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污染与环境保护》
作者 | (日)森康夫等编;蔡锐彬,卢振雄译 编者 |
---|---|
出版 |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3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23012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353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篇 基础篇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燃烧反应速度常数的选定3
§2-1前言3
§2-2H、O系4
§2-3N、H、O系11
§2-4过氧化物系H、O28
§2-5甲烷系C、H、O39
§2-6CO系C、O、N、H51
§2-7结语57
第三章 预混合火焰中热NOx的生成动态72
§3-1前言72
§3-2实验研究72
3-2-1烃类燃料的燃烧火焰72
3-2-2非烃类燃料的燃烧火焰78
3-2-3紊流的影响78
§3-3理论研究79
3-3-1把近似准定常理论应用于N原子的可靠性79
3-3-2按一维理论的NO生成动态80
3-3-3按二维理论的NO生成动态105
4-2-1层流扩散火焰118
§4-2扩散火焰的构造和热NOx的生成118
§4-1前言118
第四章 扩散火焰中热NOx的生成动态118
4-2-2紊流扩散火焰120
§4-3热NOx的生成与排放特性122
4-3-1温度的影响124
4-3-2平均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126
4-3-3燃料种类的影响126
4-3-4火焰形状的影响127
§4-4热NOx的反应过程127
§4-5理论探讨128
4-5-1层流火焰128
4-5-2紊流火焰134
第五章 燃料NOx的生成动态137
§5-1前言137
§5-2燃料NOx的生成特性138
5-2-1预混合火焰138
5-2-2扩散火焰142
§5-3燃料NOx的生成机理152
§5-4减少燃料NOx生成量的方法及其有关现象156
5-4-1二级燃烧法156
5-4-2NO的分解159
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时NOx的生成动态162
§6-1前言162
6-2-1喷雾燃烧实验163
§6-2喷雾燃烧中NO的生成动态163
6-2-2理论计算170
§6-3预蒸发、预混合燃烧的NOx的生成动态172
6-3-1预蒸发、预混合燃烧和NOx的生成172
6-3-2预蒸发、预混合燃烧的实验172
第七章 CO、碳烟等的生成动态179
§7-1前言179
§7-2碳烟的生成机理179
7-2-1多环芳香烃中间体说180
7-2-2乙炔中间体说180
7-2-3烃离子说181
7-3-1碳烟的性质182
§7-3碳烟的性质与碳烟、CO的燃烧速度182
7-3-2碳烟与CO的燃烧速度183
§7-4气体燃烧时碳烟与CO的生成动态184
7-4-1预混合火焰184
7-4-2扩散火焰187
§7-5液体燃料燃烧时碳烟与CO的生成动态188
7-5-1燃料特性的影响189
7-5-2单个液滴燃烧时碳烟的生成189
7-5-3喷雾燃烧系中碳烟与CO的生成190
§7-6重油燃烧时碳烟的生成192
§7-7碳烟与CO生成的模型化192
7-7-1管内层流火焰的碳烟生成模型193
7-7-3紊流扩散火焰的碳烟生成模型194
7-7-2扩散火焰的碳烟生成速度模型化194
7-7-4高负荷燃烧器的CO生成模型195
第二篇 应用篇198
第一章 绪论198
第二章 燃用气体、液体燃料的固定式燃烧装置中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200
§2-1前言200
§2-2固定式燃烧装置的NOx排放特性201
2-2-1燃料种类的影响201
2-2-2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202
2-3-1低氧燃烧203
2-3-2二级燃烧203
§2-3抑制NOx生成的方法203
2-2-3燃烧负荷的影响203
2-3-3水与水蒸汽的喷射205
2-3-4排气再循环208
2-3-5新型燃烧器209
§2-4CO、碳烟等的控制方法216
第三章 煤燃烧时环境污染物的生成及其控制方法221
§3-1前言221
§3-2粉煤燃烧系NOx的生成特性221
3-2-1粉煤燃烧时热NOx与燃料NOx的生成比例221
3-2-2燃料NOx的生成途径222
3-2-3实用燃烧系中各成分转换率的数据225
3-2-4炭燃烧时燃料NO生成的模型化226
§3-3粉煤燃烧时的NOx抑制技术228
3-3-1排气再循环228
3-3-2二级燃烧228
§3-4流动层燃烧时环境污染物的生成及其抑制技术230
3-4-1NOx230
3-4-2SOx234
第四章 内燃机中环境污染物的生成及其控制方法239
§4-1前言239
4-1-1排放限制239
4-1-2排气试验方法242
§4-2汽油机(火花点火高速发动机)和柴油机(压缩点火高速发动机)的燃烧及废气排放特性247
4-2-1汽油机(火花点火高速发动机)的燃烧及排气特性247
4-2-2柴油机(压缩点火高速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气特性259
§4-3汽油机(火花点火高速发动机)的排气对策266
4-3-1基本对策266
4-3-2排气对策的实例——四冲程汽油机269
4-3-3二冲程汽油机的排气对策277
4-3-4研究排气对策应注意的问题279
§4-4高速柴油机的排气对策279
4-4-1基本策略279
4-4-2燃料喷射时刻的控制与燃烧室的改良279
4-4-4喷水法281
4-4-3排气再循环法281
4-4-5排气对策中存在的问题282
第五章 燃气轮机中环境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方法284
§5-1前言284
§5-2低污染燃烧器的实验286
5-2-1低烟度燃烧器286
5-2-2低浓度NOx燃烧器291
§5-3燃烧器模型化与污染物的排放299
5-3-1模型化的方法299
5-3-2计算结果与分析304
第三篇 测量篇309
第一章 序论309
§2-2热电偶测温法310
2-2-1热电偶指示温度修正法310
第二章 温度的测量310
§2-1前言310
2-2-2热电偶材料与热辐射率312
2-2-3热电偶形状与对流传热率315
2-2-4热电偶的制作及其在测量上的问题316
§2-3光谱测温法317
2-3-1光谱测温法概要317
2-3-2用辐射法测量温度320
2-3-3分配温度的测量323
2-3-4光谱线的形状与平动温度326
2-4-1热电偶法327
§2-4变动温度的测量327
2-4-2用分光法测量变动温度和浓度329
第三章 浓度的测定333
§3-1前言333
§3-2燃气的分析333
3-2-1氮氧化物的分析333
3-2-2HCN、NH3的分析343
3-2-3稳定化学成分的分析345
3-2-4不稳定化学成分的分析350
3-2-5碳烟浓度的测定356
3-2-6取样系358
3-3-1前言360
§3-3环境测定360
3-3-2氮氧化物的分析361
3-3-3其他化学成分(SO2、CO、氧化剂)的分析362
第四章 速度的测定369
§4-1前言369
§4-2毕托管法369
4-2-1毕托管的形状369
4-2-2各种修正系数370
4-2-3采用毕托管测量流体的方向371
4-2-4用于燃气的毕托管373
4-3-1流体中飘浮粒子的运动374
§4-3粒子轨迹法374
4-3-2粒子及其导入法375
4-3-3照明法与照相法375
§4-4激光·多普勒法376
4-4-1激光多谱勒仪的特点376
4-4-2测量原理377
4-4-3多普勒移动频率的测定378
4-4-4光学系378
4-4-5信号处理系379
4-4-6测量上的问题381
§4-5热线风速仪383
4-5-1平均流速的测量384
4-5-2紊流的测量385
4-5-3流体方向的测量385
4-5-4流体温度不同时的修正386
4-5-5测定温度变动流体场的速度变化386
§4-6其他387
4-6-1放电法387
4-6-2采用两根细线的方法387
4-6-3采用两个热电偶的方法388
4-6-4使用超声波的方法388
4-6-5微音器探头法389
4-6-6、双向探头法390
附录绝热火焰温度及该温度下NO、CO的平衡浓度392
1989《燃烧污染与环境保护》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森康夫等编;蔡锐彬,卢振雄译 1989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环境污染与健康
- 1985 北京:知识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保护书刊资料目录 续一
- 1976
-
- 燃烧与污染
- 1992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公众保健
-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环境保护管理与污染治理
- 199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实用手册
- 1993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地理环境污染与保护译文集 第4集
- 197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保护简明原理
- 1981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环境污染与植物
-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人体保健
- 1985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城市环境保护 太原市环境污染与防治植物
- 1994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生物
- 198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治理
- 1988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环境污染与治理
- 1986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