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县志》求取 ⇩

目录1

序一1

概述1

序二2

凡例3

大事记3

建置志33

第一章 位置境域33

第二章 建置沿革33

第三章 行政区划35

第一节 区划35

第二节 县城40

第三节 乡镇45

附:村屯表57

第一节 地层73

第一章 地质73

自然环境志73

第二节 岩浆岩77

第三节 构造78

第二章 地貌80

第一节 地貌类型80

第二节 重要关隘和山峰82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83

附:保护区内主要珍稀动物简介85

第三章 气候物候86

第一节 四季划分86

第二节 日照太阳辐射87

第三节 气温87

第四节 雨量95

第五节 温度蒸发95

第六节 气压风101

第七节 霜雪102

第八节 物候104

第九节 灾害性天气105

第四章 水文106

第一节 地表水106

第二节 地下水108

第三节 水质111

第五章 土壤116

第一节 类型分布116

第二节 土壤特性124

第六章 自然资源128

第一节 土地128

第二节 野生动植物128

第三节 矿产132

第七章 自然灾害134

第一节 水灾134

第二节 旱灾140

第三节 风雹冻害142

第四节 地震143

第五节 病虫害144

政党志149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龙州地方组织149

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和活动149

第二节 党的代表大会165

第三节 主要领导方式171

第四节 整风整党173

第五节 宣传教育175

第六节 统一战线181

第七节 纪律检查182

第八节 党史资料征集184

第九节 解放后重大政事纪略18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龙州(津)、上金县地方组织203

第一节 组织机构203

第二节 党务活动205

第一节 中国致公党龙州县支部206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龙州县支部206

第三章 民主党派龙州地方组织206

政权政协志209

第一章 州(司、峒)署209

第一节 机构沿革209

第二节 土司统治210

附一:土官争位丑闻216

附二:清末自治会216

第二章 民国政府216

第一节 机构设置216

第二节 政务活动几则219

附一:民国政府官员腐败数220

220

附二:龙津县竞选国大代表奇闻220

附三:民国时期参议会221

第一节 机构222

第三章 革命委员会民主政府222

第二节 主要活动223

附:左江革命委员会成员、机构及施政纲要224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225

第一节 代表产生225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226

第三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228

第四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231

第一节 机构沿革234

第五章 人民政府234

第二节 施政方式和政绩238

第三节 基层行政组织245

第六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46

第一节 机构设置246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246

第三节 主要活动248

第一章 工人组织253

第一节 工会建立与发展253

群团志253

第二节 工会主要活动254

附一:龙州总工会致广州国民政府电文255

附二:龙州全市工人第三次代表大会宣言256

第二章 农民组织257

第一节 农民协会257

第二节 农会258

第三节 贫协会259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260

第三章 青年组织260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261

第四章 妇女组织264

第一节 妇女会264

第二节 妇女解放联合会264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265

第五章 工商业者组织266

第一节 商会266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267

第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268

第七章 其他群众组织270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270

第二节 抗美援朝分会270

第三节 中苏友好协会分会270

第四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270

第二节 社会治安275

第一节 机构设置275

第一章 公安275

公安司法志275

第三节 监所管理280

第四节 消防工作280

第二章 检察283

第一节 机构设置283

第二节 刑事检察283

第三节 经济检察284

第三章 审判285

第一节 机构设置285

第四节 法纪检察285

第五节 监所检察285

第二节 审判制度286

第三节 刑事审判287

第四节 民事审判287

第五节 经济审判288

第六节 申诉复查289

第四章 司法行政289

第一节 机构设置289

第二节 法制宣传290

第三节 律师公证290

第四节 人民调解291

第五节 行政调解292

第一节 拥军295

第二节 支前295

民政信访志295

第一章 拥军支前295

第二章 优抚救济297

第一节 优抚297

第二节 救济298

第三章 安置302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302

第二节 难民安置302

第一节 福利304

第四章 福利扶贫304

第二节 扶贫306

第五章 其他民政工作307

第一节 土地征用307

第二节 婚姻登记308

第三节 烈士陵园308

第六章 信访312

第四节 民团317

第三节 团务总局317

第二节 警兵317

第一章 地方武装317

军事志317

第一节 土兵317

第五节 自卫总队318

第六节 左江游击队318

第七节 县武装大队319

第八节 县人民武装部319

第九节 民兵321

第一节 防军324

第二章 驻军324

第二节 军校训练班325

第三章 兵役326

第一节 解放前兵役326

第二节 解放后兵役327

第四章 军事设施328

第一节 营垒兵营教场328

第二节 关卡隘328

第三节 古炮台330

第一节 反清战事332

第五章 兵事332

第二节 桂粤军战龙州333

第三节 龙州起义333

第四节 滇军陷龙州339

第五节 抗日战事339

第六节 解放战事340

第七节 剿匪作战344

第九节 围歼越南特工人员345

第八节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45

附:一、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的立功单位和授予荣誉称号单位346

二、对越炮火还击作战中的立功单位348

三、日本侵略军罪行录348

四、越南武装挑衅录349

边务志355

第一章 中越分界355

第一节 国界划定355

第二节 国界管理357

第二章 通商口岸358

第一节 机构358

第二节 出入境管理364

第三节 互市管理365

第三章 驻龙领事365

第一节 法国领事馆365

第二节 其他国家领事馆367

第三节 外侨367

第四章 对外关系367

第一节 参观访问367

第二节 会谈会晤368

第三节 互相支援370

劳动人事志375

第一章 劳动375

第一节 劳动就业375

第二节 用工制度375

第四节 劳动保护376

第三节 技工培训376

第五节 工人结构377

第二章 人事377

第一节 干部管理任免377

第二节 干部录用调配378

第三节 干部教育奖惩380

第三章 工资福利381

第一节 工资381

第二节 福利382

农业志388

第一章 农业经济制度变革388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388

第二节 土地改革389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391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92

第二章 生产条件393

第一节 耕地393

第三节 农机具395

第二节 耕牛395

第四节 劳动力399

第三章 农技农艺401

第一节 耕作制度401

第二节 栽培技术402

第三节 土壤普查403

第四节 植保405

第五节 肥料408

第六节 种子409

第七节 农科机构410

第四章 农业生产411

第一节 农业区划411

第二节 农作物413

第三节 产量414

第四节 产值414

第五章 国营农场420

第二节 产量产值431

第一节 面积蓄积431

第一章 森林概况431

林业志431

第三节 树种分布432

第二章 造林433

第一节 苗圃基地433

第二节 植树造林433

第三章 管理434

第一节 机构434

第二节 山界林权435

第三节 封山育林435

第四节 防火435

第五节 病虫害防治436

第四章 采伐购销436

第一节 采伐436

第二节 购销437

第一节 国营林场438

第五章 林场438

第二节 集体林场439

水利志443

第一章 水利设施443

第一节 蓄水工程443

第二节 提水工程445

第三节 引水工程451

第四节 防洪排涝452

第五节 人畜饮水453

第二章 工程管理4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454

第三节 用水管理455

牧副渔业志461

第一章 畜牧461

第一节 畜禽饲养461

第二节 工程维修464

第二节 品种改良465

第三节 疫病防治467

第二章 渔业469

第一节 资源469

第二节 鱼种469

第三节 养殖470

第四节 捕捞471

第五节 防治鱼病471

第三章 副业472

工业志477

第一章 发展概况477

第二章 工业门类479

第一节 食品479

第二节 电力484

第三节 机械五金486

第四节 建材489

第五节 化工490

第六节 木器竹麻制品492

第七节 印刷造纸493

第八节 纺织缝纫494

第九节 制革制鞋496

第十节 医药496

第十一节 采矿497

第十二节 其他497

第二节 集体工业497

第三章 经营管理498

第一节 国营工业498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498

第四章 乡镇企业501

第一节 发展概况501

第二节 经营管理502

附:主要企业简介503

交通邮电志513

第一章 交通513

第一节 古道军路513

第二节 公路514

第三节 水路519

第四节 铁路520

第五节 航空521

第六节 桥梁渡口521

第七节 管理522

第八节 事故523

第二章 邮电523

第一节 邮政524

第二节 电信530

第三节 管理535

贸易志539

第一章 商业539

第一节 私营541

第二节 集体542

第三节 国营549

第四节 集市557

第一节 粮食560

第二章 粮油560

第二节 食油562

第三节 储运加工562

第三章 物资568

第四章 对外贸易569

第一节 出口商品570

第二节 进口商品572

第三节 进出口货值577

第四节 管理581

工商物价计量志585

第一章 工商585

第一节 市场管理585

第二节 工商登记587

第三节 商标注册588

第四节 合同监证、仲裁588

第二章 物价589

第一节 物价变化589

第二节 价格管理593

第三章 计量594

第一节 重量计器594

第二节 计量单位594

第三节 衡器改革594

财税金融志597

第一章 财政597

第一节 体制597

第二节 收入598

第三节 支出600

第四节 管理601

第五节 审计603

第二章 税务603

第一节 农业税604

第二节 工商各税605

第三节 关税608

第四节 管理608

第一节 机构610

第三章 金融610

第二节 货币612

第三节 存款613

第四节 信贷615

第五节 基建投资管理616

第六节 农村信用服务617

第七节 保险618

城建环保志621

第一章 城乡建设621

第一节 城镇621

第三章 其他人物624

第二节 乡村627

第三节 建筑队伍629

第二章 环境保护630

教育志635

第一章 教育制度635

第一节 教育方针和教育思635

635

第二节 学制637

第三节 课程设置638

第四节 考试制度640

第二章 普通教育641

第一节 社学、书院、私塾641

第三节 小学教育643

第二节 学前教育643

第四节 中学教育648

第五节 大学教育655

第三章 专业教育656

第四章 壮文教育659

第一节 壮校659

第二节 壮文扫盲660

第三节 小学开办壮文教学班660

第五章 业余教育660

第一节 职工干部教育660

第二节 农民教育661

第三节 自学考试661

第六章 教师662

第一节 队伍662

第三节 教学研究663

第二节 培训663

第七章 教育经费664

第八章 教育设施665

第一节 教育设备665

第二节 集资办学667

第九章 勤工俭学668

第一节 科技单位673

第一章 机构队伍673

科技志673

第二节 科技队伍675

第二章 科技普及676

第一节 科普宣传676

第二节 技术培训676

第三节 引进推广677

第三章 科技成果678

第四章 其他科技工作678

第一节 气象测报678

第二节 水文测报682

第三节 地震测报683

文化艺术志687

第一章 群众文化687

第一节 机构687

第二节 活动687

第二章 文学艺术689

第一节 文艺创作689

第二节 文艺团队689

第三节 演出场所692

第三章 民族民间文艺694

第一节 民间故事694

第二节 民间传说699

第三节 民间歌谣701

第四节 民间谚语703

第五节 民间音乐706

第六节 民间舞蹈708

第七节 民间戏剧710

第四章 图书档案711

第一节 图书711

第二节 档案712

第五章 广播电影电视录像713

第一节 广播713

第二节 电影714

第三节 电视录像715

第六章 文物古迹716

第一节 文物716

第二节 古迹717

卫生志725

第一章 机构725

第一节 省、县医院(所)725

第二节 区乡卫生院(所)727

第三节 集体医疗诊所728

第四节 个体诊室药房728

第二章 卫生保健729

第一节 防疫729

第二节 公共卫生731

第三节 妇幼保健735

第三章 中西医疗736

第一节 中医736

第二节 西医737

第三节 壮医737

第四章 公费合作医疗739

第一节 公费医疗739

第二节 合作医疗739

第五章 医务人员培训739

第六章 药政管理740

第一节 体育团体743

体育志743

第一章 群众体育743

第二节 体育活动744

第二章 学校体育745

第一节 体育教学746

第二节 业余体校746

第三节 学生运动会746

第三章 竞赛成绩747

第一节 球类747

第二节 武术748

第三节 举重摔跤749

第四节 顶竹杠749

第五节 田径749

第六节 自行车750

社会志755

第一章 人口755

第一节 数量755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758

第三节 人口变动759

第四节 构成761

第二章 计划生育763

第一节 机构763

第二节 宣传教育763

第三节 节 育措施764

第四节 奖惩764

第三章 人民生活767

第一节 农民767

第二节 城镇居民770

第三节 职工770

第四章 民族771

第一节 民族工作771

第二节 民族分布771

第三节 姓氏772

第四节 语言772

第五节 文字780

第五章 民俗781

第一节 歌圩781

第二节 传统节 日782

第三节 婚嫁784

第四节 丧葬785

第五节 衣吃住行786

第六节 礼仪787

第七节 其他787

第六章 新事新风788

第七章 宗教寺庙帮会790

第一节 宗教790

第二节 寺庙791

第三节 帮会792

人物志797

第一章 革命烈士797

第一节 传略797

第二节 烈士名录801

附:抗日阵亡将士录811

第二章 名人816

第一节 传略816

第二节 名人录819

附录:829

一、重要文告829

二、红八军标语836

三、碑刻墓志837

四、碑文839

五、诗文选840

六、旧志简介及序(跋)841

后记847

修志机构与编辑人员847

审稿、验收单位847

1993《龙州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龙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晋良主编 1993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龙县志(1997 PDF版)
马龙县志
1997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海龙县志( PDF版)
海龙县志
云龙州志  4( PDF版)
云龙州志 4
云龙州志  2( PDF版)
云龙州志 2
云龙州志  3( PDF版)
云龙州志 3
云龙州志  1( PDF版)
云龙州志 1
龙州县志  下( PDF版)
龙州县志 下
龙州县志  中( PDF版)
龙州县志 中
龙州县志  上( PDF版)
龙州县志 上
化州县志(1996 PDF版)
化州县志
1996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龙游县志(1991 PDF版)
龙游县志
1991 北京:中华书局
黄龙县志(1995 PDF版)
黄龙县志
1995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龙川县志(1994 PDF版)
龙川县志
1994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卢龙县志(1994 PDF版)
卢龙县志
199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龙江县志(1991 PDF版)
龙江县志
1991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