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 1949.10-1998》求取 ⇩

目录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经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业经济(1949年10月~1952年)第一章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3

第二章 建立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经济制度7

第一节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工业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工业7

第二节 统一财政经济工作,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雏形18

第三节 实施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国营工业企业管理制度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发展41

第三章 保护并有限制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44

第一节 扶植有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44

第二节 打击投机资本和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45

第三节 开展“五反”运动和进一步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53

第四节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恢复、改组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60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生产的恢复70

第四章 保护和发展个体手工业70

第二节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初步发展76

第五章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83

第一节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措施83

第二节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03

第二编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的工业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建立时期的工业经济(1953年~1957年)第一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一五”时期工业方面的主要任务115

第二章 实现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9

第一节 1953年~1955年,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的普遍发展119

第二节 1954年以后,有计划地扩展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125

第三节 1956年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3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41

第三章 实现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9

第一节 1953年~1955年,手工业合作化的普遍发展149

第二节 1956年上半年,实现手工业合作化的高潮156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成就和问题162

第四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改进方案的提出167

第一节 1956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67

第二节 1957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方案的提出179

第五章 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1

第一节 “一五”时期工业生产建设发展的总进程191

第二节 “一五”时期发展工业生产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204

第三节 “一五”时期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241

第三编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业经济(一)——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时期的工业经济(1958年~1960年)第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方针的形成251

第二章 工业生产建设实施“大跃进”的方针257

第一节 1958年,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工业“大跃进”257

第二节 1959年上半年,对工业生产建设指标的调整267

第三节 1959年夏,庐山会议后再次掀起工业生产建设的“大跃进”270

第三章 改进工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制度278

第一节 改进工业经济管理体制278

第二节 改进工业企业管理制度291

第四章 手工业合作组织的“转厂过渡”298

第五章 1958年~1960年,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和“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及主要教训303

第一节 1958年~1960年,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303

第二节 “大跃进”对工业生产建设造成的严重后果305

第三节 “大跃进”的主要教训313

第四编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业经济(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经济(1961年~1965年)第一章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323

第二章 工业生产建设实施调整方针326

第一节 1961年,初步调整326

第二节 1962年,全面调整的决定性阶段330

第三节 1963年~1965年,继续全面调整349

第一节 再次集中工业经济管理权限357

第三章 再次集中工业经济管理权限和试办托拉斯357

第二节 试办托拉斯371

第三节 调整后期重新扩大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380

第四章 整顿国营工业企业384

第一节 整顿国营工业企业的历史背景:制定《工业七十条》的起因384

第二节 整顿国营工业企业的指导文件:《工业七十条》的主要内容386

第三节 整顿国营工业企业的措施:试行《工业七十条》396

第五章 整顿手工业集体企业403

第一节 整顿手工业集体企业的历史背景:制定《手工业三十五条》的起因403

第二节 整顿手工业集体企业的指导文件:《手工业三十五条》的主要内容404

第三节 整顿手工业集体企业的措施:试行《手工业三十五条》413

第一节 调整时期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415

第六章 调整时期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415

第二节 调整时期发展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421

第五编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业经济(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业经济(1966年~1976年9月)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生产建设的指导思想431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435

第一节 1966年~1968年,全面内乱与工业生产下降435

第二节 1969年~1973年,“三个突破”与工业调整437

第三节 1974年~1976年,工业整顿的成效与夭折后工业增幅的急剧下滑442

第三章 “三线”地区的工业建设447

第一节 “三线”地区工业建设的过程447

第二节 “三线”地区工业建设的管理449

第三节 “三线”建设的主要成就和严重后果451

第四章 国营地方小型工业的发展455

第五章 集体工业的发展458

第一节 城镇集体工业的发展458

第二节 农村社队工业的发展460

第六章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再次改进与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463

第一节 工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再次改进463

第二节 企业领导制度的变动476

第七章 1966年~1976年,工业生产建设的进展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及主要教训479

第一节 1966年~1976年,工业生产建设的进展47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工业生产建设的严重破坏483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教训489

第六编 市场取向改革起步阶段的工业经济——以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战略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业经济(一)(1976年10月~1984年)第一章 粉碎“四人帮”后“左”的政策的继续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493

第一节 1977年~1978年,工业生产的恢复493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后工业生产建设中“左”的政策的继续497

第三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502

第二章 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整506

第一节 1979年~1980年,初步调整506

第二节 1981年,决定性调整511

第三节 1982年~1984年,继续调整519

第三章 以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529

第一节 1979年~1980年,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529

第二节 1981年~1982年,全面推行工业经济责任制534

第三节 1983年以后,实行利改税539

第四节 与企业改革相联系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发育543

第四章 国营工业企业的整顿与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548

第一节 企业整顿548

第二节 企业领导制度改革与完善557

第五章 城乡集体工业的调整、改革、整顿与发展563

第一节 城镇集体工业的调整、改革、整顿与发展563

第二节 乡镇集体工业的调整、改革、整顿与发展569

第一节 个体工业的恢复573

第六章 非公有制工业的恢复和初步发展573

第二节 “三资”工业企业的初步发展576

第七章 1979年~1984年,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581

第一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581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585

第七编 市场取向改革全面展开阶段的工业经济——以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战略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业经济(二)(1985年~1992年)第一章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与市场取向改革的全面展开595

第二章 以实行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600

第一节 对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实行承包制600

第二节 对国营小型工业企业实行租赁制608

第三节 实行股份制企业试点609

第四节 组建企业集团的试点615

第五节 与企业改革相联系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发育620

第一节 普遍推行厂长负责制626

第三章 国营工业企业内部的制度改革与经营管理626

第二节 改革企业内部的人事、劳动和工资制度630

第三节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636

第四章 城乡集体工业的改革与发展640

第一节 城镇集体工业的改革与发展640

第二节 乡镇集体工业的改革与发展647

第五章 非公有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654

第一节 个体工业的发展654

第二节 私营工业的初步发展658

第三节 “三资”工业的进一步发展663

第六章 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控与运行669

第一节 1985年~1988年,工业在乏力的调控中从过热走向过热669

第二节 1989年~1991年,工业在治理整顿中发展679

第三节 1992年,工业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迅速步入高增长691

第七章 1985年~1992年,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696

第一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696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699

第八编 市场取向改革制度创新阶段的工业经济——以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战略目标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业经济(三)(1993年~1998年)第一章 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705

第二章 以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工业经济体制改革711

第一节 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方针的提出711

第二节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改革712

第三节 国有小型工业企业的改革725

第四节 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配套的经济改革和市场发育728

第三章 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和管理739

第一节 “三改一加强”方针的提出739

第二节 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740

第三节 加强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747

第四节 加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750

第四章 城乡集体工业的改革深化与发展756

第一节 城镇集体工业的改革深化与发展756

第二节 乡镇集体工业的改革深化与发展759

第五章 非公有制工业持续发展767

第一节 个体工业的持续发展767

第二节 私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770

第三节 “三资”工业的持续发展773

第六章 工业生产建设的调控与运行781

第一节 1993年上半年,再次过热与加强宏观调控方针的提出和实施781

第二节 1994年~1996年,实现“软着陆”790

第三节 1997年~1998年,继续实现快速健康发展804

第一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818

第七章 1993年~1998年,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成就和经验818

第二节 工业生产建设的主要经验823

结束语827

附表附表1 工业基本建设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835

附表2 工业更新改造新增主要产品生产能力853

附表3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857

附表4 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882

附表5 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指数884

附表6 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和工业增加值比重887

附表7 社会总产值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产值888

附表8 社会总产值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产值指数892

附表9 社会总产值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产值构成897

附表10 工业总产值和人均工业产值902

附表11 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总产值903

附表12 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总产值指数905

附表13 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总产值构成908

附表14 轻、重工业产值及比重911

附表15 重工业产值中采掘、原材料和制造业产值及比重914

附表16 轻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值及比重917

附表17 能源工业产值及其占工业总产值比重920

附表18 工业中大、中、小型企业产值及比重921

附表19 东、中、西部(沿海、内地)工业产值及比重922

附表20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的变化925

附表21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926

附表22 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企业数927

附表23 按经济类型分的工业职工人数930

附表24 国有工业企业年末固定资产原值933

附表25 国有单位年底工程技术人员935

附表26 乡镇工业企业基本情况936

附表27 个体工业基本情况938

附表28 私营工业企业基本情况940

附表29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基本情况942

附表3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942

附表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增长率946

附表3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比重950

附表33 国有基本建设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954

附表34 国有基本建设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增长率957

附表35 国有基本建设投资中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投资比重961

附表36 按经济类型分的全社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65

附表37 按重工业和轻工业分的国有工业基本建设投资968

附表38 按基建和更改分的国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70

附表39 按东、中、西部地区分的国有基本建设投资972

附表40 各种价格指数975

附表41 政府指令价、指导价和市场价的比重978

附表42 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979

附表43 基本建设经济效益983

附表44 工业部门职工工资总额987

附表45 国有和城镇集体工业职工平均工资990

附表46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职工平均工资998

附表47 国有单位职工劳保福利费用1000

附表48 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1001

参考文献1002

后记1006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 1949.10-1998》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汪海波著 1998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1989年03月第1版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
1989年03月第1版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1989年02月第1版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
1989年02月第1版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  下(1998 PDF版)
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经济实录 下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49-1966
1988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军地两用经营管理手册(1987 PDF版)
军地两用经营管理手册
1987 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1991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
1991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949-1957(198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949-1957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2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2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1994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8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