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为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3 成矿作用和矿床》
作者 | 地质部书刊编辑室编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47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5038·新52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54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中国鞍山地区前寒武纪铁建造中弓长岭型富磁铁矿的成因1
郑宝鼎 王联魁 王守伦1
目录1
2.从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的角度讨论中国接触交代型铁矿的成因分类7
赵一鸣 毕承思7
3.玢岩铁矿化蚀变作用及成矿机理 陈毓川 张荣华 盛继福 艾永德17
4.中国某些内生铁矿床形成的几个基本问题 吴利仁27
5.中国主要铁矿类型及其区域成矿分析的一些新认识 地质部铁矿综合研究组35
6.论铁铜层控矿床的岩相控制——以中国西南地区某些矿床为例43
刘宝珺 徐新煌 余光明43
7.论中国东南部几个断裂拗陷带中某些铁铜矿床的成因问题49
徐克勤 朱金初 任启江49
涂光炽 尹汉辉59
8.碳酸盐地层中的某些层控铅锌矿床成因——以中国矿床为例说明59
9.青藏高原东部斑岩铜(钼)矿及其成矿构造背景 宁奇生 李永森 刘兰笙67
10.中国南岭及其邻区钨矿成矿规律 执笔人 花友仁等77
11.华南花岗岩与铀成矿的关系 王炎庭等85
12.华南盛源火山盆地的铀矿床 王传文 陈肇博 谢佑新93
13.塔里木盆地油气展望 江圣邦101
14.中国东部两类不同性质的中生界大型含油气盆地 郭正吾107
15.中国东部晚震旦世及早寒武世磷块岩的形成和沉积建造特点113
叶连俊 孙枢 陈其英113
16.中国碎屑岩系中盐类矿床的形成条件 袁见齐 霍承禹121
17.中国南方早古生代煤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潘随贤 林骥 汤代义127
18.论中国泥炭的沉积环境与其形成的气候控制问题 曲星武 张伟才139
1980《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为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3 成矿作用和矿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地质部书刊编辑室编辑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谨将此书献给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 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
- 1996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
- 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编撰 4
- 1985.02 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1 区域构造、地质力学
- 197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2 地层、古生物
-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6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2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4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7 前寒武纪地质
-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为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5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第四纪地质 地貌
- 1980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震偏移 波场外推法声波成像
- 198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 为二十七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 3
- 1985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地质灾害国际交流论文集
- 1993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