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生命》
作者 | (苏)贝尔格(Берг,Л.С.)著;王勋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598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000716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048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序言1
第一章 不久前的气候变暖3
北极变暖3
永冻土层南界向北退缩11
温带纬度地带变暖12
山地变暖17
气候变暖与墨西哥湾流18
气候的大陆性减弱21
第二章 历史时代的气候变化问题25
关于大气中的水分储量27
关于土壤中的水分储量32
湖泊的消失过程41
关于推测的哈萨克斯坦、土耳其斯坦和西西伯利亚湖泊变干47
关于推测的河流变浅54
关于历史时代的植被变化69
从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土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看土壤75
荒漠90
关于历史时代内某些地域的气候变化101
结论144
参考文献145
第三章 里海水位与北极航行条件151
参考文献159
第四章 论干燥的冰后期161
第五章 干燥冰后期以来的地貌变化172
第六章 陆生生物的间断的、北方东西同种分布188
第七章 论北半球海洋动物区系的北方东西同种分布195
北方东西同种的海洋动物区系195
北方东西同种分布的原因203
参考文献215
第八章 生物的两极同原分布与冰期219
水生哺乳动物中的两极同原性现象222
海洋鱼类中的两极同原性现象224
关于两极同原性的原因231
地质资料239
现代热带动植物区系的北方类型246
深水类型251
陆生动植物中的两极同原性254
较高分类单位的两极同原性265
结论267
第九章 黄土是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的产物268
黄土是岩石269
黄土的机械组成270
化学组成276
矿物组成277
多孔性279
黄土颗粒的形状279
地理分布281
黄土成因观点概述284
冰水沉积学说285
风成(风积)学说290
冲积—风成学说294
坡面流水(坡积)学说296
土壤(残积)学说297
黄土是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的产物298
黄土和黄土的母岩298
黄土与下伏岩石的关系300
黄土与冰碛302
草原成土作用305
黄土的无层理性307
黄土中的风化作用和成土作用的特征311
微生物的作用323
黄土的其他特性325
黄土形成的条件325
现代的黄土形成作用326
黄土状岩石的多样性330
黄土在水平方向上过渡为其他岩石333
南俄罗斯和乌克兰黄土形成的时间336
由冲积物形成的黄土338
黄土状湖泊沉积物(淡水钙质亚粘土)350
由微咸水沉积物形成的黄土状岩石353
黄土与河谷的关系354
洪水泛滥时细粒沉积物的沉积354
对上述看法的反对意见356
黄土的机械组成和黄土与河谷的距离359
黄土产状与地壳变动366
上覆岩石的地带性369
水平地带性369
黄土的垂直地带性374
黄土相似物374
能否将典型黄土与非典型黄土区别开?374
黄土状亚粘土376
无漂砾覆盖亚粘土和粘土386
瑟尔特粘土389
克拉西克392
沃罗涅日的上覆岩石392
红棕色粘土393
黄土与黄土状岩石之间有无成因上的差别?396
苏联黄土和黄土状岩石分布图399
对土壤-残积说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403
黄土的厚度403
黄土吸收性复合体的盐基饱和度412
对风成说的反对意见417
黄土是否是现代形成物?417
粉尘的归宿426
作为黄土粉尘假定来源的砂430
作为黄土粉尘假定来源的冰碛434
作为黄土粉尘假定来源的河流和冰水沉积物434
作为黄土粉尘假定来源的碱土和脱碱土436
可疑的焚风437
黄土岩石的地理分布439
古大陆沙丘440
后退冰川前方地域景观(后退冰川以南)443
前进冰川前方地域景观448
黄土中缺乏腐殖质的现象451
黄土中腐殖质层的特性454
层状黄土455
黄土中的砾石458
机械组成460
对坡积说的反对意见463
坡积物的两个类型464
古坡积物形成的时间465
坡积黄土465
黄土的动物群468
动物群成分468
黄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469
黄土中的鸟蛋471
软体动物473
根足类491
结论492
黄土的沉陷492
植物群492
现象记述493
黄土的沉陷性及其形成方式496
结论500
参考文献501
第十章 地质时代的气候543
第十一章 前寒武纪大陆上的生命和土壤形成570
从生物学观点看泛荒漠的不可能性571
从自然地理学观点看泛荒漠的不可能性571
生命的先驱573
现代土壤中的微生物574
前寒武纪荒漠中的生命578
前寒武纪大陆上的土壤形成579
关于大陆上最古老生命的古生物学资料582
结论583
参考文献584
对第298—338页的补充587
人名译名对照表588
1991《气候与生命》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贝尔格(Берг,Л.С.)著;王勋等译 1991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天气与气候
- 1986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气候与文化
- 1930
-
- 气候学研究:气候与环境
- 1998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1979
-
- 风土病志
- 昭和17年07年 株式会社积善馆
-
- 气候学 气候学基础知识与中国气候
- 1965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1991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1996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气候学研究 气候与中国气候问题
- 1993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烤烟与气候
- 1994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气象学与气候学
-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小气候与地方气候
- 195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旅游与气候
- 1986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 天气与气候
- 1986 北京:气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