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县志》求取 ⇩

目录1

地理志45

第一章 建置沿革45

第一节 地理位置45

第二节 隶属沿革45

第三节 县治沿革47

第四节 行政区划48

第五节 乡镇概况53

第六节 村庄介绍63

第二章 地理84

第一节 地质地貌84

第二节 土壤86

第三节 气候物候93

第四节 水文103

第六节 野生动物106

第五节 植被106

第七节 矿物107

第八节 自然灾害109

第三章 人口115

第一节 人口115

第二节 计划生育120

农业志126

第一章 农业126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127

第二节 农作物133

第三节 农业技术140

第四节 农机具149

第五节 管理154

第二章 林业156

第一节 林木资源156

第二节 林木生产163

第三节 林业科技166

第四节 管理167

第三章 畜牧169

第一节 畜禽资源169

第二节 畜禽生产174

第三节 畜牧科技179

第四节 疫病防治180

第五节 水产183

第六节 管理183

第四章 水利186

第一节 河道治理186

第二节 排灌渠道188

第三节 水井191

第四节 水库扬水站195

第六节 山区饮水和病区改水199

第五节 提水工具199

第七节 管理203

第八节 县外水利施工206

工交志208

第一章 工业208

第一节 所有制210

第二节 门类216

第三节 企业内部管理234

第四节 行政管理机构243

第二章 交通249

第一节 公路249

第二节 铁路与水路253

第三节 桥梁与涵洞255

第四节 公路运输257

第五节 交通管理259

第二节 邮电机构263

第一节 古代邮递263

第三章 邮电263

第三节 邮政264

第四节 电信264

第四章 电力266

第一节 电网建设266

第二节 电力供应266

商业志268

第一章 商业268

第一节 国营商业268

第二节 私营商业269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270

第四节 物资经营276

第五节 土特产品278

第一节 购销280

第二章 粮油购销280

第二节 储运282

第三节 管理282

第三章 工商管理284

第一节 私营商业改造284

第二节 集贸市场管理284

第三节 工商企业管理286

第四节 物价管理286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287

财政金融志289

第一章 财政289

第一节 财政机构289

第二节 财政收支289

第三节 财政监督292

第四节 债券292

第五节 乡镇财政292

第六节 审计293

第一节 农业税收294

第二章 税务294

第二节 工商税收295

第三节 税收减免299

第四节 税务机构299

第三章 金融301

第一节 机构301

第二节 货币302

第三节 储蓄303

第四节 信贷304

第五节 现金管理306

第六节 保险业务307

第一节 殷商时期的邯郸城(聚落)308

第二节 战国时期的邯郸城308

第一章 邯郸城简介308

城乡建设志308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邯郸城309

第四节 明清时代的邯郸城310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邯郸城312

第二章 县政府驻地建设313

第三章 乡(镇)村建设314

第四章 土地管理316

第五章 城镇房产管理318

第六章 环境保护320

第七章 建筑业322

党政志32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24

第一节 党员325

第二节 组织机构331

第三节 代表大会340

第四节 纪律检查341

第五节 统一战线342

第二章 代表大会344

第一节 代表选举34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345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346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348

第三章 人民政府350

第一节 县政府350

第二节 区、乡(镇公社)政府354

第四章 政治协商会议358

第一节 组织机构358

第二节 首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58

第三节 主要活动359

第五章 人事劳动361

第一节 人事361

第二节 劳动368

第三节 机构371

第六章 司法372

第一节 公安372

第二节 检察376

第三节 审判377

第四节 司法行政382

第七章 群众团体384

第一节 工会384

第二节 青年团386

第三节 少先队390

第四节 妇联会390

第五节 农民组织392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392

第七节 其它组织393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395

第八章 中国国民党及其政权395

第二节 政权机构397

军事志406

第一章 地方武装406

第二章 民兵410

第三章 驻军414

第四章 兵役416

第五章 兵事418

教育科技志422

第一章 教育422

第一节 书院义学422

第二节 幼儿教育423

第三节 小学教育424

第四节 中学教育436

第五节 中等职业教育442

第六节 业余教育444

第七节 勤工俭学与教育经费446

第八节 教师队伍447

第九节 教学研究室与教师进修学校449

第十节 教育行政450

第二章 科学技术451

第一节 科技队伍451

第二节 科普活动451

第三节 科技成果452

第四节 科技管理454

文化志457

第一章 文化457

第一节 文化组织457

第二节 民间艺术459

第三节 著述463

第四节 戏剧466

第五节 电影469

第六节 广播电视470

第七节 图书发行471

第八节 档案472

第九节 名胜古迹472

第二章 方言谣谚478

第一节 方言478

第二节 歌谣499

第三节 谚语504

第四节 歇后语510

第五节 邯郸成语512

第三章 黄粱梦516

第一节 黄粱梦吕仙祠516

第二节 黄粱梦诗词选517

第三节 黄粱梦传说521

卫生体育志532

第一章 卫生532

第一节 机构533

第二节 医疗536

第三节 医药537

第四节 卫生防疫539

第五节 妇幼保健542

第六节 爱国卫生运动544

第二章 体育5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548

第二节 学校体育548

第三节 群众体育550

社会志551

第一章 民政551

第一节 机构沿革551

第二节 社会救济551

第三节 社会福利553

第四节 优抚安置554

第六节 丧葬560

第五节 婚姻560

第七节 信访561

第二章 人民生话562

第一节 农民生活562

第二节 职工生活564

第三章 风俗习惯566

第一节 衣食住行566

第二节 嫁娶568

第三节 葬礼570

第四节 节令571

第五节 礼俗573

第六节 陋习574

第七节 社会风尚575

第一节 宗教579

第二节 侨务579

第四章 宗教侨务579

人物志581

一、人物传581

二、革命烈士英名录607

三、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人名录640

四、邯郸县籍地师级以上干部人名录642

附录643

一、旧志序643

二、诗歌词赋选647

三、传说故事选655

四、碑记墓铭选674

五、有关修志文件680

六、邯郸地名考683

七、《邯郸县志》资料采集员名单686

八、附图687

后记709

1993《邯郸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邯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3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