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干部读本》求取 ⇩

导言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

目录1

二、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5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7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8

第一节 商品12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2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12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6

三、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7

四、商品的价值量19

第二节 货币22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2

二、货币的本质28

三、货币的职能28

第三节 价值规律34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4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35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37

第四节 商品拜物教39

一、商品拜物教的来源39

二、揭开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之谜40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42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42

一、货币向资本转化是资本活动的第一步42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变为资本的关键45

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48

第二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48

二、价值增殖过程49

三、资本51

第三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2

一、剩余价值率52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3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55

第四节 工资57

一、工资的本质57

二、工资的形式58

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59

四、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工资水平的差别60

五、工人阶级为争取提高工资而斗争62

第五节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革命意义63

第三章 资本积累6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65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65

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69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71

一、资本有机构成71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起相对人口过剩73

三、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75

一、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76

二、无产阶级贫困化7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82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82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83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85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85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其三种职能形式85

二、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89

一、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91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91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92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94

四、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95

五、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97

第五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00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100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总资本100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01

三、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102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103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03

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104

三、两大部类内部的交换105

四、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06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08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108

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09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12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16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116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瓜分116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19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21

四、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革命意义123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124

一、商业资本124

二、商业利润126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28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128

二、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30

一、级差地租132

第四节 地租132

二、绝对地租135

三、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36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137

一、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创造137

二、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138

第六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141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41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142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144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4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44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146

三、对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理论的批判14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49

一、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149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50

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152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153

一、经济危机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15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155

二、经济危机促使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比平时大大加快156

三、经济危机给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156

四、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加深156

第八章 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158

第一节 生产的集中和垄断158

一、从生产集中到垄断158

二、垄断组织的形式160

三、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161

四、垄断与竞争的关系162

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银行的新作用163

第二节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163

二、金融资本的形成164

三、金融寡头的统治164

第三节 资本输出166

一、资本输出的必然性166

二、资本输出的形式和实质167

第四节 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168

一、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168

二、国际垄断组织在经济上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169

一、帝国主义国家抢占殖民地170

第五节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170

二、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和帝国主义战争的必然性172

第六节 帝国主义经济特征的发展和变化173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73

二、跨国公司的出现175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合176

第九章 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179

第一节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179

一、生产和技术出现了停滞的趋势179

二、食利阶层的增长和食利国的形成181

三、政治上走向反动和社会危机加深182

四、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泛滥183

第二节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84

一、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化184

二、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理论186

第三节 资本主义总危机188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88

二、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内容189

三、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步实现的190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93

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194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94

二、无产阶级革命和夺取国家政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196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01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必然性201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203

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205

四、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补充的劳动者个体经济208

五、经济联合体209

六、中外合营经济211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212

第三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212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规律213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自觉运用经济规律的可能性215

四、提高按经济规律要求办事的自觉性21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巩固和发展218

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需要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218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20

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需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220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223

第一节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和劳动的性质22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劳动和物质利益关系223

二、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22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228

一、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228

二、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2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231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31

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23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2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23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236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容238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40

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240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2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47

一、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关系247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社会性质251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25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253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和作用254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25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2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59

一、按比例发展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要求259

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基础260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263

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263

二、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266

三、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267

四、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科学教育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关系268

五、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比例关系271

第三节 社会生产结构与社会需要272

一、社会主义生产结构的基本内容272

二、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基本内容272

三、社会生产结构与社会需要的关系2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277

一、国民经济计划的必要性和科学性277

二、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任务和要求279

三、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28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必然性284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2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必然性284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287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意义29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与货币291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291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29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295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特点295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价格298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301

四、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之间的竞争303

第四节 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305

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的客观依据305

二、指令性计划的重要地位和作用306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3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和形式309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309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310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形式312

一、供求关系是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重要关系31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316

二、实现供求平衡的意义317

三、实现供求平衡的途径3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319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必要性和作用319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321

三、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形式32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和银行3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327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货币流通的必然性327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形式329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作用329

四、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332

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3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银行信贷335

一、社会主义银行信贷的必要性335

二、社会主义银行信贷的本质335

三、社会主义银行信贷的作用336

四、社会主义银行信贷资金的收支平衡338

二、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和银行职能339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地位3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银行的地位和职能339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和企业资金3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性质和依据343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意义和性质343

二、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345

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经济关系与经济核算3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和资金核算351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351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352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周转354

四、企业固定资金的核算357

五、企业流动资金的核算35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成本和盈利的核算36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核算360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盈利核算363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367

第一节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367

一、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367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370

第二节 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372

一、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372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376

第三节 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378

一、评价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378

二、衡量社会主义工业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379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3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385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385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388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3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393

一、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构成393

二、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基本原则396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实质3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399

二、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和作用400

三、社会主义财政资金的收支平衡402

四、财政、信贷、物资平衡403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40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404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404

二、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405

一、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意义和作用408

第二节 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意义和作用408

二、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有关要求41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劳动报酬形式415

一、工资415

二、奖金和津贴418

三、工分和联产承包41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集体福利422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再生产4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424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424

二、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特征425

三、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特征426

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征428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类型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429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429

二、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430

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4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关系和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435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435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436

三、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438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442

第二十二章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4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442

二、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的共同特征443

三、社会主义阶段与共产主义阶段的区别444

四、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异同点的重要意义446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47

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447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448

三、共产主义最终胜利的必然性449

四、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450

1984《政治经济学干部读本》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文杰主编 198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1983 PDF版)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
198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读本(资本主义部分)(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读本(资本主义部分)
1988
政治经济学  简要读本(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简要读本
干部必读  政治经济学(1949 PDF版)
干部必读 政治经济学
1949 解放社
知识经济干部读本(1999 PDF版)
知识经济干部读本
1999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初学读本(1950 PDF版)
政治经济学初学读本
1950 新华书店
西方经济学干部读本(1997 PDF版)
西方经济学干部读本
1997 北京:红旗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1992 PDF版)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
1992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干部经济理论读本(1993 PDF版)
干部经济理论读本
199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读本(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读本
1986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经济管理干部读本(1984 PDF版)
经济管理干部读本
1984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干部经济读本(1995 PDF版)
干部经济读本
1995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简明读本
1993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简明读本(198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简明读本
1985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知识经济干部读本(1999 PDF版)
知识经济干部读本
1999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