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与文化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
作者 | 周少川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8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305018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807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第一章 绪论1
目 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私家藏书与私家藏书文化2
第一节 私家藏书与私家藏书文化2
第二节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6
第二节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6
第三节 从文化视角研究私家藏书的意义11
第三节 从文化视角研究私家藏书的意义11
一 学在四夷:私家藏书的出现16
第二章 古代私家藏书发展源流16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藏书文化16
一 学在四夷:私家藏书的出现16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藏书文化16
第二章 古代私家藏书发展源流16
二 焚书之余:秦汉士大夫的典籍收藏19
二 焚书之余:秦汉士大夫的典籍收藏19
三 载体革命: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风气的活跃23
三 载体革命: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风气的活跃23
四 转承相接:隋唐五代私家藏书的渐进27
四 转承相接:隋唐五代私家藏书的渐进27
第二节 宋元私家藏书的勃兴35
第二节 宋元私家藏书的勃兴35
一 宋代私家藏书考略36
一 宋代私家藏书考略36
二 宋代私家藏书的聚散46
二 宋代私家藏书的聚散46
三 宋代私家藏书的特点54
三 宋代私家藏书的特点54
四 元代的私家藏书56
四 元代的私家藏书56
第三节 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64
第三节 明代私家藏书的发展64
一 明代前期的私家藏书66
一 明代前期的私家藏书66
二 明代中期的私家藏书70
二 明代中期的私家藏书70
三 明代后期的私家藏书81
三 明代后期的私家藏书81
四 明代私家藏书的特点89
四 明代私家藏书的特点89
第四节 清代私家藏书的鼎盛92
一 清代前期的私家藏书92
一 清代前期的私家藏书92
第四节 清代私家藏书的鼎盛92
二 清代中期的私家藏书100
二 清代中期的私家藏书100
三 清代后期的私家藏书107
三 清代后期的私家藏书107
第三章 古代私家藏书与社会历史环境118
第三章 古代私家藏书与社会历史环境118
第一节 升沉枢纽:政治经济条件的推动与制约120
一 生产技术是决定的因素120
一 生产技术是决定的因素120
第一节 升沉枢纽:政治经济条件的推动与制约120
二 经济发展是繁荣私家藏书的前提条件128
二 经济发展是繁荣私家藏书的前提条件128
三 政治环境对私家藏书的重要影响137
三 政治环境对私家藏书的重要影响137
第二节 风气使然:学术文化演变的巨大影响148
第二节 风气使然:学术文化演变的巨大影响148
一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藏书初兴149
一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藏书初兴149
二 明代市民文化影响下的藏书倾向152
二 明代市民文化影响下的藏书倾向152
三 清代朴学考据与藏书风气160
三 清代朴学考据与藏书风气160
北风南移及私家藏书中心的形成165
北风南移及私家藏书中心的形成165
第三节 地域分布:165
第三节 地域分布:165
一 私家藏书风尚由北向南的转移166
一 私家藏书风尚由北向南的转移166
二 私家藏书中心在江浙的形成171
二 私家藏书中心在江浙的形成171
三 京都在私家藏书文化中的地理优势181
三 京都在私家藏书文化中的地理优势181
四 私家藏书在其他地域的分布189
四 私家藏书在其他地域的分布189
第一节 情趣各异:著述、校勘、博采、贩贾194
第四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基本模式194
第一节 情趣各异:著述、校勘、博采、贩贾194
第四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基本模式194
一 收藏为著述的藏书类型196
一 收藏为著述的藏书类型196
二 收藏为校勘的藏书类型199
二 收藏为校勘的藏书类型199
三 收藏为博采的藏书类型203
三 收藏为博采的藏书类型203
四 收藏为贩贾的藏书类型206
四 收藏为贩贾的藏书类型206
第二节 措理之术:收书、鉴别、保藏、管理211
第二节 措理之术:收书、鉴别、保藏、管理211
一 私家藏书的收聚212
一 私家藏书的收聚212
二 私家藏书的保藏218
二 私家藏书的保藏218
三 私家藏书的管理229
三 私家藏书的管理229
第五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意蕴237
第五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意蕴237
一 藏书楼的发展及其虚拟与实构237
第一节 藏书楼:理想的寄托237
第一节 藏书楼:理想的寄托237
一 藏书楼的发展及其虚拟与实构237
二 藏书楼的命名242
二 藏书楼的命名242
第二节 藏书章:一方自我的天地249
第二节 藏书章:一方自我的天地249
一 古代藏书印的形制250
一 古代藏书印的形制250
二 古代藏书印记的内容及其意蕴252
二 古代藏书印记的内容及其意蕴252
三 藏书印文的史料价值259
三 藏书印文的史料价值259
第三节 藏书习俗、嗜好和“书癖”261
一 藏书习俗拾零261
第三节 藏书习俗、嗜好和“书癖”261
一 藏书习俗拾零261
二 藏书家的嗜好与“癖”265
二 藏书家的嗜好与“癖”265
一 文化认同的心理270
第四节 私家藏书的文化心态270
一 文化认同的心理270
第四节 私家藏书的文化心态270
二 以读书为乐的意识271
二 以读书为乐的意识271
三 读书做官的心态274
三 读书做官的心态274
四 “遗金满籝,不如一经”的心态275
四 “遗金满籝,不如一经”的心态275
五 藏书私秘、祈求永保的心态277
五 藏书私秘、祈求永保的心态277
六 藏书公开的心态280
六 藏书公开的心态280
七 其他一些藏书心态286
七 其他一些藏书心态286
第五节 私家藏书的社会影响289
一 私家藏书促进不同文化层的发展和交流289
一 私家藏书促进不同文化层的发展和交流289
第五节 私家藏书的社会影响289
二 私家藏书对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294
二 私家藏书对其他社会活动的影响294
第六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成就303
第六章 古代私家藏书的文化成就303
一 私家藏书是国家藏书的补给来源304
第一节 存藏刊布:传递文化遗产304
第一节 存藏刊布:传递文化遗产304
一 私家藏书是国家藏书的补给来源304
二 私家藏书刊布典籍之功307
二 私家藏书刊布典籍之功307
第二节 部次条列:展示缥缃瑰宝315
第二节 部次条列:展示缥缃瑰宝315
一 在典籍解题、分类、著录上的贡献337
第三节 考镜校勘:嘉惠后世学人337
第三节 考镜校勘:嘉惠后世学人337
一 在典籍解题、分类、著录上的贡献337
二 在典籍校勘整理上的功绩344
二 在典籍校勘整理上的功绩344
藏书楼号一览表351
藏书楼号一览表351
主要参考文献374
主要参考文献374
后记376
后记376
1999《藏书与文化 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少川著 1999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藏文动词变化表 藏文
- 1981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藏文书体百种 藏文
- 1999.05 民族出版社
-
- 西藏文化史 藏文
- 1962 迪诺出版公司
-
- 印度-西藏文化研究 4-3 藏文
- 194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 印度-西藏文化研究 3-2 藏文
- 1936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 印度-西藏文化研究 4-1 藏文
- 194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 印度-西藏文化研究 藏文
- 1935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 印度-西藏文化研究 藏文
- 194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
- 通解脱之梯 藏文
- 1979 西藏民族学院
-
-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 藏文
- 1978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
-
- 藏语文研究论文集:藏文
- 1999 北京:民族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