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与中国文化》
作者 | 朱炳祥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9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11926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1171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 刘尧汉1
绪论:选择的思考1
一、关于中国文化的发生基础问题1
二、关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基点问题6
三、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问题13
第一章 伏羲的由来与图腾观念的起源21
第一节 采集经济与伏羲的由来21
第二节 图腾观念的发生认识论起源26
第三节 图腾起源理论的现状批评40
第二章 伏羲图腾之衍变与中国原始文化的变迁47
第一节 伏羲图腾的历时性内涵47
第二节 “蛇”“虎”图腾与渔猎文明55
第三节 初民世界观的“一次壮丽的日出”65
第四节 日神伏羲与农业文明76
第三章 伏羲神话的发展82
第一节 神话的发展历程概述82
第二节 洪水造人神话与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85
第三节 伏羲女娲:中华各民族的原始共祖97
第四节 伏羲的文化创造伟绩104
第四章 伏羲“龙”符号分析111
第一节 “龙”的研究方法之批评111
第二节 伏羲“龙”内涵的历时性发展118
第三节 “龙”:中国文化的象征物125
第五章 数的起源与伏羲“八卦”129
第一节 具象 抽象 序列129
第二节 伏羲“八卦”符号的由来144
第三节 魔圈与思维方式153
第一节 汉字与汉语的原始关系159
第六章 伏羲与中国语言文字159
第二节 中国语言文字的三维性特点172
第七章 伏羲与诸子文化185
第一节 伏羲所显示的中国原始文化的基本精神185
第二节 “玄”字本义索解与“道”之原型探求197
第三节 伏羲与道家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209
第四节 伏羲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219
附论:两千年伏羲研究的历史发展226
主要参考书目242
后记246
1997《伏羲与中国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朱炳祥著 1997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
- 199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土与中国文化
- 1987.1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伏羲伏羲
- 1992 北京:作家出版社
-
- 股份制企业财务会计
- 199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 1992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士与中国文化
- 198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性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花与中国文化
-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龙与中国文化
- 1990 海口:三环出版社
-
- 伏羲大帝演义
- 1994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 伏羲文化
- 1994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道与中国文化
- 1990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