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和水中的农药》求取 ⇩

目 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农药-粘土-水的相互作用2

2.1 引言2

2.2 作为吸附剂的土壤粘粒3

2.3 作为被吸附物的农药6

2.3.1 农药的化学特性与在粘土上吸附的关系6

2.3.2 特殊类型农药在粘土矿物上的吸附8

1.阳离子结合10

2.3.3 吸附机制10

2.阴离子结合12

3.阳离子偶合和配位结合16

4.氢结合18

5.范德华吸引力19

2.4 溶剂水19

2.4.1 水的特性19

2.4.2 粘土-水的相互作用20

2.4.3 农药-水的相互作用21

3.1 引言24

第三章 农药-有机物的相互作用24

3.2 土壤有机质的性质25

3.3 农药分子的性质27

3.4 研究方法28

3.5 吸附的机制30

3.5.1 阳离子交换30

3.5.2 氢结合31

3.5.3 非极性范德华力31

3.5.4 疏水结合31

3.6 有机农药的吸附32

3.6.1 阳离子化农药32

3.5.5 配位体交换32

3.5.7 非生物变性32

3.5.6 包括自由基的反应32

3.6.2 基性化合物33

3.6.3 酸性化合物35

3.6.4非离子化农药36

4.2.1理论根据40

4.2扩散40

第四章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40

4.1引言40

4.2.2发表的结果42

1.土壤水分含量42

2.吸附45

3.紧实度46

4.温度46

5.熏蒸47

4.2.3一般的结论47

4.3.1理论依据48

4.3质体流动48

4.3.2发表的结果53

4.3.3结论57

4.4附录A57

4.5附录B58

第五章 农药在地表水中的迁移60

5.1 引言60

5.2农药在地表水中的分布60

5.3影响流失到地表水中的农药量的因61

5.5农药迁移的控制63

5.4农药在地表水中的意义63

5.6结论64

第六章 农药的挥发65

6.1引言65

6.2农药施撒时的损失65

6.3控制土壤挥发的因素66

6.3.1农药的物理与化学特性67

6.3.2土壤的吸附特性68

6.3.3农药浓度69

6.3.4土壤水分70

6.3.6温度72

6.3.5气流速度72

6.3.7扩散73

6.4田间土壤挥发损失的测量73

第七章 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76

7.1 引言76

7.2水解反应76

7.2.1氯化均三氮杂苯类除草剂76

7.2.2有机磷杀虫剂78

7.4其它反应80

7.3光化学降解80

7.2.3其它化合物80

第八章 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82

8.1 引言82

8.2氯化烃83

8.2.1滴滴涕,滴滴滴和三氯杀螨醇84

8.2.2乙酯杀螨醇,异丙杀螨醇,甲氧滴滴涕86

8.2.3环戊二烯类86

8.2.4高丙体六六六89

8.3有机磷酸盐89

8.4合成除虫菊酯类92

8.5氨基甲酸酯类93

8.5.1 甲基氨基甲酸酯类93

8.5.2硫代氨基甲酸酯类95

8.5.3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96

8.5.4氨基甲酸苯酯97

8.6苯基酰胺类97

8.6.1苯基胺基甲酸酯100

8.6.2苯脲101

8.6.3酰基酰替苯胺类101

8.6.4甲苯胺类102

8.6.5乙酰胺105

8.7苯氧基链烷酸酯类105

8.8 s-三氮杂苯类108

8.9重金属和非金属109

8.9.1汞制剂110

8.9.2砷制剂110

8.10混合物111

8.10.1脂族酸111

8.10.3苯(甲)酸112

8.10.2苯列特112

8.10.4莠锈灵113

8.10.5氯醌113

8.10.6地茂散113

8.10.7棉隆113

8.10.8敌克松114

8.10.9多果定114

8.10.10联吡啶114

8.10.11草多索114

8.10.12硝基苯酚114

8.10.16吡腺115

8.10.15酞酰亚胺115

8.10.13五氯硝基苯115

8.10.14五氯酚115

8.10.17吡啶116

8.10.18尿嘧啶116

8.11农药混合物116

8.12结束语117

8.13附录117

第九章 农药在土壤中的持久性122

9.1 引言122

9.3.1与时间无关的损失123

1.砷在土壤中累积的历史123

9.3农药损失与时间的关系123

9.2农药种类和化合物的持久性123

2.砷在土壤中的去向125

9.3.2损失与时间的关系126

1.微生物反应——滞后与富化126

2.非微生物反应——决定于浓度127

9.4耕作措施和农药的持久性130

9.5附录132

10.2.2水溶性134

10.2.1电离度134

第十章 土壤对农药生物活性的影响134

10.2农药性质与分类134

10.1 引言134

10.2.3极化性135

10.2.4挥发性135

10.2.5剂型135

10.2.6撒药量136

10.2.7撒药部位136

10.3土壤颗粒物质的性质136

10.3.1粘土矿物136

10.3.2有机质137

10.3.3金属氢氧化物137

10.4吸附有机化学农药的生物活性137

10.5吸附农药的生物活性138

10.5.1阳离子农药138

10.5.2碱性农药140

10.5.3酸性农药142

10.5.4其它离子农药143

10.5.5氯化烃144

10.5.6 有机磷酸盐145

10.5.7二硝基苯胺145

10.5.8甲基氨基甲酸酯和苯基氨基甲酸酯146

10.5.9尿素、酰替苯胺和酰胺146

10.5.10挥发性农药147

10.6结语148

10.7附录148

11.1引言154

第十一章 植物对土壤中的杀虫剂、杀真菌剂和熏蒸剂的摄入154

11.2讨论155

11.2.1杀虫剂155

1.氯化烃155

2.有机磷酸盐160

3.氨基甲酸酯160

4.砷160

5.铅160

11.2.3熏蒸剂——杀线虫剂161

11.2.4概述161

11.2.2杀真菌剂161

11.3附录163

第十二章 农药对土壤和水中微生物的影响192

12.1引言192

12.2理论上的考虑193

12.3对硝化作用和氨化作用的影响196

12.3.1除草剂196

1.某些较老化合物的影响196

2.一些较新化合物的影响196

3.某些除草剂及其降解产物对硝化细菌的不同影响197

4.固有硝化能力的意义198

12.3.2杀虫剂198

12.3.3杀真菌剂和熏蒸剂199

1.某些较老化合物的影响199

2.某些较新化合物的影响199

12.4杀真菌剂和熏蒸剂的生态学及病理学影响200

12.5农药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201

12.6农药对共生固氮菌的影响202

12.7农药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202

12.8农药对水生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影响203

12.8.1直接影响204

12.8.2 间接影响206

12.9农药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206

12.10农药对微生物的多方面影响207

12.10.1引起突变的影响207

12.10.2表面活性剂的影响207

第十三章 农药对淡水和土壤非目标无脊椎动物的影响209

13.1引言209

13.1.1农药在美国的应用209

13.1.2农药向水系中的迁移209

13.1.3土壤与淡水中的无脊椎动物种类210

1.冲刷水底211

2.沉积给养基211

13.1.4评论的范围212

13.2农药对淡水无脊椎动物群体的影响212

13.2.1残留物的有效性212

13.2.2农药对浮游和底栖无脊椎动物数量的影响213

13.2.3污染水体的种群恢复218

13.2.4淡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219

13.3淡水无脊椎动物对不致死量残留物的摄入220

13.4.1线虫222

13.4农药对土壤中无脊椎动物群体的影响222

13.4.2蜱螨目223

13.4.3跃尾虫224

13.4.4多足类动物225

1.蜀?纲(Pauropoda)225

2.综合纲(Symphyla)225

3.千足虫(Diplopoda)225

4.蜈蚣(Chilopoda)226

13.4.5蚯蚓226

13.5土壤无脊椎动物对农药的摄入227

13.4.6软体动物227

13.4.7昆虫227

13.6 农药对淡水和土壤无脊椎动物影响比较229

13.6.1农药药效的持久性与测定230

13.6.2种的多样性230

13.6.3农药残留物的生物富集231

13.6.4耐药性的发展231

13.6.5对无脊椎动物习性的影响232

13.6.7农药的生态灾害233

13.6.6指示性生物在污染测量中的利用233

14.1土壤农药残留物危害的免除234

14.1.1概况234

第十四章 土壤农药残留的防治与解毒234

14.1.2综合害虫防治235

14.1.3最低农药剂量的使用236

14.1.4农药的适当应用236

1.剂型236

2.撒用量236

4.避免目标区的农药迁移237

3.散布237

14.1.5短残留期农药的选择238

14.1.6农药的轮流使用238

14.2如何处理农药残留问题239

14.2.1不同土壤残留农药消散方法的概述239

1.农药效力的改变239

2.农药解毒241

14.2.2免除土壤农药残留物危害的切实可行的步骤242

1.耐药作物的种植243

2.植物保护剂的利用244

4.使农药掺合的犁地245

3.休闲与耕种245

5.灌溉246

6.吸附剂246

7.微生物添加剂247

8.化学添加剂248

9.未来的解决办法249

第十五章 除去水中有机农药以改善水质250

15.2对水质的影响250

15.2.1味道和气味250

15.2.2对鱼的毒性252

1.A类农药253

2.B类农药253

3.其它农药254

15.2.3水质标准254

15.3饮用水的处理过程255

15.3.1化学氧化255

15.1引言259

1.活性炭和化学凝结262

15.3.2吸附作用262

2.粘土矿物267

15.3.3光分解267

15.3.4离子交换270

15.3.5其它过程271

15.3.6操作效率资料272

15.4废水处理过程273

15.5讨论274

16.1.1样品收集前考虑的因素276

16.1取样与样品的保存276

第十六章 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农药的提取和分析技术276

16.1.2土壤取样方法277

16.1.3水体和沉积物的取样方法277

16.1.4样品的保存278

16.2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农药的提取与分析279

16.2.1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使用的提取方法280

1.土壤中有机氯杀虫剂的提取281

2.悬浮物和底泥中有机氯杀虫剂的提取284

3.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285

6.土壤和沉积物中敌菌灵除莠剂的提取286

4.土壤和沉积物中酸性除莠剂的提取286

6.土壤和沉积物中氨基甲酸酯、尿素取代物、尿嘧啶、酰替苯胺、苯胺、苄腈和酰胺类农药的提取287

7.土壤和沉积物中联吡啶盐和其它农药的提取289

16.2.2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方法289

1.为测定有机氯农药而进行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290

2.为测定有机磷农药而进行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314

3.为测定酸性农药而进行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315

4.为测定敌菌灵农药而进行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315

5.为测定氨基甲酸酯、取代脲、尿嘧啶、酰替苯胺类、酰胺、苯腈和苯胺类农药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316

16.2.3水的提取和纯化317

6.为测定联吡啶和其它各种农药的土壤和沉积物提取物的纯化317

1.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提取与纯化318

2.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提取与纯化322

3.水中酸性农药的提取与纯化323

4.水中氨基甲酸酯、取代脲、尿嘧啶,苄腈和苯胺农药的提取与纯化328

5.水中敌菌灵、联吡啶和其它农药的提取与纯化328

16.2.4“清洁”提取物的分析333

16.3土壤、沉积物和水的系统鉴定334

16.4附录335

参考文献339

1985《土壤和水中的农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冈吉(Guenzi,W.D.)著;夏增禄等译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农药  1  杀虫剂和土壤改良剂(1962 PDF版)
农药 1 杀虫剂和土壤改良剂
1962 上海科学技术编译馆
土壤与农作(1979年10月第1版 PDF版)
土壤与农作
1979年10月第1版 水利电力出版社
土壤和水研究中的电化学方法(1991 PDF版)
土壤和水研究中的电化学方法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与农作(1979 PDF版)
土壤与农作
1979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农业与土壤(1996 PDF版)
农业与土壤
1996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土壤、水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1984 PDF版)
土壤、水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
1984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的土壤(1995 PDF版)
中国的土壤
1995 北京:商务印书馆
应用土壤物理  土壤水和温度的应用(1984 PDF版)
应用土壤物理 土壤水和温度的应用
1984 北京市:水利电力出版社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1996 PDF版)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土壤学原理  下(1981 PDF版)
土壤学原理 下
1981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中的砷(1982 PDF版)
土壤中的砷
198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图书馆情报研究室
土壤和植物中的汞(1982 PDF版)
土壤和植物中的汞
198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图书情报研究室
中国的地形和土壤概述(1956 PDF版)
中国的地形和土壤概述
1956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土壤水蚀(1965 PDF版)
土壤水蚀
1965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中欧的土壤(1981 PDF版)
中欧的土壤
1981 北京林学院业系土壤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