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歌研究》求取 ⇩

第一章 苏轼“野性”论1

一 “野性”的萌生期6

二 “野性”的发展期8

三 “野性”的形成期17

四 “野性”的反思期30

五 “野性”的成熟期43

第二章 苏轼“以文为诗”论50

一 “以文为诗”产生的宏观认识52

二 诗与散文关系的探讨61

三 苏轼“自然艺术”美学思想的简单探讨68

四 苏轼“以文为诗”艺术实践的考察76

(一)在字法方面的“以文为诗”77

(二)在句法方面的“以文为诗”85

(三)在章法结构上的“以文为诗”94

第三章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108

一 苏轼“以议论为诗”与“意境”说的关系112

二 苏轼“以议论为诗”所形成的“情境”127

三 苏轼“以议论为诗”与“艺术抽象”的关系135

四 苏轼“以议论为诗”所形成的“艺术抽象”143

五 苏轼“以议论为诗”产生原因的探讨157

(一)苏诗“情境”产生原因的归纳157

(二)苏诗“艺术抽象”产生的宏观认识164

(三)苏轼的“神似”理论168

第四章 苏诗“尚理”论178

一 宋代社会与“尚理”关系的探讨179

二 苏诗“尚理”的艺术特点182

(一)寓哲理于意象,以意象象征哲理183

(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理”在“意象”中186

(三)简议议论在其中的作用196

第五章 苏轼“以才学为诗”论205

一 “以才学为诗”产生原因的探讨205

二 “以才学为诗”的理论探讨210

三 苏轼“以才学为诗”的理论和艺术实践212

第六章 苏轼“以文字为诗”论219

一 简议苏轼“以文字为诗”的产生原因221

二 苏轼“以文字为诗”的艺术实践223

(一)对“和韵”的探讨224

(二)对所谓“戏”字的考察230

(三)对“回文诗”、“谐隐诗”、“神智体”、“谜语诗”等的思考233

三 小议文学与游戏、娱乐的关系237

结束语241

附录一 试论《东坡志林》的写意艺术245

游金山寺260

附录二 苏轼诗词注译260

饮湖上初晴后雨263

百步洪264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选一)267

江城子268

水调歌头270

定风波272

念奴娇274

水龙吟276

临江仙279

蝶恋花280

附录三 苏轼诗词赏析283

和子由渑池怀旧283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28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288

东栏梨花289

舟中夜起291

淮上早发294

汲江煎茶295

倦夜298

行香子299

虞美人302

浣溪沙304

卜算子305

定风波308

西江月310

蝶恋花312

1993《苏轼诗歌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洪著 1993 北京:朝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苏轼诗集  第6册(1982 PDF版)
苏轼诗集 第6册
1982 北京:中华书局
苏轼诗选(1987年02月第1版 PDF版)
苏轼诗选
1987年02月第1版 广东人民出版社
苏轼诗选注(1982年04月第1版 PDF版)
苏轼诗选注
1982年04月第1版 百花文艺出版社
苏轼诗选(1987 PDF版)
苏轼诗选
198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苏轼诗选注(1982 PDF版)
苏轼诗选注
1982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苏轼诗研究(1987 PDF版)
苏轼诗研究
1987 成都:巴蜀书社
苏轼文艺理论研究(1984 PDF版)
苏轼文艺理论研究
1984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苏轼(1996 PDF版)
苏轼
199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苏轼(1993 PDF版)
苏轼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苏轼诗选(1957 PDF版)
苏轼诗选
195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诗的秘密(1990 PDF版)
诗的秘密
1990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苏轼(1981 PDF版)
苏轼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汉魏六朝散文选(1956 PDF版)
汉魏六朝散文选
1956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苏轼诗词选(1999 PDF版)
苏轼诗词选
1999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苏轼(1989 PDF版)
苏轼
1989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