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史 下 1950-1997》
作者 | 王建民等著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79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151404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160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论:1950年以来的中国民族学史的若干问题1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若干思索1
第二节 分期与发展阶段11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论17
第二章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民族学的期待27
第一节 政权更替后学者们的热情27
第二节 思想改造和观点更新36
第三节 土地改革与农牧区调查46
第四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访问团中的民族学家50
第三章苏联模式与学术转型57
第一节 院系调整后民族学家的新归宿57
第二节 民族学、人类学的分离与学术转型68
第三节 民族学专业研究的恢复78
第四节 民族学的历史科学定位88
第五节 苏联专家和苏联民族学的影响94
第四章中国各民族身份的认定106
第一节 民族识别的初衷106
第二节 关于识别原则的认识112
第三节 识别的复杂性与最初成果118
第五章台湾原住民研究的推进130
第一节 民族学机构的重组130
第二节 田野考察和重要研究成果139
第三节 研究取向和主要范式146
第六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展开154
第一节 任务的提出154
第二节 调查的设计与筹备162
第三节 第一阶段调查的开展169
第七章“反右”斗争和“大跃进”中的中国民族学175
第一节 民族学家在“反右”斗争中的命运175
第二节 “拔白旗”及批判“资产阶级民族学”185
第三节 “大跃进”和“民族问题三套丛书”193
第四节 社会历史调查的完结203
第八章中国民族学的波折216
第一节 民族研究取代民族学216
第二节 关于民族的译名及民族形成问题的讨论221
第三节 辛勤工作的民族学家225
第九章政治大冲击与民族学的境遇23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批判和斗争239
第二节 干校生活与彻底改造245
第三节 编译资料与民族研究的逐步恢复252
第十章台湾民族学研究的转折266
第一节 范式转换与取向的转移266
第二节 汉人社会研究280
第三节 科际整合研究287
第四节 关于学术本土化的讨论303
第十一章民族学在祖国大陆的再生312
第一节 中国民族学研究会的成立312
第二节 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319
第三节 民族学和人类学机构的重建330
第四节 原有成果的整理与出版340
第十二章田野工作与应用研究的开展353
第一节 新时期的民族学田野工作353
第二节 应用研究及其走向364
第三节 汉族社区研究的开展376
第四节 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385
第十三章新模式的引进与转换401
第一节 学科理论的重新研讨401
第二节 祖国各地学术界互动的加强408
第三节 对外交流的广泛开展414
第四节 新的研究队伍的出现430
第五节 建立多元研究中心的努力440
第一节 困境与难题447
第十四章中国民族学的问题与前景447
第二节 中国民族学的特点456
第三节 民族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再认识461
第四节 对未来发展的前瞻474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48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期刊目录511
附录三 20世纪后半期中国民族学家学术简历514
附录四 中国民族学大事记(1950—1997年)538
附录五 索引563
后记576
1998《中国民族学史 下 1950-1997》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建民等著 1998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民族史 下
- 1990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中国民族史 下册
- 1936
-
- 中国民族史
- 1935
-
- 中国民族史
- 1996
-
- 中国民族文学史
- 1943
-
- 中国民族史 (下册)
- 1936
-
- 中国民族史
- 民国24.11 中华书局
-
- 中国民族史
- 民国23.12 世界书局
-
- 中国民族史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民族史
- 1994 北京:文津出版社
-
- 中国民族史下
- 1983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民族史下
- 198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民族史
- 1928 文化学社
-
- 中国民族史第1辑下
- 198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