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
作者 | 左东岭著 编者 |
---|---|
出版 |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5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102605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9068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节 政教分离与士人品格之变化1
一、武宗“失德”及其影响1
第一章 李贽所面临的历史前提1
二、世宗的独裁荒淫与士人的双面人格8
第二节 王学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16
一、王阳明所要解决的人生难题16
二、王龙溪的哲学思考25
三、泰州学派的人生追求32
一、前后七子文学思想的内在矛盾38
第三节 文学思想的演进与王学38
二、王学诸人的文学思想46
三、王学与其他文学流派的关系51
第二章 李贽的人格与心态62
第一节 狂人与圣人62
一、疏狂怪异的个性特征62
二、狂傲孤高与圣人情结66
三、李贽圣人情结的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70
一、自我价值观之基础——“为己之学”74
第二节 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之一:出世圣人的追求74
二、李贽为己之学的心理动机及其经过78
三、随缘任运与自我超越84
第三节 自我价值观实现的途径之二:自我不朽的追求90
一、自我价值与精神不朽90
二、自我估价与不朽途径之选择95
三、《藏书》之写作——著述以求不朽的具体实践99
第四节 耿、李之争与李贽人格心态的发展变化102
一、李贽人格心态发展的分期与标志102
二、耿、李之争产生的原因与过程104
三、耿、李之争对李贽人格心态的影响109
第三章 李贽的哲学思想123
第一节 李贽的学术渊源与终极关怀123
一、心学与受用124
二、老、庄与自我关注129
三、禅宗与生命解脱135
一、李贽所言心性之内涵141
第二节 李贽的性空理论与自我解脱之道141
二、空无心性之识取151
三、空明心性之发用157
第三节 童心说与李贽的人生价值观160
一、童心说内涵与主旨辨析160
二、真诚:一种重要的人格价值观167
三、圣人与众人的群体分类179
第四章 李贽的文学思想186
第一节 自适:文学的目的186
一、文学与人生自我186
二、文学之四大功能191
三、李贽的文学批评特色197
第二节 作者:文学创作的首要因素202
一、作者在文学“世界”中之位置202
二、作者必备三要素:才、胆、识206
三、作者之创作心境:虚灵209
一、从自然之性到自然之文216
第三节 “自文”:文学的自然表现观216
二、李贽自然表现论之特征222
三、“化工”:一种独特的自然表现观228
第四节 “真”与“趣”:李贽的审美追求237
一、“真”与“趣”的内涵及其关系237
二、李贽“趣”的创作风格及其溯源244
第一节 李贽与公安派254
一、李贽影响公安派之原因与途径254
第五章 李贽与晚明文坛254
二、李贽对公安派人生观之影响262
三、李贽对公安派文学思想的影响286
第二节 李贽与金圣叹301
一、从容与堂本到贯华堂本301
二、狂者精神与自我价值之追求309
三、从重意到重法315
四、金圣叹:晚明狂放思潮的终结322
参考引用书目337
后记343
1997《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左东岭著 1997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李贽
- 1962 北京:中华书局
-
- 晚明思想史编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李贽思想评介
- 197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李贽
- 1975
-
- 李贽文选
- 197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
- 1997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李贽的真与奇
- 1998 南京:南京出版社
-
- 李贽思想评介资料选辑
- 1975 福建省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
- 李贽思想评介
- 1975 福建省晋江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
- 李贽
- 198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李贽散文选注
- 1991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李贽
- 199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李贽
- 1993 天津:新蕾出版社
-
- 中国第一思想犯 李贽传
- 1993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 李贽评传
- 1992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