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求取 ⇩

目录1

第一章 夏商周1

第一节 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及其中西比较2

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2

二、中国法制文明的起源4

三、法制文明起源的比较8

四、夏商法律制度的建立11

第二节 明德慎罚思想与西周立法18

一、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19

二、立法活动21

三、法律形式25

四、礼刑关系26

第三节 宗法等级制度与行政立法29

一、宗法等级制度29

二、国家行政体制30

三、行政管理制度31

一、私有权的确立32

第四节 私有权的确立及其民事法律32

二、契约的出现34

三、婚姻制度35

四、家庭继承制度38

第五节 刑事法律规范39

一、刑罚原则39

二、刑罚种类41

一、司法机关体系44

第六节 狱讼形式的划分及司法制度的形成44

二、狱讼形式划分45

三、诉讼审判原则45

四、监狱行刑制度47

第七节 成文法的公布及其立法成就48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48

二、各家的法律思想及其学说50

三、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55

四、《法经》的制订及其成就58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影响与秦的立法活动62

一、法家思想的影响与秦的法制原则62

第二章 秦62

二、商鞅变法与秦律的制定65

三、云梦秦简与秦律体例68

四、秦统一法制的建立69

五、法律形式的多样化70

第二节 秦律对社会的多方面调整71

一、行政管理法规71

二、民事法律规范76

三、经济管理法规81

四、刑事法律规范84

第三节 秦律的性质与世界地位90

一、秦律的性质与时代特征90

二、秦律的立法成就92

三、秦律与罗马《十二铜表法》的比较95

第四节 司法制度的统一与专任刑罚的后果96

一、司法机关体系96

二、诉讼审判程序98

四、专任刑罚的后果102

三、监狱制度102

第三章 汉104

第一节 汉承秦制与汉初立法104

一、汉承秦制与汉初立法思想105

二、“约法三章”与“汉律六十篇”的形成107

三、法律形式的发展变化109

四、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112

第二节 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型及其影响115

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型115

二、引礼入法与三纲入律117

三、巩固统治和打击割据122

四、监察制度的强化128

五、春秋决狱与秋冬行刑130

六、汉律章句与汉代律学134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初步完备137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137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138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144

第一节 法制建设与律学成就145

一、立法活动的主要成就145

二、法律形式的日渐规范153

三、魏晋北朝的律学成就154

四、刑罚制度的改革进步159

第二节 引礼入律的新阶段161

一、“准五服以制罪”的产生162

二、“重罪十条”罪名的确立162

三、官僚贵族特权法的加强164

一、司法机关的新变化167

二、皇帝直接审判录囚167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新变化167

三、改进上诉直诉制度169

四、完善死刑复奏制度169

五、发明刑讯逼供新法170

第五章 隋唐171

第一节 隋朝法制概况171

一、隋初的立法思想171

二、《开皇律》的立法成就174

三、隋朝后期法制的破坏177

四、司法制度的变革178

第二节 唐朝前期的立法成就179

一、唐朝前期的法律思想179

二、唐律的制定及其立法成就183

三、律、令、格、式法律形式的定型190

四、《唐六典》的编纂及其影响191

第三节 唐朝法律对社会的全面调整192

一、行政法律规范192

二、民事法律规范196

三、经济法律规范201

四、刑事法律规范203

第四节 唐律的世界影响218

一、唐律的主要特点218

二、唐律对后世立法的影响221

三、唐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222

第五节 唐朝中期以后的立法223

一、格后敕与刑律统类223

二、立法内容的变化224

一、司法机关体系227

第六节 唐朝司法建设的成就227

二、诉讼审判制度228

三、唐朝后期司法状况的败坏232

第六章 宋辽金234

第一节 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234

一、强化中央集权的立法思想234

二、《宋刑统》的制定236

三、编敕与编例的发展237

一、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239

四、条法事类的出现239

第二节 加强专制控制的行政立法239

二、官吏选任与考课制度242

三、监察制度244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事经济立法245

一、商品经济及其观念的发展变化245

二、民事法律内容的更新246

三、经济法律规范的加强250

一、创立新的刑罚253

第四节 重惩贼盗的国策及刑事立法253

二、重典惩罚贼盗255

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高度集权化257

一、君主集权的司法机关体系257

二、民刑有别的诉讼程序259

三、鞫谳分司的审判制度260

四、检查勘验制度260

第六节 辽金法制概况261

一、辽的法制概况261

二、金的法制概况263

第七章 元266

第一节 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活动266

一、立法指导思想266

二、蒙古国时期的立法268

三、元朝统一后的立法268

第二节 民族分治的管理体制与行政立法271

一、国家政权体系271

二、行政法律规范274

三、行政监察制度275

一、民事法律内容的丰富277

第三节 保留民族习俗的民事经济立法277

二、保留传统婚姻习惯278

三、扩大奴隶占有制度280

第四节 体现民族特色的刑事立法281

一、推行繁杂严酷的刑罚体系281

二、确立民族压迫的刑罚原则283

三、维护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284

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285

一、司法机关设置的多元化285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特点288

第八章 明291

第一节 明初立法思想与立法活动291

一、重典治国立法思想的确立291

二、《大明律》的制定293

三、明《大诰》的编纂295

四、《问刑条例》的出现297

五、《明会典》的修撰298

一、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299

第二节 行政体制的变革与行政立法299

二、职官管理制度301

三、行政监察制度303

第三节 民事经济法律规范305

一、民事法律规范305

二、经济法律规范307

第四节 刑事法律规范310

一、加重处罚反逆大罪310

二、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交结312

三、严惩官吏渎职与贪赃犯罪313

四、增设新的刑罚315

第五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316

一、司法机关的变化316

二、会官审录制度317

三、厂卫干预司法319

第九章 清321

第一节 立法思想与立法成就322

一、“参汉酌金”立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22

二、明清律学对制定《大清律例》的影响324

三、制定适用于少数民族区域的法律327

第二节 行政法律规范328

一、行政立法的主要内容328

二、极端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331

三、职官管理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335

第三节 民事法律规范339

一、民事法律主体的扩大339

二、所有权342

三、债权346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348

第四节 经济法律规范351

一、经济立法概述351

二、赋役立法352

三、农业立法354

四、工商立法356

五、漕运立法359

第五节 刑事法律规范361

一、罪名362

二、刑名368

第六节 司法制度370

一、司法机关370

二、诉讼制度374

三、审判制度375

四、监狱38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的丧失382

一、由五口通商大臣到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382

第十章 清末382

二、由协定关税到总税务司控制中国的内政与外交383

三、由领事裁判权到全面践踏中国的司法主权384

第二节 法观念的革新与清末修律386

一、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与传统法观念的更新386

二、清末修律的背景与指导思想390

第三节 宪法性大纲400

一、宪法性大纲的制定400

二、资政院和咨议局章程的制定404

三、《重大信条十九条》的颁布409

一、《大清会典》、则例与监察法的修订412

第四节 行政法412

二、颁布新官制法,草拟行政纲目414

三、制订调整印刷物的法律415

四、城市管理法规416

第五节 民法417

一、《大清民律草案》的制订背景417

二、《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过程418

三、《大清民律草案》的指导思想420

四、《大清民律草案》的基本内容422

五、《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特点427

第六节 经济法律429

一、商业立法429

二、工矿业立法431

第七节 刑法433

一、刑律的修订过程433

二、《大清新刑律》的主要内容434

第八节 程序法的制订与司法改革436

一、程序法的制订436

二、司法机关的改革442

第十一章 中华民国445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建设的成就445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445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447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49

四、其他主要法令451

第二节 北洋政府近代法制的形成455

一、立法思想与法律渊源455

二、制宪活动及其实质457

三、行政立法及其体制462

四、民商立法及其特点466

五、刑事立法及其特点469

六、司法制度471

第三节 广州、武汉国民政府474

一、立法指导原则475

二、主要立法活动及其特点475

三、司法制度479

一、立法概况481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近代法制体系的发展481

二、立宪活动及其实质483

三、行政立法及其体制490

四、民商立法及其特点492

五、刑事立法及其特点495

六、司法制度500

第十二章 革命根据地民主政权509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法制概述509

一、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形成和发展510

二、革命根据地法制的性质513

三、革命根据地法制的特点515

第二节 宪法与施政纲领517

一、新民主主义宪政概述517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519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522

四、解放区政权的《宪法原则》与《施政方针》524

第三节 行政立法与廉政法制建设526

一、行政法规的制定和发展526

二、行政机关的组织与管理527

三、民主政权的廉政法制建设530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立法534

一、民事与经济立法的范围534

二、土地立法535

三、婚姻家庭立法538

四、劳动立法541

五、经济立法543

一、刑事法律体系545

第五节 刑事立法545

二、刑罚适用原则546

三、主要刑罚种类549

四、主要犯罪规定550

第六节 司法制度552

一、司法机关552

二、诉讼原则555

三、审判制度556

四、人民调解制度560

五、新民主主义司法原则561

1999《中国法制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晋藩主编 199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法制史(1913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13 中行印刷所
中国法制史(1987年07月第1版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7年07月第1版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85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99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1995 PDF版)
中国西北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
1995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99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99 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99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99 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89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87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7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93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99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99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82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2 北京:群众出版社
中国法律制度史  上(1982 PDF版)
中国法律制度史 上
1982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法制史(1987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8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法制史(1930 PDF版)
中国法制史
1930 会文堂新记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