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求取 ⇩

1892年1

读《三字经》1

1893年3

读《诗》、《书》3

1897年4

听摆龙门阵4

1898年6

读《左传》、《史记》6

1901年8

入学与辍学8

1902年9

像岳飞、史可法那样9

1903年10

入塾念书10

读私塾10

1904年11

读《三国演义》11

1905年12

只有一个题目还有点价值12

1906年*13+忠于民众,报答国家13

自幼喜欢书法14

1908年16

读《论语》、《孟子》16

艺不少学过时悔16

张献忠是否真杀了这么多人,值得怀疑17

1910年19

念李白的诗19

学馆的佼佼者20

1911年21

读《百家姓》、《千字文》21

两件事读书耕地23

“书呆子”24

1912年25

学习古代兵法25

高声朗颂《满江红》26

1913年30

《三国演义》成了他喜爱的读物30

读《古文观止》3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31++1914年33

大禹、墨翟、苏武33

话说张献忠33

背诵屈原的《国殇》34

隐居读兵书35

对私塾产生了反感*35++1915年38

像大禹那样38

三更灯火五更鸡39

1916年40

请看砥柱正中流40

学习身残志坚的孙膑41

作一把斩除恶竹的“剑”42

看书要看实质43

《易经》是古代文献43

店里的小说差不多都看过44

1917年47

看《孙子兵法》47

屋里存有大量的书籍47

1918年50

李广和程不识50

安得广厦千万间50

为人处世的需要53

爱惜光阴54

面壁读书54

咏起屈原的《离骚》55

讲解中外历史56

历史考了86分56

1919年58

知过能悔58

秦亡之原因59

项羽不竟学59

汉高真无赖子60

勤而不怨60

上台报私仇61

范蠡千古奇人61

成大事者起兵以义61

恃势力大者可耻62

坐失机会63

曹操尚才不尚德64

小不忍则乱大谋64

创业之君与继之者、再继者65

以家为重,何能保国65

凭吊巴曼子将军66

站到反孔的一边66

1920年68

孔子为我中华教宗68

1921年69

背颂了一段《后赤壁赋》69

学唐僧取经71

读《资治通鉴》71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见72

1922年74

大江东去74

1924年75

武臣不惜死75

1925年76

节制之师,简练精实76

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76

不为人龙,便为人虫77

1926年78

留取丹心照汗青78

赠诗寓意78

关云长是封建统治者的工具79

程不识刁斗谨严81

1927年82

高尚的民族气节82

民之好恶83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83

1928年86

有些类似李逵86

秦观词调悲观不足取86

想起蒋干盗书87

讲“围魏救赵”的故事88

千万不要像马谡89

1929年90

关山渡若飞90

煮酒论英雄91

孙武的话对极了92

骄兵必败93

1930年94

田单的火牛阵94

举头望明月95

崎岖山路讲《红楼》96

1931年98

强而避之,击其惰归9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9

1932年100

屈原的死100

蜀道之难101

1933年101

羊肠鸟道笑迷津103

1934年104

笑说“夜郎”104

1935年105

工兵一千年前就有了105

欲有所得,必有所失105

结合历史讲形势106

孟获遗风107

那是孔明的方法108

草地露营逢夜雨108

比岳家军更为巩固109

苏武牧羊110

诸葛亮与呼风唤雨110

赵普的主张111

生于斯,长于斯112

1936年113

要读,要研究113

物到极时终必变113

司马光笔下的战争114

真假宋江忠义堂115

取义成仁今日事115

1937年117

雨不张盖117

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118

战斗隙间看《三国》119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20

陈涉首义121

弱国战胜强国121

1938年123

外御其侮123

我们就是孙悟空123

论经品茶124

不教倭寇度茅山125

忠孝仁爱126

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126

兵家必争的古战场127

三部书必须看128

老子有道理128

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129

历史是经常会重演的130

祖逖誓复中原131

1939年133

忠肝不洒中原泪133

中间小谢又清发134

李谢诗魂今在否135

话说寒食节135

山中宰相136

孔子的格言136

低头思救亡138

一只破船,又当风浪之中139

老牛舐犊141

梁山脚下看《水浒》141

《红楼梦》里的贾府*142++食少事烦诸葛亮143

敬老尊贤144

1940年146

并不比孙膑的办法高明146

愚公移山146

黄帝的子孙148

继光能拒敌,秦桧自和戎149

仲连智免蹈东海150

做到老,学到老151

夜读兵书151

宋明亡于内战之争152

异族入侵,百姓涂炭152

白居易为大众而歌唱154

城郭成墟人杰在154

1941年156

大演《将相和》156

朝有秦桧,岳飞不得不死158

军队屯田,自古就有158

谋晋谢公饶善策159

剩有残躯效李牧160

1942年161

断头丧身以殉161

忠言逆耳利于行163

痛惜岳飞从中原撤兵164

工农兵里就有韩荆州164

知己知彼知天知地165

有似江南好166

寻求《红楼梦》的古本167

宋朝社会实况,跃然纸上168

斗法普救寺169

纵论诗坛诸名家169

学以致用170

细柳营中寂不哗171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172

1943年173

天生我材必有用173

退避三舍174

操心也危,虑患也深175

这是封建统治者几千年铸就的大道理176

接过了那部《孙子兵法》176

蜀客多情问遗事177

诸葛亮被人神化了177

1944年179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79

丘貉古今同一慨179

这一着十分厉害180

民以食为天180

1945年182

怎样用兵182

韩信、林冲是正规军182

韩信将兵184

剑外忽传收蓟北184

岳飞是杰出的民族英雄185

能掷孤注寇莱好185

“退思堂”与“寅畏堂”186

山东知名人物多187

将军之事188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88

民之所好好之190

1946年191

卧榻之侧191

还是“将相和”好192

富贵未淫193

《打金枝》也是一出好戏193

吕翁的青瓷枕195

笑谈“空城计”196

以少胜多197

在莫斯科讲故事197

模棱宰相198

孙膑用减灶示弱199

项羽的命运200

学《推背图》*201++1947年202

我们的格言202

军事运筹学203

汤恩伯没有司马懿聪明204

身边只有两个老兵*205++《将相和》有阶级教育意义205

替古人担忧206

先天下之忧而忧207

兵以诈立208

你是萧何吗?209

廉颇老矣,尚能斗食嘛!210

漫话窦儿墩211

共话艰难史212

意在三山四河213

1948年215

曹刿论战215

多看看刘姥姥216

李自成不懂得城市政策216

纷纭千古伤心事217

司马懿多么主观217

历代的农民革命为什么不能成功218

《李闯王》这个戏演得好218

土行孙战法219

曹操对袁绍的了解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多算胜22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21

孔子迂腐不切实际222

逐鹿中原222

百闻不如一见223

不教而战是谓弃之225

刘备当新野县长225

朕与先生解战袍226

一入关便成了汉贼曹操227

中国历史和平统一的时候多227

有志者,事竟成229

诸葛亮也有责任229

山高水长230

1949年230

千万不能做李自成231

常山之蛇231

胜利与失败232

争功诿过,弄得内讧迭起233

不入民宅234

爬泰山,看孔庙235

四美具,二难并236

兵家必争之地236

要看《将相和》,不看《玉堂春》237

刘姥姥进大观园238

状元的文章不一定篇篇都好239

想点历史23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40

1950年243

仁义之师*243++五十而知天命244

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245

黄巢就是这一带的人245

猿声啼不住246

贺龙的书柜247

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248

这是我们祖先的经验248

读武侯《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249

1951年250

要多读点唐诗250

一位“市民”捐赠的图书251

所惭居位崇,未睹斯民康251

吾国艺文之富诚足自豪253

其身正,不令而行253

头悬梁、锥刺股254

兵者国之大事254

保存古籍255

成由勤俭败由奢255

1952年257

自古以来兵强第一257

古色古香令人悦目*257++哪个敢在这里作诗258

鸣条之战259

武松打虎的综合条件259

虚虚实实,变化无穷260

项羽败走乌江的原因261

读《水浒》可以熟知中国人如何说话262

赵武灵王知道以敌为师262

兵力布势263

1953年263

朱元璋长得并不这样难看264

朝鲜前线看《西厢》26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66

人才难得266

1954年268

敏于事而慎于言268

诸葛亮只是降伏了孟获268

齐鲁代代有名贤*269++《聊斋》的妙处269

忽忆刘亭长270

1955年271

不可乐此恶彼271

汉朝就有过征兵制度271

不要把孔孟夸大成“万世师表”272

清朝皇帝们的功过是非272

1956年275

不要强不知以为知275

后启文明莫忘前275

煮豆燃萁伤往昔276

八月飞雪寒276

养不教,父之过277

学而时习之278

雅鲁名垂千古279

项羽太无自知之明279

1957年281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81

诗圣著千秋281

现代地方戏剧的艺术源泉282

马谡、庞涓是教条主义282

1958年284

信陵君得到的忠告284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85

祸兮福所倚286

荀子的方向是对的286

尽信书,不如无书287

茅屋与广厦288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知289

重思想重劳动自古皆然289

1959年289

观看《游园惊梦》292

历代书法家多是长寿的293

忠心为国声名在294

那是神话295

案头放着《明史·海瑞传》295

帝王兴废长已矣296

唯独书舍不得交296

千古诗人,诗人千古297

1960年299

围棋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299

宁古塔的历史300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300

田横刎颈死301

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301

1961年303

李清照当然有她的局限性303

李自成和黄巢304

还是称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比较好305

贾似道刻书306

岳飞是个悲剧人物307

吸收古代的养分308

古时候的大学问家309

微斯人,吾谁与归310

劫富济贫310

罗太公钓鱼311

1962年313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313

倒屐出迎及其他313

荆卿豪气渐离情315

少壮多努力,老大不伤悲315

世上疮痍空有泪316

1963年317

水性柔死于水317

讲了一段明末清初的历史317

像李时珍上山采药那样318

1964年320

孔明治蜀留有遗爱320

“史通”与“史家”321

正好是孙悟空一个筋斗322

听其言,观其行323

从戈矛到火器323

1965年324

西出阳关有故人324

读李贺诗324

景升父子皆豚犬325

1966年327

恶竹应须斩万竿327

1967年328

教儿学《辨奸论》*328++忍小忿而就大谋330

1969年333

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可以参考333

研究历代开国帝王传记333

1970年335

行廉志洁泥无滓335

1971年336

不要学那“无事忧天”的杞国人336

草萤有耀终非火340

地下应愧汉李陵342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42

年高须告老343

1975年344

天下英雄谁敌手344

读《诸葛传》344

1976年345

典出《逍遥游》345

韩愈祠的对联349

蜀国后期干部老化问题非常严重349

1977年352

吕端当愧公一筹352

行若吕端识大事352

1980年354

周公辅成王354

1981年356

亲贤臣,远小人356

1982年358

事无巨细,亮皆专之358

霍去病与士兵有酒共饮358

雏凤清于老凤声360

西取巴蜀就是解决根据地问题360

1984年362

敬老的传统362

1990年363

研究徐继畬363

三军可夺气364

附录元帅读古书索引365

元帅评论历史人物索引377

1995《共和国元帅读古书实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丽镛编著 199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