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地质》
作者 | 李晋明,冯文珍编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地质学院遥感地质教研室 |
参考页数 | 147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63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言1
第一章遥感物理基础6
第一节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6
一 电磁辐射的概念6
二 电磁波谱6
三 遥感探测中使用的波段7
第二节地物的电磁辐射特征9
一 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射特性10
二 地质体透射电磁辐射特性14
三 地质体发射电磁波特性15
四 可见光波段地质体电磁辐射特性15
第三节热辐射16
一 热辐射的概念16
二 绝对黑体,基尔霍夫辐射定律16
三 绝对黑体的辐射定律17
四 地物的比辐射率及其发射光谱18
五 地物的热学性质21
第四节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及大气窗口24
一 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24
二 大气窗口26
第二章可见光航空遥感的地质判释27
第一节 概述27
第二节航空象片的基本性质27
一 航空摄影的种类和方法27
二 航空象片的几何性质28
三 航空象片的分辨率30
四 航空象片的物理光学特性31
五 航空象片的立体观察32
第三节可见光航空象片地质判释的一般原则与方法32
一 地质判释的基本知识32
二 航空象片地质判释标志34
第四节地貌判释40
一 河流水系识别40
二 岩溶地貌42
三 冰川冻土地貌43
四 风成地貌44
五 海岸与湖泊地貌45
六 火山地貌46
第五节岩性判释46
一 控制岩性影象的因素47
二 沉积岩的判释47
三 岩浆岩的判释48
四 变质岩的判释48
第六节地质构造的判释50
一 地质构造面,产状的判释50
二 褶皱构造的判释52
三 断裂构造的判释53
第三章多波段遥感卫星图象的地质判释58
第一节 概述58
第二节卫星图象的性质59
一 扫描成象多中心投影的几何特性59
二 多光谱影象特性60
三 宏观特性60
四 时间信息特征61
五 陆地卫星象片注记61
第三节卫星图象地质判释特征62
一 卫星图象的地质判释标志62
二 判释标志的宏观性和综合性63
三 地物的多光谱反射特性63
四 判释中的时间信息68
第四节褶皱构造判释70
一 背斜与向斜的区分70
二 褶皱形态的影象特征71
第五节断裂构造的判释72
一 线性影象与线性构造72
二 线性构造中断裂构造的判释标志73
三 不同规模的线性断裂74
四 线性构造性质的判释77
第六节环形构造的判释78
一 环形影象与环形构造78
二 环形构造的表现形式78
三 环形构造的地质意义78
第七节隐伏构造的判释79
一 基岩地区的隐伏构造80
二 松散沉积物区的隐伏构造80
第八节活动构造的判释83
一 活动断裂判释依据84
二 活动断裂的一些表现形式84
三 新隆起、凹陷的判释86
第四章热红外遥感图象的地质判释88
第一节 概述88
第二节地球表面的热作用88
一 地球表面的能量交换88
二 自然界水体的温度89
三 自然界岩体的温度92
第三节地质体的热红外辐射93
一 地质体的热红外辐射特征94
二 地质体的热参数95
三 地质体的日变温度和热参数之间的关系97
第四节影响地质体温度的环境因素99
一 空气对流(风)的影响99
二 蒸发与温度的影响100
三 水体的辐射温度100
四 地热流因素100
五 地形、地貌因素101
六 植被的影响101
第五节热红外图象的特征102
一 热红外象的温度分辨率102
二 热红外象的图象空间分辨率103
三 热红外象的灰阶103
四 阴影103
五 热红外扫描图象的种类103
第六节热红外图象的地质判释104
一 热红外图象的判释标志104
二 水体的判释105
三 地貌判释106
四 浅层地下水的判释107
五 构造判释109
六 地热引起的红外异常109
第五章微波遥感及其图象的地质判释111
第一节 概述111
第二节微波遥感与雷达图象111
一 微波遥感的基本原理111
二 机载侧视雷达114
三 雷达的分辨率115
四 影响雷达图象的因素116
五 雷达图象的性质与特征117
第三节雷达图象的地质判释118
一 雷达图象的地质判释标志118
二 雷达图象的地质判释特征119
第四节 被动微波遥感图象119
第六章遥感信息的光学和数据处理120
第一节电子光学处理120
一 假彩色合成法—光学处理技术120
二 假彩色密度分割方法121
三 边缘增强法121
四 反差增强法122
五 空间滤波增强法122
第二节遥感图象数据处理简介123
一 概述123
二 图象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125
三 图象数据处理方法127
第七章地质判释综述132
一 遥感图象的系列性132
二 遥感图象的共性132
三 关于地质判释134
四 多层次、综合性探测134
五 遥感方法和物探方法的关系135
第八章遥感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的应用136
第一节 概述136
第二节水文地质测绘中的应用136
一 遥感图象(资料)应用的基本程序137
二 水文地质测绘中应当判释的基本问题137
第三节专门性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137
一 供水、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137
二 在矿床水调查中的应用140
三 用遥感图象对莱洲湾地下卤水的判释140
第四节地热勘察中的热红外遥感142
一 利用热红外遥感勘察地热的概况142
二 地热勘察中热红外遥感的作用143
第五节岩溶研究中的应用143
一 岩溶区航空象片上的水点143
二 对岩溶发育规律的判释144
三 热红外遥感对隐伏岩溶的圈定144
第六节水利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145
一 查明坝址区的断裂构造145
二 查明坝址区的岩溶145
第七节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146
一 应用遥感图象判释狗背岭工程地质条件146
二 宝天铁路病害工程地质研究中的应用146
主要参考书目147
1982《遥感地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晋明,冯文珍编 1982 成都地质学院遥感地质教研室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遥感地质译文集
- 1989 冶金工业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冶金工业部天津地质研究院
-
- 四川地质 遥感地质文集 摘要
- 1986
-
- 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模型
- 1994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煤田遥感地质学
- 199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遥感图象地质解译教程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遥感地震地质文集
- 1985 北京:地震出版社
-
- 晶闸管变流技术实验
- 1989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遥感地质学
- 1990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遥感地学分析
- 1990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遥感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 199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新疆北部地质矿产遥感
- 199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遥感地质学
- 1994.03 北京市:地质出版社
-
- 遥感地质学
-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遥感地质应用文集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英汉遥感地质学词汇
- 1992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