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
作者 | 尹鸿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7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00342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32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主流倾向5
第二章 大众化转型的社会趋势11
第三章 多元化形态的生存格局19
上篇世纪转折时期的电影31
第一章 转折时期的电影格局31
第一节 “创世纪”的历史记忆31
第二节 好莱坞模式的借鉴与超越37
第三节 现实境遇的人文关怀40
第二章 特殊生态环境中的电影策略45
第一节 商业电影:奇观化策略45
第二节 国家意识形态电影:政治伦理化策略49
第三节 “新民俗电影”:传奇化策略52
第四节 “新体验电影”:写实主义策略56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64
第三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电影文化64
第二节 后现代性:电影游戏69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游戏电影72
第四节 “轻”之惑:后现代文化批评77
第四章 国际化背景与电影的民族性81
第一节 全球化语境81
第二节 国际化电影83
第三节 国际电影节情结92
第四节 电影的国际化与民族性96
第五章 文化冲突中的电影观念100
第一节 从商品本位到“媚俗”100
第二节 电影困境与话语立场101
第三节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103
第四节 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启示104
第五节 间离与张力106
第六章 从“第五代”到“新生代”导演群体110
第一节 “第五代”:历史的辉煌110
第二节 “第五代”:现实的危机113
第三节 “新生代”:青春的还原117
第七章 精品战略与国产电影的发展122
第一节 “精品”的判断122
第二节 “精品”的批评125
第三节 “精品”的误区128
第八章 历史叙述与叙述历史:电影中的过去时133
第一节 《老少爷们上法场》:平面背后的深度133
第二节 《出嫁女》:创伤恐惧与视死如归136
第三节 《家丑》:权力对人性的透视140
第四节 《红粉》:言情传奇与人生悲剧142
第五节 《大转折》:战争文献故事片的定型146
第九章 现实体验与体验现实:电影中的现在时150
第一节 《疯狂的代价》:通向心灵的禁区151
第二节 《心香》:无情世界的感情152
第三节 《红发卡》:恋父创伤的抚慰154
第四节 《感光时代》:都市突围157
第五节 《赢家》:温情的绿洲159
第六节 《孔繁森》:公仆理想的重建162
第七节 《找乐》《民警故事》:纪实电影的当代形态165
中篇世纪转折时期的电视175
第十章 电视媒介与文化生态环境175
第一节 电视已成为一种媒介环境175
第二节 电视与生态污染177
第三节 文化生态意识180
第一节 电视研究领域的空白区182
第十一章 边缘处境中的电视研究182
第二节 电视研究与电视文化的发展186
第十二章 电视中的喜剧观念189
第一节 喜剧之命运189
第二节 语言的智慧192
第三节 喜剧美学观195
第十三章 从戏剧向纪实的电视文化转向198
第一节 电视剧黄金时代的消失198
第二节 回到生活空间200
第三节 寻找人间温情202
第十四章 电视剧的精品化与电影化205
第一节 精品电视剧的兴起205
第二节 电视剧的电影化趋势207
第十五章 都市与人情:城市题材电视剧210
第一节 《渴望》:大众化的叙事母题211
第二节 《姊妹行》:叙事规律的摸索212
第三节 《咱爸咱妈》:重建东方人伦传统215
第四节 《冬冬和“外星人”》:儿童影视美学的回归217
第五节 《浦江叙事》:“主旋律”的大众化探索219
第六节 《北京人在纽约》:世俗神话与劝善寓言222
第十六章 文明与骚动:农村题材电视剧226
第一节 《好男好女》:愚昧与贫困的怪圈226
第二节 《雪野》:人性的升华230
第三节 《神禾塬》:当代农民文化的人文观照234
第十七章 战争与和平:军事题材电视剧237
第一节 《热血》:生命的奉献237
第二节 《蓝色国门》:炼狱与天堂239
第三节 《雪震》:战争片模式的突破241
第四节 《牧云的男人》:告别战争走向和平243
第十八章 历史与想象:历史题材电视剧246
第一节 历史传记片:美学虚构原则246
第二节 《李大钊》:与历史的对话252
第三节 《走出沼泽》:古老的原型256
第四节 《西行漫记》:人格的魅力258
第五节 《潮起潮落》:体验中的沧桑260
第六节 《无悔追踪》:平民传奇与史诗画卷263
第七节 《杨家将》:大众文化经典的屏幕叙述265
下篇影视文化研究273
第十九章 意识形态批评与《青春之歌》读解273
第一节 经典文本273
第二节 政治寓言274
第三节 成长母题278
第四节 主观化写实282
第五节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主流电影284
第二十章 精神分析批评与《芙蓉镇》读解286
第一节 性权力的较量287
第二节 观影认同291
第三节 二次校正295
第四节 叙事策略297
第二十一章 叙事学与电视情节剧的叙事规则300
第一节 欲望客体300
第二节 延宕过程302
第三节 二元对立304
第四节 缝合结构306
注释308
参考文献311
片名索引319
后记326
1998《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尹鸿著 1998 北京: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写在历史的转折时期
- 1995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转折
- 1995
-
- 世界通史 中 中世纪时期
-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
- 199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转型时期的中国金融
- 1998 济南:黄河出版社
-
- 大转折时期的思维裂变 韩志国采访集
- 1997 九州图书出版社
-
- 大转折时期的中国股市
- 199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转折
- 1992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从传统到现代 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
- 1991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与先哲对话 世纪转换中的中国与传统文化
- 1996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 世纪转折处的哲学巨匠:弗雷格
- 1998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
- 199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广播电视论丛 上集
- 1985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