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 | 冯国瑞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5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323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306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论1
第一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概况1
前言1
一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2
二 科学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6
三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8
四 智力的放大和脑力劳动的部分解放9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其他革命的相互关系12
一 关于科学技术革命等的种种见解12
二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社会革命的相互关系21
一 科教兴国战略的决策依据25
第三节 科教兴国是伟大的战略决策25
二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30
三 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53
第一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的诞生56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6
一 提供了新的生产工具和动力源泉56
二 增强了智力因素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57
三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8
四 改善了劳动的社会过程59
一 由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引发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60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60
二 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同时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61
三 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也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66
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根据66
二 资本主义的竞争与垄断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69
三 资本主义造就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71
第二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74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4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客观根据74
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77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在实现工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80
一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80
二 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工业的迅速发展85
第三节 科技体制改革及其成就86
一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87
二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91
第三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95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民主政治建设95
一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的素质和民主意识95
二 科学技术革命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孕育着发展民主政治的气氛96
三 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法制建设97
四 科学技术革命改善了民主政治建设所需要的物质条件98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协调发展99
一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100
二 社会主义制度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01
第三节 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对外关系104
一 科学技术革命是调整国际关系、推动国际格局变迁的重要因素104
二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加深了各国间的相互依赖106
三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我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调整107
第一节 教育发展历史转向的动因:科学技术革命112
一 简单的历史回顾112
第四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12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现代教育113
三 社会主义与现代教育116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文学艺术的双重变奏119
一 工业革命前的文学艺术发展120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文学艺术的交互作用122
三 谱写中国风格的双重变奏124
第三节 冲突与融合:科学技术革命与传统文化126
一 科学技术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冲击126
二 冲突与融合128
三 社会主义新文化130
一 科学技术革命前的信息文化交流132
第四节 科学技术革命的人文成果:信息传播与国际文化交流132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信息文化交流133
三 信息文化交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35
第五章科学技术革命与国防现代化137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军事技术137
一 军事技术与一般科技关系的历史考察138
二 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规律140
三 军事技术先行发展的原因分析146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高技术战争150
一 20世纪80、90年代几场带有高科技色彩的局部战争的特点150
二 未来高科技战争158
第三节 用高科技武装我国的国防163
一 积极防御国防战略的高科技内涵163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国防167
第六章科学技术革命与人口优化控制172
第一节 人口因素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2
一 人口数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3
二 人口质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6
三 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9
第二节 人口因素与科学技术现代化183
一 人口文化素质与科学技术现代化183
二 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技术现代化187
第三节 人口与社会的协调优化191
一 人口与社会协调优化的途径和对策——“系统总体人口论”191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人口优化控制前景196
第七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生态环境202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生态环境的变化202
一 工业革命以前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3
二 工业革命所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204
三 生态环境污染发展的趋势207
第二节 生态环境优化的途径209
一 自然生态环境系统210
二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212
三 生态环境优化途径的探求214
第三节 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新发展219
一 自然决定人和人决定自然的片面性220
二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新发展222
第八章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优化系统224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科学化、民主化224
一 科学技术革命对管理决策的影响224
二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方法226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方法、决策思维229
一 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发展230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思维231
三 决策的类型233
四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方法233
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主体的综合优化235
一 什么是决策主体235
二 科学技术革命与决策主体优化236
三 管理决策系统和参谋系统的关系237
第九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系统优化239
第一节 管理系统是一种网络系统239
一 管理主体系统239
二 管理客体系统241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系统优化244
一 管理主体优化应具备的条件244
二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管理系统优化246
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城乡管理系统优化250
一 科学技术革命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251
二 城市化与城市管理系统优化251
三 市长与城市管理系统优化253
四 信息化社会与城市管理系统优化254
五 科学技术革命与农业管理优化2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257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257
第十章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社会网络系统257
二 三大文明建设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网络系统2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空前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264
一 社会主义社会在加速发展着科学技术265
二 社会主义社会更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266
第三节 协调优化社会主义社会的网络系统268
一 建设与改革的关系268
二 三大建设系统之间的关系269
三 国内与国际的关系270
四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271
一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应有之义272
第四节 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272
二 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274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重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276
第十一章对当代西方种种相关理论观点的述评287
第一节 对科学主义的述评287
一 科学主义的主要情况和基本观点288
二 对科学主义的评析291
三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获得哪些认识论启示306
第二节 对反科学思潮的评析309
一 反科学思潮的理论结构和主要观点309
二 对反科学思潮的评析313
三 几点启示318
第三节 对“趋同论”的评析319
一 对“信息社会”究竟应当怎么看320
二 面向科技新革命,注意批判“趋同论”331
第十二章方法与理论的启示336
第一节 如何观察与处置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336
一 局部与全局336
二 重点与一般336
三 目前与长远337
一 系统方法338
第二节 现代科学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338
二 信息方法340
三 反馈方法341
四 功能模拟方法343
五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345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科技史观的统一348
一 社会形态观点348
二 矛盾观点350
三 实践观点352
四 群众观点353
主要参考文献357
后记365
1996《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国瑞主编 199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81-1985
-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
- 1988
-
-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984
-
- 哲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988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
- 1993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1999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
- 195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 1998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 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
- 198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
- 1995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 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文化
- 1987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科学技术讲稿汇编
- 198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