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
作者 | 程麻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4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149197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923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开场话 千年之交说“圆满”1
绪论 “大团圆”批判与“国民性”改造11
一 “大团圆”心理在现代中国的命运11
二 道德和心理17
三 “大团圆”心理的系统性23
上编 中国叙事文学的圆满情趣31
一 “大团圆”心理模式探源31
(一) “早熟”的中国历史意识31
(二) “晚熟”的文学叙事观念36
(三) 何谓“大团圆”?40
二 中国文学“大团圆”模式演变轨迹(上)47
(一) 从“怪”到“奇”47
(二) 唐人“作意好奇”53
(三) “大团圆”情趣在宋代的普及59
三 中国文学“大团圆”模式演变轨迹(下)67
(一) 元杂剧“解颐”说67
(二) 明代短、长篇小说的“圆满”套路75
(三) 清代对“大团圆”的反拨84
(一) 革命文学会重蹈“大团圆”覆辙么?91
四 革命文艺创作中的非“圆满”观念91
(二) 新时期非“圆满”观念与作品示例97
(三) 戏剧影视创作中的情节意识104
五 公案、侦探与推理小说散谈110
(一) 世事之恶与道德之美110
(二) 事理之趣和侦探小说114
(三) 东方推理小说的前景118
(一) 参照系与开锁钥123
六 “大团圆”非悲、喜剧论123
(二) “大团圆”与悲、喜剧观念比较128
(三) “大团圆”模式的出路132
七 论文学情节的可驾驭性139
(一) 故事架构的可能性139
(二) 人物行动的可行性145
(三) “大团圆”结尾的可信性”150
(一) 审美情趣和社会情结158
中编 中国社会心理的终极情结158
一 “大同”理想得失谈158
(二) “大同世界”与“乌托邦”164
(三) 理想境界和理性审视170
二 “胜者王侯败者贼”析177
(一) 源远流长的“成败论”177
(二) “正统论”与史官文化182
(三) 轻言重行的政治传统189
三 “盖棺”实难“定论”195
(一) “盖棺定论”的人生目的195
(二) “盖棺定论”难以尽信201
(三) 生命重在内容与过程207
四 中国人的急切实用心理剖析213
(一) 行为目的:“有用”213
(二) 急切实用:“一步到位”219
(三) 生活理想:“诸事圆满”224
(一) 目的意识的萌生及成熟230
一 论中国目的意识之短长230
下编 中国哲学观念的目的意识230
(二) 过程观念与结果意识的失衡236
(三) 中国目的意识偏失及其校正242
二 禅宗一解250
(一) 禅宗研究的心理学视角250
(二) “顿悟”与中国传统目的意识255
(三) 禅宗教义精芜辨262
(一) 未必“适时”的胡适之论269
三 重提“问题与主义”之争269
(二) “根本解决”之得失274
(三) 理想动力与可行途径280
编外 中日文化心理杂谈285
一 理解人心非易事285
二 大小之辨293
三 好坏之分300
四 内外之别307
后记 再说改造“国民性”313
1999《中国心理偏失:圆满崇拜》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程麻著 1999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
- 1992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 21世纪崇拜心理学
- 中国艺术文化出版社
-
- 当代崇拜心理学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偏見の心理
- 1968.06 培風館
-
- 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
- 1937
-
- 中国崇拜物
- 1991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的自然崇拜
- 1994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 中国人崇拜祖先的传统
- 1995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崇拜心理学
- 1997 北京:华龄出版社
-
- 性崇拜
- 198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让我崇拜你
- 1988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
- 1990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行业神崇拜
- 1990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