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沉积学与陆相沉积》

第一章 绪论1

一、动力沉积学的范畴与意义1

二、学科内容和现况3

第二章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5

一、连续流体模型5

二、作用在流体质点上的力6

三、雷诺数、流型和流动阻力10

四、流动分离作用13

五、紊流15

六、边界层和猝发现象18

七、明渠流简述23

第三章 颗粒的沉速30

一、圆球的沉速30

二、颗粒形状对沉降的影响31

三、浓度的影响35

四、絮凝的影响36

一、单质点受力与起动40

第四章 沉积物运动动力学40

二、沉积物的起动44

三、床沙运动的一般特征48

四、底负载运动52

五、悬浮作用55

六、沉积物搬运率59

七、沉积物结构的解释60

第五章 水槽实验与底形特征65

一、比水头图与流态65

二、地质学中运用水槽实验简史和目前状况68

三、单向流中横底形类型及水动力条件70

四、水槽实验成果及其引伸76

五、底形经验特征与形成条件79

第六章 底形的物理模式与交错层理论89

一、底形的物理模式89

二、交错层理论95

第七章 波浪运动及其沉积作用106

一、波浪运动原理106

二、近岸流及沿滨沙坝118

三、沉积物起动与浪成构造121

第八章 沉积物重力流133

一、浊流(异重流)135

二、液化流146

三、颗粒流147

四、粘结性碎屑流149

第九章 冲积扇沉积154

一、砾岩的描述与观测154

二、冲积扇环境与相158

一、现代河流的分类166

第十章 河流沉积166

二、辫状河及其沉积168

三、曲流河及其沉积177

四、现代砂质低弯度河和半干旱区暂时性河182

五、现代交织河系统185

六、古代河流沉积的一般特征190

七、河成层序的控制因素197

八、根据搬运方式划分古代河流沉积202

九、河流相模式研究的进展与结构要素分析法204

一、时间尺度与平衡河道理论215

第十一章 河道平衡、响应与古河流重塑215

二、动态理论和古河流的再造218

三、复杂河道响应及地貌时标河道变化223

四、河流沉积综合研究要点225

第十二章 湖泊及其沉积228

一、湖泊特征及其沉积学意义228

二、湖泊的类型228

三、湖水的化学性质、温度和水位232

四、湖水运动233

五、碎屑沉积作用240

六、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248

七、古代湖沉积256

第十三章 稳定同位素在陆相沉积学中的应用261

一、同位素分馏原理261

二、氧、氢、碳同位素丰度264

三、淡水介壳的碳、氧同位素成分266

四、淡水湖及其沉积物268

五、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古代沉积环境271

1992《动力沉积学与陆相沉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赵霞飞编著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沉积环境和相(1985 PDF版)
沉积环境和相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因( PDF版)
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因
沉积相古地理学  下( PDF版)
沉积相古地理学 下
武汉地质学院
储层沉积学(1998 PDF版)
储层沉积学
1998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沉积相与油气(1994 PDF版)
沉积相与油气
199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中国沉积学(1994 PDF版)
中国沉积学
1994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1987 PDF版)
沉积岩和沉积相模式及建造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因(1982 PDF版)
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因
1982 北京:地质出版社
沉积岩石学(1982 PDF版)
沉积岩石学
1982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沉积岩(1981 PDF版)
沉积岩
1981 北京市:石油工业出版社
沉积岩(1977 PDF版)
沉积岩
1977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黄骅坳陷第三系沉积相及沉积环境(1987 PDF版)
黄骅坳陷第三系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1996 PDF版)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1996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1989 PDF版)
碳酸盐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
198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沉积学导论(1985 PDF版)
沉积学导论
1985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