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2》求取 ⇩

目录1

北纬20°—50°的大陆地震构造系 马宗晋等1

中国铅锌矿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王永勤11

郯庐断裂带南段构造岩的基本特征 王小凤等19

用叠加法反演东亚地区现代应力场 王仁等29

古中国大陆印支运动及构造格局 冯福闿37

从五台群变形变质关系论多期变形变质在地壳演化中的意义 白瑾等47

亚洲大陆中、新生代裂谷系演化及构造分析 刘和甫等57

断层面上岩石位移和擦痕的几种形式 孙叶等69

中国晚近构造基本特征 孙殿卿等77

郯庐断裂中段沂沭裂谷系的古火山构造 李廷栋等89

西藏高原中部中生代变形构造的初步研究 陈国铭等103

中朝板块北缘晚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化特征——兼论地台活化115

学说 何国琦等115

系列概念 李述靖等123

中国东部的华夏“多”字型构造体系系列——兼论构造体系123

横断山地区大地构造基本轮廓及其构造演化 陈炳蔚135

沉积建造与板块构造的成因联系 孟祥化147

三江地区岩浆带和变质带的板块构造控制 张勤文157

地壳运动的波浪性 张伯声等165

共轭扭折带夹角的定量解析 郑亚东等175

中国西南部华力西—印支期板块构造演化 俞如龙等181

皖东元古宙末之构造滑动 徐树桐等193

中国东部及邻海地壳构造若干问题的研究 高锐等203

青藏高原北缘龙首山地区现今构造运动现象 崔鸣锋等211

论中国及邻区滨太平洋带的燕山运动 崔盛芹等221

唐山地震发震条件研究与三维光弹性断裂分析 黄庆华等235

下扬子及皖浙地区燕山阶段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黄怀曾等245

帚状构造应力场与物质场关系之初探——以沙溪斑岩铜矿田257

为例 董树文257

华南中生代以来花岗岩活动规律与新华夏系构造带的迁移 谭忠福等273

1985《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宗晋等著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