地经』及『不思议解脱经』26

三 因缘观的论理34

第四章 世亲之唯心教学与发展39

『十地经』缘起观的解释39

二 『摄大乘论』的缘起思想44

第五章 印度·中国诸论师与『华严经』47

坚慧、金刚军、寂天、释迦慧、日成的注释与引用47

二 马鸣的『大乘起信论』的思想49

第六章『华严经』译出前後之研究与『十地经论』翻译53

一 鸠摩罗什前後的华严研究53

二 佛陀跋陀罗的『华严经』译出及其研究与『十地经论』的翻译54

第七章 南北两道之分流59

南北地论的分派与系统59

二 两派的研究与其发展61

三 两派的教学立场67

四 菩提留支的教学思想69

第八章 南道地论系之思想71

慧光及其教学71

二 关於法上的『十地论义疏』75

三 慧远及其教学—教判论—心识说—缘起观解释77

第九章 摄论学派之思想87

滇谛门下与摄论派的学系87

二 真谛的教学思想—教判论—九识说—三性三无性的思想88

三 摄论系的学说断片100

第十章『起信论』研究之经过103

第十一章 法顺与『华严经』观门之组织107

法顺与其弟子107

二 关於五教止观107

三 法界观门的组织110

第十二章 智俨之教学与其传统113

智俨与其周围113

二 著作114

三 一乘十玄门的思想116

四 『搜玄记』的教学构成120

五 『华严经』的分科、宗趣、教体125

六 缘起说的组织128

第十三章 元晓及义湘与其流派133

元晓与其著作133

二 教学思想134

三 义湘与其著作136

四 一乘法界图的思想137

第十四章 李通玄之思想与『华严经』组织论141

李通玄与其著作141

二 教判思想……十处十会的组织142

三 实践的组织与其『决疑论』144

四 三圣圆融的思想145

第十五章 法藏大师及其华严教学之成立147

法藏与其门下147

二 著作149

三 『华严经』的立场与组织—教起因缘、分科、教体、宗趣155

四 『华严经』要品的解释161

五 法界缘起说的大成167

六 五教判的基础理论……同别二教论的构造170

七 如来藏缘起说的地位—四宗判的意趣176

八 三性与因缘178

九 十玄与六相182

十 观门的组织186

第十六章 慧苑及文超之学说189

慧苑与其著作189

二 教判论……两重十玄说……分科论190

三 文超的著书193

四 十观的组织与缘性二门194

第十七章 澄观大师之教学体系及其展开197

澄观及其时代背景197

二 著作198

三 唐经的思想与澄观的解释199

四 分科、教体、宗趣202

五 教判论的问题204

六 四法界的体系206

七 性起思想的展开—灵知不昧与性恶不断……三圣圆融观与十二因缘观208

八 对慧苑的批判210

第十八章 宗密大师与教禅一致论的体系213

宗密的学系与禅的系统213

二 著作214

三 『圆觉经』的思想与教禅一致论的体系218

四 教判论的立场与组织—性起与缘起……法界缘起与普贤行愿220

五 裴休及其後的学匠……均如的思想222

第十九章 二水四家之思想及其前後227

子璇与其著作227

二 传奥及子璇的思想229

三 净源之著作及其思想230

四 义天与其思想……於禅门的传承与教学的倾向234

五 道亭、观复、师会、希迪的学说与同教论的问题237

六 圆澄、清远、鲜演、道?、知讷的思想245

第二十章 文才之思想与普瑞的集成249

其时代的学匠与著作249

二 文才及圆觉的思想251

三 普瑞的体系论254

第二十一章 袾宏、德清、智旭大师的华严思想257

三家与其时代的学匠257

二 袾宏的华严与净土、禅的融合……德清之普贤三昧默证……智旭的『起信论』解释260

第二十二章 续法大师之教判论与彭际清及永光的思想265

续法、彭际清、永光的著作265

二 有关续法教观二门的组织—三时、十义、五教、六宗、三观267

三 彭际清的儒佛融合与念佛三昧的组织……永光的法界论272

1983《现代佛学大系37 华严思想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峰了州 1983 弥勒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