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县志》求取 ⇩

目录1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篇 地理40

第一章 建置沿革40

第一节 位置境域40

第二节 建置41

第二章 行政区划42

第一节 清末42

第二节 民国44

第三节 解放后51

第三章 县城乡镇64

第一节 县城64

第二节 乡镇65

第三节 村落72

第四节 村名考74

第四章 地质75

第一节 地层75

第二节 岩浆岩85

第三节 地质构造88

第四节 矿产地质93

第五章 地貌98

第一节 低山石山99

第二节 丘陵102

第三节 平地台地102

第六章 土壤植被104

第一节 土壤类型与分布104

第二节 土壤特征105

第三节 植被108

第七章 气候物候109

第一节 气候109

第二节 物候127

第八章 水文132

第一节 地表水133

第二节 地下水135

第三节 水质137

第九章 自然资源143

第一节 土地资源143

第二节 水资源144

第三节 生物资源144

第四节 矿产资源149

第十章 自然灾害150

第一节 旱灾150

第二节 水灾152

第三节 病虫灾154

第四节 风雹灾155

第五节 寒冻害156

第六节 雷击158

第七节 地震158

第八节 瘟疫159

第二篇 经济160

第一章 经济发展综述160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160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160

第三节 国民收入162

第二章 农业163

第一节 制度体制166

第二节 耕地179

第三节 农业劳动力181

第四节 农业机具181

第五节 作物分布184

第六节 耕作制度186

第七节 栽培技术187

第八节 种子改良188

第九节 土壤改良192

第十节 肥料193

第十一节 植物保护195

第十二节 面积产量199

第十三节 科研机构217

第十四节 农场218

第三章 甘蔗224

第一节 自然条件224

第二节 蔗区分布225

第三节 甘蔗栽培226

第四节 面积产量227

第五节 奖售政策228

第六节 经济效益229

第四章 林业232

第一节 林权变革232

第二节 面积分布233

第三节 育苗造林234

第四节 森林防护238

第五节 采伐林产品239

第六节 林业科研245

第七节 林场247

第五章 畜牧业渔业副业254

第一节 畜牧业255

第二节 渔业261

第三节 副业266

第六章 水利267

第一节 水利设施273

第二节 工程管理289

第七章 工业293

第一节 发展概况293

第二节 自治区属工业296

第三节 县属工业301

第四节 企业管理321

第八章 乡镇企业323

第一节 发展概况323

第二节 产品产值总收入324

第三节 管理330

第九章 交通331

第一节 公路332

第二节 铁路343

第三节 航运渡口348

第四节 民间运输352

第五节 交通管理353

第十章 邮电357

第一节 机构357

第二节 邮政360

第三节 电信363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370

第一节 城镇373

第二节 乡村390

第三节 建筑队伍396

第四节 房屋管理398

第五节 环境保护399

第十二章 商业403

第一节 个体商业408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409

第三节 合作店(组)商业409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410

第五节 国营商业423

第六节 集市贸易432

第十三章 粮油437

第一节 购销437

第二节 储运442

第三节 加工446

第四节 经营446

第十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448

第一节 机构448

第二节 出口商品培植448

第三节 出口商品和总值449

第四节 进口商品和总值453

第十五章 财政454

第一节 财政收支454

第二节 财政收入460

第三节 财政支出467

第四节 财政税收管理体制471

第五节 财政监察税务征管475

第六节 债券477

第十六章 金融478

第一节 货币478

第二节 机构482

第三节 现金管理484

第四节 存款488

第五节 贷款492

第六节 结算499

第七节 保险501

第十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503

第一节 机构设置503

第二节 工商登记503

第三节 集市管理505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508

第一节 物价管理511

第十八章 物价511

第二节 价格体系513

第三节 产品成本调查530

第十九章 计量管理536

第一节 计量器具536

第二节 计量改革536

第三节 计量管理537

第二十章 物资统计537

第一节 机构537

第二节 购销537

第三节 统计工作543

第二十一章 审计545

第二十二章 人民生活547

第一节 职工生活547

第二节 居民生活548

第三节 农民生活548

第三篇 政治55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554

第一节 组织建设554

第二节 代表大会重要会议561

第三节 整党整风568

第四节 宣传教育569

第五节 统一战线574

第六节 纪律检查576

第七节 党史资料征集577

第八节 要事纪略57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组织586

第一节 机构沿革586

第二节 活动纪要587

第三章 府州县署590

第一节 太平府590

第二节 州署595

第三节 县署599

第四节 县政府604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608

第一节 代表选举608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11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613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619

第五章 人民政府623

第一节 县革命委员会623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624

第三节 基层行政组织626

第一节 办事机构627

第二节 委员会议627

第六章 人民政协627

第三节 主要活动628

第七章 群众团体630

第一节 工人组织630

第二节 农民组织634

第三节 青年组织635

第四节 妇女组织640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643

第六节 科技界组织644

第七节 个体劳动者组织645

第一节 公安646

第八章 政法646

第二节 检察651

第三节 审判652

第四节 司法行政654

第九章 民政信访656

第一节 拥军优属656

第二节 军人安置658

第三节 烈士褒扬659

第四节 救灾救济659

第五节 社会福利665

第六节 婚姻登记666

第七节 殡葬改革667

第八节 土地征用668

第九节 信访670

第十章 劳动人事672

第一节 劳动672

第二节 人事674

第三节 工资福利676

第四篇 军事683

第一章 武装683

第一节 守御所新太营683

第二节 警备特编队民团683

第三节 红军赤卫队684

第四节 游击队685

第五节 县大队公安队686

第六节 兵役局武装部687

第七节 驻军688

第二章 民兵689

第一节 组织建设689

第二节 武器装备691

第三节 教育训练692

第四节 民兵作用693

第一节 历代兵役699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699

第三章 兵役699

第四章 要地设施701

第一节 城垣701

第二节 关隘702

第三节 哨卡702

第四节 岩洞703

第五节 防空704

第五章 兵事704

第一节 义军攻占太平府704

第二节 红军在崇善705

第三节 抗击日军705

第四节 解放战斗707

第五节 清剿土匪708

第六节 军政军民关系711

第五篇 文化714

第一章 教育714

第一节 学校教育715

第二节 业余教育734

第三节 教师735

第四节 教育改革739

第五节 教育经费743

第六节 教学设施743

第二节 科技队伍745

第一节 机构745

第七节 勤工俭学745

第二章 科学技术745

第三节 科技活动746

第四节 科研成果748

第三章 文化艺术749

第一节 文学艺术750

第二节 图书档案771

第三节 广播电影电视773

第四节 文物古迹名胜776

第四章 卫生784

第一节 医疗机构785

第二节 队伍及设备789

第三节 妇幼保健790

第四节 防疫治病792

第五节 经费公费医疗801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803

第七节 药政管理804

第八节 验方804

第五章 体育807

第一节 设施经费807

第二节 学校体育808

第三节 群众体育809

第四节 民间传统体育810

第五节 体育竞赛812

第六篇 社会817

第一章 人口817

第一节 人口总数817

第二节 人口密度821

第三节 人口变动822

第四节 人口构成826

第二章 民族832

第一节 族源姓氏832

第二节 风俗习惯836

第三节 新风尚846

第三章 语言文字848

第一节 语言848

第二节 谚语866

第三节 推行壮文868

第四章 宗教868

第一节 天主教基督教868

第二节 佛教869

第三节 道教869

第一节 机构人员870

第二节 人口计划870

第五章 计划生育870

第三节 措施成效871

第七篇 人物877

第一章 传略877

第一节 革命烈士877

第二节 名人878

第二章 英名录887

第三章 名人表896

第一节 党政人员897

第二节 技术人员899

第三节 先进模范人物903

第四章 能工巧匠906

第八篇 杂记908

第一章 各种事故908

第一节 沉船908

第二节 失火908

第三节 工伤触电908

第四节 中毒908

第二章 奇闻轶事909

第一节 奇闻909

第二节 轶事909

第三章 现存旧志版本910

第九篇 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简志911

第一章 坚持改革开放911

第二章 经济发展913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914

第二节 农业总产值915

第三节 工业总产值915

第四节 国民收入916

第五节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17

第六节 乡镇企业917

第七节 财政收支919

第八节 城乡居民储蓄920

附录921

一、重要文告921

二、碑文选926

三、诗文选933

四、旧志序选941

五、传说故事942

六、归龙塔考945

审稿单位946

历任编委成员名单947

付印时县四家领导名单948

后记950

1994《崇左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农必强主编;崇左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崇阳县志(1991 PDF版)
崇阳县志
1991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左权县教育志(1990 PDF版)
左权县教育志
1990
崇阳县地名志(1982 PDF版)
崇阳县地名志
1982
灌县崇义乡志(1983 PDF版)
灌县崇义乡志
1983
左云县志  4( PDF版)
左云县志 4
左云县志  3( PDF版)
左云县志 3
左云县志  2( PDF版)
左云县志 2
大同府志  卷之三十一-卷之三十二( PDF版)
大同府志 卷之三十一-卷之三十二
崇义县志  上( PDF版)
崇义县志 上
崇义县志  下( PDF版)
崇义县志 下
崇礼县志(1995 PDF版)
崇礼县志
1995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崇信县志(1997 PDF版)
崇信县志
199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左权县志(1999 PDF版)
左权县志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崇明县志(1989 PDF版)
崇明县志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崇庆县志得失论(1992 PDF版)
崇庆县志得失论
1992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