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沉积相模式》
作者 | 孟祥华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地质矿产部五六二综合大队,中国建筑装饰石材协会 |
参考页数 | 157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99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沉积相与相模式概论1
一、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概念1
(一)沉积环境及环境参数1
(二)沉积相2
(三)相分析原理3
二、相模式3
(一)定义3
(二)相模式建立的原理和方法4
(三)相模式的作用和种类级别12
第二章内源沉积环境及作用场15
一、内源沉积概念和作用场15
(一)内源物质的起源和内源沉积的概念15
(二)内源沉积作用场的概念15
二、内源沉积化学分异场18
(一)溶解氧的化学平衡垂直分异场18
(二)CaCO3—CO2—H2O平衡体系的分异场20
(三)蒸发沉积分异场20
二、内源沉积的生物化学作用场23
(一)光合作用场23
(二)钙藻的生理沉积作用场24
(三)有机质及微生物作用场24
三、内源沉积的生物物理作用场27
(一)骨架生物物理作用场28
(二)拖曳及悬浮生物颗粒的物理作用场32
(三)藻类粘结作用场33
(四)生物障积作用场37
(五)生物拢动作用场38
四、内源沉积的机械分异场39
(一)内源沉积组构与水动力场39
(二)自生矿物海绿石与海详水动力场44
(三)内源沉积与上翻洋流动力场47
(四)内源沉积与风暴流动力场49
第三章内源沉积相带的划分50
一、肖—欧文按能量划分的相带50
二、威尔逊标准相带52
(一)标准相带的特征52
(二)标准相带的微相类型55
(三)微相研究提纲57
三、对内源沉积相带划分的补充62
(一)对威尔逊标准相带和肖—欧文相带的讨论62
(二)关于深水盆地相带划分的补充63
(三)关于盆地边缘相带划分的补充64
(四)关于内陆淡水湖泊碳酸盐相带的划分64
第二篇碳酸盐沉积相模式65
第四章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65
一、潮坪碳酸盐沉积环境和鉴定标志65
二、潮湿型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67
三、萨布哈型潮坪碳酸盐沉积相模式69
四、洛菲尔相—礁后与潮坪过渡带层序71
五、陆源碳酸盐潮坪沉积层序71
第五章浅海台缘滩和潮汐流碳酸盐沉积相模式73
一、主滩沉积序列74
二、滩前沉积序列75
三、滩后沉积序列75
四、潮汐浅滩沉积序列76
第六章生物礁沉积相模式79
一、关于生物礁的概念79
二、礁灰岩的岩石类型79
三、礁的相带和礁相沉积序列80
(一)礁核相及其相带80
(二)后礁相81
(三)前礁相81
(四)汉巴德的理想化礁相沉积序列82
四、礁相带发育的背景条件83
第七章浅海风暴流碳酸盐沉积相模式86
一、研究现况86
二、风暴流沉积环境86
三、海洋风暴沉积物类型和特征87
四、风暴沉积的构造标志92
五、风暴流沉积序列94
(一)远源浅海盆地序列94
(二)近源浅海盆地风暴流沉积序列95
(三)缓斜坡风暴流沉积序列96
(四)风暴沉积影响下的浅滩和潮坪沉积97
第八章深水重力流碳酸盐沉积模式98
一、重力流沉积环境98
二、环大陆架及深水重力流的相带98
三、碳酸盐重力流的进积相模式101
四、碳酸盐重力流的退积相模式104
第九章非重力流深水碳酸盐沉积模式107
一、OCD—CCD—QCD的理论模式107
二、深水碳酸盐的盆地类型及其相带109
三、深水硅质相和溶解相111
四、深水泥—硅—灰岩沉积序列112
五、深水瘤状灰岩沉积序列112
六、深水叠层石灰岩沉积114
第十章淡水湖泊碳酸盐沉积相模式115
一、淡水湖泊碳酸盐沉积相模式的划分115
二、湖泊生物礁相沉积序列115
三、湖泊碳酸盐浅滩沉积序列117
四、湖泊叠层石碳酸盐沉积序列119
五、碳酸盐相模式与建筑装饰碳酸盐岩(大理石)120
第三篇其它内源沉积相模式123
第十一章蒸发盐沉积相模式123
一、深水深盆相模式123
二、浅水深盆相模式125
三、浅水浅盆相模式126
四、干湖蒸发盐相模式127
第十二章泥炭—沼泽沉积相模式130
一、湖泊泥炭沼泽相模式130
二、海岸泻湖—沼泽化沉积模式131
三、河泛沼泽沉积相模式132
四、滩泻湖—泥炭沼泽相模式133
五、三角洲—沼泽沉积相模式134
六、礁后泥炭坪沉积相模式136
七、古生代石煤的沉积相模式137
第十三章磷、铁、铝质沉积相模式139
一、磷酸盐沉积相模式139
二、铁质沉积相模式142
三、铝质沉积相模式145
第十四章内源沉积金属硫化物的沉积相模式148
一、赞比亚—扎伊尔型含铜沉积相模式149
二、层状铅锌矿沉积相模式150
三、个旧型钖硫化物沉积相模式152
四、在内源沉积相带中的沉积铀矿床153
五、萨布哈成矿模式155
主要参考文献155
1985《内源沉积相模式》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祥华编著 1985 地质矿产部五六二综合大队,中国建筑装饰石材协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沉积环境和相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沉积相古地理学 下
- 武汉地质学院
-
- 陆架砂岩和海滨砂岩的沉积模式
- 1988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沉积相与油气
- 199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碎屑岩沉积相研究
- 199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
-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陆源碎屑沉积环境
- 1979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沉积岩
- 1981 北京市:石油工业出版社
-
- 黄骅坳陷第三系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深水牵引流沉积 内潮汐、内波和等深流沉积研究
-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199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内源盆地沉积研究
- 199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动力沉积学与陆相沉积
-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及模式
- 199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 198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