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求取 ⇩

目录1

第一编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立时期(1927.8——1930. 2)1

第一章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前后鄂豫皖边区的政治形势1

第一节 鄂豫皖边区的社会概况1

一、边区的自然环境1

二、边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概况2

三、大革命时期边区的工农运动4

四、国民党新军阀和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12

第二节 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鄂豫皖边区人民举行秋收起义17

一、八七会议精神的传达17

二、鄂东北地区的秋收起义21

三、豫东南地区的秋收起义24

四、皖西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1

第二章 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36

第一节 黄麻起义36

一、黄麻起义36

二、黄安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诞生40

第二节 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战斗在木兰山44

一、黄安县城失陷,鄂东军向木兰山转移44

二、第七军在木兰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48

三、黄麻地区人民坚持战斗55

第三节 红三十一师开创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英勇斗争58

一、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开辟柴山保58

二、尹家嘴会议,第七军改编66

三、鄂豫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69

一、商南起义和红三十二师的成立73

第四节 商南起义。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3

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81

第五节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形成87

一、红军三次反“会剿”的胜利87

二、中国共产党鄂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94

三、鄂豫边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98

第三章 六霍起义。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00

第一节 六霍起义100

一、中共六安中心县委的成立100

二、六霍起义102

三、红三十三师的成立107

第二节 请水寨起义和潜山工农革命军的游击活动109

一、请水寨起义109

二、潜山工农革命军的游击活动和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114

第三节 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18

一、红三十三师游击战争的开展118

二、六县县委和红三十三师师委联席会议120

三、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23

小结124

第二编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巩固和发展时期(1930·3—一1932·10)124

第四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巩固和发展129

第一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129

一、中共鄂豫皖边特别区委员会的成立129

二、红一军和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130

第二节 红一军出击作战133

一、红一军出击皖西的胜利133

二、红一军出击平汉路134

一、蕲、黄、广地区的革命斗争140

第三节 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的革命斗争。红十五军北上140

二、红十五军北上146

第四节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影响149

一、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贯彻及其危害149

二、李立三“左”倾错误被纠正157

第五节 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60

一、国民党“围剿”军的部署160

二、鄂豫边区反“围剿”斗争161

三、皖西地区反“围剿”斗争163

四、国民党军第一次“围剿”被粉碎165

第六节 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扩大会议的召开169

第七节 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74

一、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74

第五章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曲折中发展177

二、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77

第一节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贯彻186

一、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成立186

二、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的召开188

三、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2

四、中共鄂豫皖省委的组建194

第二节 红四军行动方针的严重分歧。对张国焘错误军事方针的抵制与斗争199

一、红四军行动方针的严重分歧199

二、红四军南下作战的胜利200

三、鸡鸣河会议和红四军主力的北返201

第三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肃反运动206

一、肃反运动的起因206

二、肃反运动的经过208

三、肃反运动的危害217

一、国民党反动派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围剿”的部署220

第四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220

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抗日活动的开展221

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的准备,红二十五军和红四方面军的成立222

四、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战役的辉煌胜利224

第五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极盛局面的出现235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极盛局面的出现235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极盛局面的原因239

第六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246

第一节 土地革命前边区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及封建剥削246

一、土地占有状况246

二、封建经济剥削248

一、土地革命的初步开展252

第二节 鄂豫边区土地革命的开展252

二、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254

第三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261

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全面开展261

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土地政策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影响及危害268

第四节 鄂豫皖边区土地改革后的新气象273

第七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279

第一节 政权建设279

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279

二、苏维埃组织机构及其职能281

三、苏维埃政权的性质286

第二节 法制建设291

一、革命法规的颁布291

二、司法机关和司法制度的建立297

第三节 革命群众团体的建立及其活动300

一、工会301

二、贫农团305

三、共青团306

四、少年先锋队311

五、童子团313

六、妇女会314

七、反帝大同盟316

八、赤色教师联合会317

第八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319

第一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319

一、鄂豫皖边区的经济状况与根据地经济建设任务的提出319

二、根据地的农业321

三、根据地的工业327

四、根据地的商业贸易330

五、根据地的财政333

六、根据地的金融342

第二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345

一、鄂豫皖边区的文化教育状况345

二、根据地的文化347

三、根据地的教育353

第三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362

一、鄂豫皖边区医疗卫生状况和根据地的党、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认识362

二、红军医院363

三、根据地的卫生知识普及367

一、国民党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围剿”的部署371

第一节 国民党军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371

第八章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四方面军主力的西撤371

二、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的错误战略方针374

三、红军南下麻城作战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准备工作的被贻误377

第二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381

一、冯寿二和七里坪战斗381

二、胡山寨战斗,红四方面军转战皖西383

三、河口地区的战斗388

第三节 黄柴畈会议和红四方面军主力的西撤388

一、黄柴畈会议的召开388

二、红四方面军主力的西撤390

三、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第四次“围剿”失败的原因391

小结393

第三编 鄂豫皖边区人民为坚持根据地而斗争(1932·11—1938·2)393

一、红四方面军西征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势397

第九章 鄂豫皖边区军民保卫和坚持根据地的英勇斗争397

第一节 保卫和坚持根据地斗争方针的确定。重建红二十五军397

二、中共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保卫根据地斗争的初步开展401

三、檀树岗高级军事会议。重建红二十五军410

第二节 反“清剿”斗争的胜利开展,根据地的部分恢复412

一、鄂豫皖省委临时紧急会议。红二十八军的组建412

二、郭家河战斗415

三、潘家河、杨泗寨战斗。敌人的“清剿”被粉碎418

四、根据地的部分恢复和建设工作的开展421

第三节 “左”倾冒险主义对鄂豫皖边区的严重影响423

一、鄂豫皖省委的错误决策423

二、七里坪战役的失败及其严重后果425

三、鄂豫皖省委执行错误的肃反政策429

四、根据地中心区保卫战的失败433

第十一章 鄂豫皖省委斗争方针的转变。红二十五军进行战略转移440

第一节 省委斗争方针的转变。反“围剿”斗争的新局面440

一、省委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召开和新的斗争方针的确定440

二、便衣队的建立和初步发展443

第二节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继续进行445

一、红二十五军在鄂东北地区的反“围剿”斗争445

二、红二十八军的重建。皖西北地区的反“围剿”斗争448

三、豹迹岩会师。省委决定为恢复和开辟根据地而斗争452

四、部队建设的加强,红军战斗力的提高461

五、粉碎敌人的三个月“围剿”。陶家河根据地的恢复466

第三节 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472

一、战略转移的酝酿472

二、奉命从皖西西进鄂东北474

三、花山寨会议,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476

第十二章 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开展481

第一节 红二十五军长征后边区的形势481

一、边区革命力量的基本情况481

二、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加紧“清剿”与法西斯统治的强化484

第二节 鄂东北军民重整旗鼓,粉碎敌人新的“清剿”487

一、鄂东北道委的改组与鄂东北独立团的成立487

二、粉碎敌人新的“清剿”491

第三节 红二十八军的重建与反“清剿”斗争的胜利495

一、红二十八军的重建495

二、粉碎敌人的三个月“清剿”498

三、红二十八军转战平汉铁路;在游击转战中发展壮大501

一、挫败敌人“三位一体”的“清剿”政策505

第四节 鄂东北地区人民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505

二、粉碎敌人的“秋冬攻势”511

第五节 皖西特委与皖西北特委的建立515

一、皖西特委的建立,舒、霍、潜、太边游击根据地的开辟515

二、皖西北特委与皖西北独立师的建立及其活动520

第六节 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523

一、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皖边区523

二、分散游击,积极歼敌527

第十三章 发展人民游击战争,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533

第一节 红二十八军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533

一、柴家山会议,红二十八军主力分散到平原地区活动533

二、敌后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538

三、红二十八军的政治工作543

一、鄂东北红军独立团在游击战火中锻炼成长547

第二节 鄂东北游击战争的新局面547

二、鄂东北地方武装频频出击扰敌551

第三节 便衣队的蓬勃发展555

一、鄂东北地区便衣队的组织状况555

二、皖西北地区便衣队的组织状况558

三、便衣队的主要任务及其历史作用561

第四节 挫败敌人“三个月秘密清剿”568

一、西安事变后鄂豫皖边区仍然面临严重的形势568

二、国民党反动当局部署新的“清剿”571

三、根据地军民顽强奋战,挫败敌人新的“清剿”573

第五节 由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变578

一、岳西青田畈停战谈判578

二、七里坪集中整编,迎接抗日新战斗583

小结585

1987《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谭克绳,欧阳植梁主编 1987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