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
作者 | 李寿源主编;韩旺辰责任编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5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04856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952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内涵与外延1
一、国际关系的概念1
二、国际关系的内涵3
三、国际关系的外延6
第二节 外交的内涵与外延7
一、外交的概念7
二、外交的内涵9
三、外交的外延12
第三节 国际关系与外交16
一、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态与外交媒介的转化作用16
二、当代国际关系的主流与外交的传播效应18
三、国际关系的秩序与中国的外交风格22
■第二章新中国建立后的国际关系与外交26
第一节 新中国的立国外交方针和政策27
一、独立自主的立国外交27
二、立国外交的战略方针32
三、立国外交的和平政策36
四、新中国的建交原则38
一、50年代中国奉行“一边倒”方针及“联苏抗美”政策39
第二节 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外部环境及对策39
二、60年代中国实行“既反帝又反修”方针及“两个拳头出击”政策41
三、70年代中国推行“一条线、一大片”方针及“联美抗苏”政策48
第三节 周恩来与共和国外交54
一、周恩来外交理论的重要贡献54
二、周恩来外交实践是新中国外交的缩影58
三、独具特色的周恩来外交风格与艺术62
■第三章中国新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外交68
第一节 时代的主流与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70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70
二、邓小平指明时代特征71
三、中国对外政策的两个转变73
第二节 博大精深的邓小平外交思想74
一、关于我国的国际战略思想理论74
二、关于我国的外交路线和政策83
三、关于我国外交策略思想原则88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91
一、坚决捍卫和维护了国家根本利益91
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与开展全方位外交92
三、积极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96
四、实施多边外交方针97
六、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103
五、促进党际关系的发展103
七、积极开拓军事外交104
■第四章中国与美国关系107
第一节 隔绝的对立时期108
一、两极对峙下的国际格局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108
二、中美关系的敌对状态110
三、抗美援朝和台湾问题112
四、对峙中的一点接触115
第二节 转向正常的解冻期116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16
二、中美恢复接触和基辛格秘密访华118
三、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21
四、中美建交的曲折过程123
第三节 曲折的发展时期127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全面调整127
二、中美战略关系的变化和双边合作的新发展129
三、中美签订“八·一七”公报131
四、中美关系的暗流和“六·四”冲击波133
第四节 面向未来的改善期135
一、本时期中美关系概况135
二、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138
三、中美两国首脑互访143
四、美国野蛮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149
五、中美关系展望151
■第五章中国与苏联、俄罗斯关系157
第一节 中苏结盟157
一、建交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157
二、第一个友好时期160
三、中苏结盟的历史评价161
第二节 中苏分裂162
一、意识形态分歧导致的分裂162
二、以国家利益对立为重点的对抗165
三、中苏分裂和敌对的主客观原因166
第三节 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67
一、中苏关系的缓和与正常化167
二、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背景170
三、新时期的中俄关系开创了历史上第二个友好时期171
四、新时期中俄关系建立的基础和意义177
■第六章中国与日本关系182
第一节 近现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82
一、侵略中国是近代历届日本政府的既定国策182
二、从中日甲午战争到中日全面战争——日本妄图灭亡中国184
三、旧中国丧权辱国的对日外交186
第二节 新中国努力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188
一、反对片面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蒋和约”188
二、反对日美军事勾结,同情支持日本人民的反美斗争188
三、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探索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途径189
四、提出政治、贸易三原则反对岸信介内阁破坏中日关系190
五、回击佐藤内阁的反华政策191
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92
第三节 邦交正常化后的中日关系194
一、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历史前提194
二、中日建交联合声明——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96
三、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及邓小平访日——中日友好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198
四、官民并举,不断向纵深发展200
第四节 面向新世纪的中日关系201
一、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201
二、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205
三、江泽民主席访日和中日联合宣言——中日关系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206
四、影响中日关系的问题208
五、展望新世纪中日关系211
第一节 中国的周边环境与周边政策213
一、中国的周边环境213
■第七章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213
二、中国的周边政策214
三、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概况217
第二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安全关系220
一、建国以来的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况220
二、周边安全环境对中国的影响224
三、中国的周边安全政策225
第三节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227
一、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227
二、中国与主要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231
三、亚太区域合作和中国的外对开放233
■第八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235
第一节 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235
一、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235
二、求同存异建立友谊237
第二节 支持民族解放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正义事业243
一、履行国际主义义务243
二、支持民族解放和维护独立主权的斗争246
第三节 经济援助与合作248
一、无私援助248
二、互利合作249
一、中国对欧洲政策的演变252
第一节 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概览252
■第九章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252
二、中国与欧洲国家关系的主要内容257
三、中国与欧洲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258
第二节 中国与欧洲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259
一、中德关系259
二、中法关系261
三、中英关系262
第三节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264
一、欧盟基本情况264
二、中国与欧盟关系现状265
三、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战略考虑与特点267
四、中国与欧盟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前景270
■第十章中国与联合国和国际多边外交272
第一节 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而斗争272
一、中国席位问题的产生272
二、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74
第二节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工作276
一、支持正义、反对霸权、维护和平276
二、促进非殖民化277
三、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78
四、使用否决权捍卫原则279
五、坚持、捍卫、发展正确的人权观280
六、推动裁军282
七、参加维和行动283
八、参与多边援助合作284
九、积极从事社会领域的工作285
第三节 为推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而努力286
一、中国对联合国认识的发展变化286
二、联合国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联合国287
■第十一章21世纪国际关系展望与中国外交思考290
第一节 21世纪国际关系走势评估291
一、世纪之交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291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继续伸展294
三、科索沃战争对未来国际关系影响深刻298
第二节 中国的选择与对策300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300
二、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302
三、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03
第三节 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305
一、塑造国际形象问题305
二、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面临挑战307
三、几点思考310
■后记315
1999《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大众传播的独特风景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寿源主编;韩旺辰责任编辑 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外国报纸、期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背景教材
- 195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中国外交关系略史
- 1928
-
- 文学与传播的关系
- 民国84.06 台湾学生书局
-
- 外事警察与国际关系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外交、国际关系
- 1965
-
- 外交、国际关系
- 1965
-
- 外交、国际关系 第1期
- 1965
-
- 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 1987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
- 199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 国际风云中的中国外交官
- 1992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 国际政治与中国外交
- 1987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美国大众文化风景线
- 1998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国际传播
- 1994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
- 国际关系中国际传播之角色
- 1985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国际传播
- 1984 三民书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