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莎士比亚评论》
作者 | 孟宪强编 编者 |
---|---|
出版 |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754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831357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39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向莎士比亚学习(代序)曹 禺1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中国莎学史述要孟宪强1
莎氏乐府谈(1917—1918)东 润52
《威尼斯商人》的意义(1934)梁实秋57
莎士比亚的幽默(1935)袁昌英62
莎士比亚的商籁(1943)梁宗岱77
莎士比亚的《雅典人台满》(1944)杨 晦82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及第一、二、三辑提要(1947)朱生豪102
《黎琊王》译本序言(1948)孙大雨111
《哈姆雷特》译本序(1956)卞之琳120
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中所流露的政治见解(1956)陈 嘉141
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1956)李赋宁159
《理查三世》译本序(1959)方重184
英国诗剧与莎士比亚(1964)王佐良195
《麦克佩斯》与妖氛(1964)戴镏龄229
论《威尼斯商人》(1978)朱维之242
谈《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1979)方 平249
试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和人物塑造(1979)赵 澧270
真善美在友谊和爱情中永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译后记(1981)屠 岸303
关于莎士比亚的语言问题(1982)顾绶昌324
论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1982)贺祥麟351
时代的风暴——论《李尔王》(1983)张君川364
马克思与莎士比亚(1983)张泗洋397
《哈姆莱特》的思想性和局限性(1983)周骏章427
莎士比亚的形象思维初探(1983)阮 珅446
关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1984)陈瘦竹462
《奥瑟罗》的艺术分析(1984)孙家琇491
莎士比亚的戏剧及其时代(1984)索天章527
博能返约,杂能归粹——试论莎士比亚戏剧的容量(1984)陆谷孙555
自觉意识与自我观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1988)王忠祥570
莎士比亚戏剧论纲(1989)孟宪强580
三百余年来关于莎士比亚的评论述评(1982)张月超619
二十世纪莎评(1980)杨周翰641
附:中国莎士比亚评论目录索引(1917—1988)马 囡 吕艺红659
莎士比亚评论译文目录索引(1928—1988)马 囡722
参考书目749
后记编者750
1991《中国莎士比亚评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宪强编 1991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莎士比亚传
- 1992 业强出版社
-
- 莎士比亚传论
-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莎士比亚绪论兼及中国莎学
- 1991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莎士比亚传
- 1984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莎士比亚传
- 1984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莎士比亚在中国
- 1987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下
-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
- 197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莎士比亚
- 1998 沈阳:辽海出版社
-
- 莎士比亚
- 1996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莎士比亚
- 1993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莎士比亚
- 1983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 莎士比亚传
- 1987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莎士比亚引论 下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 莎士比亚引论 上
- 1989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