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土壤学》求取 ⇩

第一章 绪论川口桂三郎1

第一节 水田土壤的分布和特征1

第二节 水田土壤的研究史3

一、1930年以前的研究3

二、1930到1945年(战争结束)4

三、战后到现在5

第二章 淹水条件下土壤的基本动态10

第一节 淹水条件下土壤中的氧化还原过程高井康雄10

一、氧化还原电位(Eh)10

二、淹水引起的氧化还原状态的发展过程25

三、淹水土壤中还原状态发展的各种条件36

四、淹水土壤的土层分化43

第二节 淹水土壤的pH和Eh和田秀德46

一、前言46

二、淹水土壤的滴定酸度46

三、pH变化引起的Eh变化47

四、还原状态引起的Eh、pH的变化47

五、Eh和pH的关系式48

六、Eh和pH的理论分析52

第三节 还原的微土壤学、氧化还原的不均匀性和田秀德55

一、前言55

二、Eh的不均匀性55

三、Eh的不均匀性和微生物的分布形式56

四、微小土壤部位的物质变化57

第四节 淹水土壤的氧化还原与水稻的存亡和田秀德60

一、前言60

二、水稻根系的氧化能力60

三、水稻根圈还原状态的发展61

四、盆栽试验的效果和界限64

五、水稻根系补给的物质64

第五节 撤水引起的各种变化本村悟65

一、撤水引起土壤剖面形态的变化65

二、撤水引起的三相分布的变化72

三、撤水引起Eh和pH的变化74

四、撤水引起Fe(Ⅱ)的变化77

五、撤水引起氧化沉积物的生成79

六、撤水引起硫化物的氧化83

七、撤水引起代换性阳离子组成的变化84

第六节 水田土壤的灰色化作用本村悟87

一、水田耕层土壤的灰色化87

二、耕层下的土层灰色化89

第七节 淹水条件下土壤中水的运动90

一、水田的水分运动形态90

二、水田的水分渗透流动92

三、底层渗透94

四、田埂渗透99

第三章 水田土壤发生学100

第一节 水田土壤形成作用100

一、前人的研究100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0年前后101

三、国外同时期的研究104

四、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研究105

五、过湿田的研究108

六、室内试验对发生学的研究111

七、土氏的研究114

八、水田土壤的形成和微量元素的动态120

第二节 水田土壤中有机物的变化河内知道121

一、前言121

二、干土效应和土壤有机物121

三、来源于植物,浮游生物的有机物122

四、水田土壤有机物的腐殖质化程度的变化122

五、水田上壤中腐朽生物残体的积聚125

六、水田土壤有机物的形态126

七、旱田与水田的比较128

八、水田土壤有机物的特征129

第三节 水田的土壤矿物服部共生131

一、水田土壤母质的特征和土壤矿物131

二、水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制约因素132

三、世界上主要水田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136

四、栽培水稻引起土壤矿物的变化142

第四章 水田土壤的分类久马一刚145

第一节 日本土壤分类的背景145

一、前言145

二、日本的农业和土壤调查145

第二节 日本的土壤形成环境和水田土壤的立地条件147

一、气候和植被147

二、地形150

三、母质152

四、时间153

第三节 日本水田土壤分类的各种方案153

一、水田土壤的特殊性153

二、主要的水田土壤分类方案155

第四节 世界各国的水田土壤分类175

一、中国的分类175

二、吉达尔(Dudal的方案176

三、卡尔马诺夫(Karmanor)的方案177

四、弗里德朗德(Fridland)的方案177

五、泰国的做法177

第五节 水田土壤分类上存在的问题178

一、水田土壤是否人工土壤178

二、水田土壤调查、分类的原因178

三、高级分类的问题179

四、低级分类的问题180

第六节 结束语180

第五章 水田土壤微生物古坂澄石182

第一节 水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182

一、水田土壤的一般微生物调查182

二、水田土壤的生物调查184

三、淹水期的微生物组成187

第二节 水田土壤中决定微生物存在的各种条件195

一、水195

二、氧分压195

三、营养物质196

四、土壤结构198

五、透水200

第三节 水田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和问题焦点的阶段性概括203

一、淹水前——从翻地到淹水203

二、淹水初期——从淹水到淹水后两周204

三、淹水中期205

四、淹水后期到春翻地207

第六章 水田土壤的肥力208

第一节 水田土壤中氮的形态变化和有效性甲斐秀昭208

一、前言208

二、水田土壤有机态氮的矿质化210

三、无机态氮的有机化和有机态氮的再矿质化218

四、水田土壤氮的天然供给机制220

五、水田土壤的生产力因子和土壤氮的矿质化223

第二节 水田土壤的固氮作用松口龙彦225

一、前言225

二、固氮微生物种类226

三、固氮作用测定法228

四、固氮作用的生物化学230

五、固氮作用和环境因子231

六、水田环境和固氮作用235

七、水田的固氮微生物区系239

八、今后的研究课题240

第三节 水田的脱氮作用(附:氮的挥散)蘭道生241

一、前言241

二、脱氮的原因243

三、影响脱氮的各种因子244

四、脱氮与微生物248

五、脱氮的防止方法248

六、水田和旱田的脱氮差异248

七、水田中氨的挥散川口桂三郎249

第四节 淹水条件下的磷酸形态变化和移动古川秀?249

一、磷酸的形态和在淹水条件下的变化249

二、淹水条件下磷酸的移动258

第五节 水田中磷酸的有效性河本泰261

一、前言261

二、有效态磷的测定方法262

三、土壤中的磷与水稻的生育和产量264

四、磷肥施用及土壤管理267

五、日本水田土壤的磷酸肥力269

第六节 水田土壤中钾、钙、镁的有效性清野馨270

一、土壤溶液中的钾、钙、镁270

二、代换性钾272

三、有效态钾273

四、钾的固定274

五、代换性钙和镁274

六、非代换性钾、钙、镁276

七、盐基因渗透而淋溶278

八、盐基因灌水而富化279

九、水稻的盐基需要量281

第七节 水田土壤中硅酸的有效性吉田昌一281

一、前言281

二、土壤中易溶性硅酸的化学281

三、水田土壤硅酸的有效性284

四、施用硅酸材料的有效性286

第八节 水田土壤中铁的作用及铁的过剩和缺乏本村悟288

一、前言288

二、铁的形态变化和土壤氧化还原289

三、水田土壤的物理性与铁289

四、铁过剩和水稻的营养障碍291

五、铁的缺乏293

第九节 水田土壤中锰的作用、锰的过剩和缺乏河森武294

一、土壤中锰的动态294

二、缺锰土壤及其防治措施295

三、锰过剩土壤及其防治措施297

第十节 硫的还原和水稻的生育障碍柳沢宗男300

一、前言300

二、硫酸的还原条件300

三、水稻生育障碍症状302

四、水稻根圈和硫化氢303

五、硫化氢对呼吸及养分吸收的影响304

六、硫化氢对地上部物质代谢的影响306

第十一节 水田中有机酸及气体的生成山根一郎307

一、前言307

二、田间有机酸及气体的生成307

三、有机物种类与温度条件的影响309

四、对水稻生育的影响312

五、有机酸的积聚机制313

六、气体生成的机制313

第十二节 水田微量元素的过剩与缺乏川口桂三郎314

一、水稻的碘过剩314

二、水稻的缺锌316

三、水稻的缺硫317

第十三节 水稻根的活性和养分吸收熊沢喜久雄318

一、水稻根部的通气组织318

二、水稻根的氧化力320

三、水稻根系对养分的吸收322

第七章 水田的土壤管理和生产力326

第一节 水稻栽培及连续施用土壤有机物、堆肥、厩肥的意义山下镜一326

一、前言326

二、养分的效果326

三、其它效果330

四、结语334

第二节 水稻栽培中水浆管理的意义和管理方法大向信平335

一、前言335

二、水的作用336

三、水浆管理方法及其效果338

第三节 高产水田土壤的培肥出井嘉光344

一、改善排水和调节氧化还原344

二、加厚耕层土壤346

三、土壤腐殖质的富化348

四、客入优质粘土352

第四节 水田的田间建设鬼鞍豊353

一、前言353

二、大面积水田的典型规划353

三、区划的扩大355

四、灌排水的改良359

五、田间建设后的水稻栽培362

第五节 水田机械作业与土壤的物理性國分欣一364

一、耕翻作业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364

二、拖拉机的行走和土壤的物理性368

三、小苗栽秧机用育苗床土的物理性373

第六节 水田的利用形式和土壤的变化速水昭彦376

一、水田的利用形式376

二、土壤变化的方向——水田化和旱田化377

三、水田多季作和土壤的变化377

四、水旱轮作和土壤的变化378

五、水田的利用形式和作物的生产力379

第七节 水田的土壤改良材料和客土河野通佳380

一、调查、研究的历史展望380

二、土壤改良材料382

三、客土材料385

第八章 不良水田土壤的改良390

第一节 老朽化水田土壤柳沢宗男390

一、老朽化水田土壤概论390

二、土壤的改良措施392

三、培肥管理措施394

第二节 砂砾质水田饭村康二397

一、前言397

二、分布及面积397

三、土壤性质和水稻生长398

四、改良方法399

第三节 火山灰水田土壤本谷耕一402

一、前言402

二、火山灰水田土壤的堆积方式和理化性质402

三、土壤性质和栽培上应注意的问题404

四、土壤改良405

第四节 围垦水田土壤(盐害、碱害)吉沢孝之410

一、前言410

二、围垦田的盐害410

第五节 泥炭土壤414

一、泥炭的生成与分布414

二、泥炭土水田的开垦与改良416

三、今后的问题426

第六节 酸性硫酸盐土壤川口桂三郎428

一、前言428

二、酸性硫酸盐土壤的成因与分布429

三、酸性硫酸盐土壤的研究和改良(战前)430

四、酸性硫酸盐土壤的研究和改良(战后)431

第七节 强潜育化土壤(湿田土壤)饭村康二433

一、定义与概要433

二、湿田土壤的特征与分类433

三、湿田土壤的排水435

四、排水引起的土壤变化437

五、湿田的排水改良及水稻的生育和产量443

六、结语446

第八节 重粘土金子淳一447

一、重粘土水田的特征与分布447

二、重粘土水田的理化性质及随着排水而发生变化的方向447

三、重粘土水田的改良目标452

四、重粘土水田的具体排水改良事例455

第九章 水田土壤的污染及其改良460

第一节 重金属等的污染渋谷政夫460

一、水田土壤中的重金属等自然含量及其富化460

二、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和水稻被害464

三、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动态及其危害的防止474

四、施入改土材料和客土等478

第二节 有机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有害物质的分解吉野実480

一、农药的污染和分解性480

二、油类对土壤的污染482

三、中性洗涤剂在水稻体内和在土壤中的动态483

第三节 发酵有机物过剩造成的污染吉野実484

一、发酵有机物导致的水质污浊和水稻被害484

二、土壤污染的实况486

三、措施和问题487

第四节 水域的富营养化及肥料成分的流失中田均488

一、前言488

二、用排水采集器测算肥料成分的动态和流失量489

三、水田地带流出量的测定与收支491

四、根据养分收支宏观地推断流失量492

第十章 日本水田土壤的特征494

第一节 日本的水田土壤川口桂三郎494

一、母质的均一性494

二、土壤质地的粗细与倾斜度494

三、天然肥力496

四、人为的肥力500

五、土壤反应(pH)501

六、加水裂化过程(Aguolization)及水田灰色化作用的程度502

七、撤水期的氧化强度503

第二节 亚洲热带地区的水田土壤久马一刚503

一、前言503

二、亚洲热带地区的气候和地形504

三、亚洲热带地区的土壤505

第三节 冲绳县的水田土壤镇西忠茂508

一、前言508

二、冲绳县的水田土壤509

三、灌溉水和地下水514

著者介绍516

1985《水田土壤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川口桂三郎编;汲惠吉等译 1985 北京: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学(1985 PDF版)
土壤学
1985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土壤学(1954.10 PDF版)
土壤学
1954.10 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农政总局农业教育处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 土壤学 土壤耕作 土壤改良
1957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1954 PDF版)
土壤学
1954
土壤学( PDF版)
土壤学
中国农业书局
水利土壤改良学(1964 PDF版)
水利土壤改良学
1964
土壤学(1996 PDF版)
土壤学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土壤学(1982 PDF版)
土壤学
1982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1996 PDF版)
农田土壤水资源评价
1996 北京:气象出版社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1957 PDF版)
土壤、土壤学、土壤耕作、土壤改良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土壤改良学  水利土壤改良(1961 PDF版)
土壤改良学 水利土壤改良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
土壤学(1931 PDF版)
土壤学
1931 广州中山大学农科学院
土壤学(1952 PDF版)
土壤学
1952 商务印书馆
土壤水蚀(1965 PDF版)
土壤水蚀
1965 联合国粮农组织
土壤学(1978 PDF版)
土壤学
1978 国立编译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