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年鉴 1982》求取 ⇩

综述(专稿)1

活跃的话剧创作 杜高陈刚1

1981年的戏曲创作 颜长珂王安葵5

少数民族戏剧纵横谈 曲六乙9

木偶皮影艺术转折的一年 林堃14

舞台美术的多样化 李畅16

我国电视剧发展概述 黄维钧20

戏剧舞台(专稿)24

首都戏剧舞台 李庆成24

天津戏剧舞台 王维忠26

沈阳戏剧舞台 明卉28

上海戏剧舞台 何慢30

武汉戏剧舞台 高梁32

广州戏剧舞台 闻斋34

成都戏剧舞台 严肃36

西安戏剧舞台 鱼讯肖云儒39

戏剧日志42

1981年戏剧日志42

戏剧活动62

1981年戏剧界重要活动综述(专稿) 傅容62

演员要博学侯喜瑞63

侯喜瑞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66

向侯老祝贺,向侯老学习——在侯喜瑞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会上的贺词 史若虚66

一代名家,不同凡响——在侯喜瑞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会上的祝词曹禺67

梅兰芳逝世二十周年纪念69

我们永远纪念梅兰芳 吴祖光69

从梅兰芳看京剧艺术流派 张庚71

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72

大力提倡和扶植戏曲现代戏——在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开幕式上的讲话 吴雪72

戏曲现代戏之花要开放得更鲜艳 《人民戏剧》评论员74

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漫记 郁德生75

鼙鼓声中思前贤——纪念王瑶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马少波77

王瑶卿诞生一百周年纪念77

王瑶卿先生传略 刘乃崇78

“昆曲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83

永葆美妙之青春——“昆曲传习所”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开幕词 吴雪83

喜庆“昆曲传习所”六十年 金毅86

健在的昆剧“传”字辈演员简介88

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90

为孩子们演出更多更好的皮影木偶戏 章培冯立三90

裘盛戎逝世十周年纪念91

怀念裘盛戎同志 张梦庚91

上海首届戏剧节92

为建设精神文明献出好戏——在上海首届戏剧节上的开幕词 陈沂92

必须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上海首届戏剧节开幕式上的讲话 汪道涵94

出色的贡献——在上海首届戏剧节上的祝辞 曹禺95

文艺要为建设精神文明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96

戏剧与精神文明建设96

在戏剧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刘敬史若虚 纽骠 郑亦秋97

为精神文明的辉煌大厦添砖加瓦——首都中青年演员座谈会发言摘要100

让“五讲”四闰”之花盛开戏剧界——上海戏剧工作者谈戏德 罗佳陵104

提倡竞赛 反对竞争——看关肃霜的演出所想到的 刘海粟106

剧目评论108

把文艺的灯火燃得更亮些——评话剧《谁是强者》 赵寻108

《初春》观后——致邹维之同志 魏拔111

一出好戏——简评话剧《分忧》 王昌定袁静114

喜看话剧《张灯结彩》 陈默115

郑毅军形象塑造浅见 赵风116

农村新人的热情颂歌——试评话剧《赵饯孙李》 蜀琦118

看了《天山深处》所想到的 胡可120

闪闪发光的《金子》 刘宾雁121

评话剧《明月初照人》 陈刚124

把美带到生活中去——谈谈话剧《明月初照人》 王春元126

欢迎你 好伙伴 蒋锡扔128

真正的战士——话剧《彭大将军》读后随想 丁洪129

团结才能胜利——话剧《北上》观后 李门131

振兴中华情更浓——漫评话剧《孙中山与宋庆龄》的演出 何纪华 沈炜元132

评长春话剧院演出的《孙中山》 徐阿李133

《孙中山伦敦蒙难记》观后 方杰134

《巍巍昆仑》赞 杜鹏程135

忠于原著 富于创新——试评陈白尘改编的《阿Q正传》 顾文勋136

浅谈《成亨酒店》的改编 福荣 育生138

铁马金戈秦王曲——评新编历史剧《秦王李世民》 陈辽140

话剧舞台上的一面古镜——评《唐太宗与魏征》 曲六乙 谢振东142

赞《松赞干布》 李超145

喜看《为了幸福,干杯!》 陈中宣146

梧桐茂处凤凰归——喜看话剧《落凤台》 林之林147

友谊的大厦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看抚顺市话剧团演出的《战犯》 蓝光148

运筹帷幄中 决胜千里外——看《平津决战》 仰史150

一个农村新人的生动形象——评花鼓戏《八品官》 朱日复151

感人肺腑的准剧《母与子》 汪培152

喜看菜芜梆子《红柳绿柳》 张真154

一曲海边的欢歌 黄越156

隽永 清新 自然——评吕剧《张王李赵》 毛书征158

在笑声中受教育——滑稽戏《路灯下的宝贝》观后 丁水牧159

怎样写好传记戏——从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谈起 蒋星煜160

激情写正气 浓墨状风云——评新编评剧《成兆才》 王蕴明161

悲歌一曲汉宫怨 玉损花凋两堪伤——评新编历史剧《汉宫怨》 双戈162

让民族现在诗剧中再现——赞新编历史剧《正气歌》 宋大声163

别具情趣的《失刑斩》 俚闻165

在笑声中唾弃丑恶——谈龙江剧《皇亲国戚》 张锦池166

谈《点状元》的人物塑造 叶春凯168

《新亭泪》浅析 雪川172

历史剧与历史真实性——首届上海戏刚节新编历史剧漫评 罗辛173

亭外的旁白——看北方昆曲剧院新排《牡丹亭》 陈朗174

京剧《谭嗣同》观后感 许思言176

除旧布新 雅俗共赏——《真假美猴王》观后 吴乾浩178

从《铫期》、《打金砖》到《汉宫惊魂》 齐致翔180

看京剧《李清照》的演出 王季思181

铁榜昭昭执法难——新编历史剧《洪武鞭侯》观后 艾芝182

让人们笑得更美——谈滑稽戏《我肯嫁给他》 梁冰183

唤起心灵的向善感——评剧现代戏《野马》观后 谷怀186

看湖南花鼓戏《牛多喜坐轿》 胡沙187

几个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喜看评剧《月难圆》 孟琪188

观川剧《易胆大》杂感 王伯岳189

古老剧种又绽新花——《状元与乞丐》观后 李紫贵190

喜看海瑞驯恶“虎’ 黄河190

从“一脱”到“三脱”的启示——评粤剧《三脱状元袍》 华永建191

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歌——谈歌剧《同心结》 叶林193

此恨绵绵无绝期——《晋水咽》观后 韩玉峰194

评歌剧《波丽札特之死》 张庆祥 王振伟195

肖像与意境——评歌剧《贺龙之死》 沈尧197

阿凡提和《第一百个新娘》 戈宝权198

新歌剧的新成果——观看歌剧《伤逝》有感 李焕之199

儿童剧团201

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专稿) 陈子君201

关心儿童文学和儿童戏剧的发展——从茅盾等同志的建议谈起 叶君健203

“我们要有成百个儿童剧团”——记宋庆龄同志对儿童戏剧事业的关怀和抱负 任德耀206

亲切的关怀 连德枝210

为了孩子——儿童刷座谈会纪实 王育生212

全国儿童剧创作座谈会215

中外戏剧交流216

中国戏剧艺术走向世界——记中国代表团参加国际剧协年会 赵寻216

香港国际布莱希特学术讨论会侧记 丁扬忠龚伯安218

瑞典戏剧散记——参加国际斯特林堡戏剧节归来 石琴娥221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罗马尼亚戏剧——张庚、方琯德谈访罗观感 红蒂226

访美剧话 黄宗江231

京剧艺术在美国——访赴美讲学归来的赵荣琛教授 白帆236

《霸王别姬》在西德 杨春霞236

美国观众赞誉麒派艺术——记上海京剧团在纽约的演出 余志恒237

访朝散记 丁毅238

秦腔风靡京都 范角240

一次愉快有益的艺术合作——中英合排莎翁名剧《请君入瓮》 英若诚241

今日复何日 共此好时光——贺日本话剧访华演出团 曹禺243

木偶戏的春天——看日本宫原大刀夫的布袋木偶戏 虞哲光244

写于日本能乐访华演出之后 刘厚生245

欢迎您,《吉四六》——写在日本大分县县民歌剧团《吉四六升天》访华来汉演出之前 程云246

热情的人民 新颖的艺术——欢迎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木偶剧团来我国演出 冯书祥247

周采芹访问记 顾鸣竹248

用形体说出的语言——介绍奥地利哑剧 游本昌250

中外戏剧交流活动一览 本刊资料室252

1981年在中国首演的外国戏剧 本刊资料室253

文选·文摘254

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事业 周扬254

农村题材大有作为 周巍峙261

开展戏剧批评的两条战线斗争 赵寻264

领导·生活·批评——学习《周恩来选集》(上卷)有关文艺论述的体会 张颖266

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戏剧观比较 佐临269

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 曹禺272

难关与希望创新与继承 陈白尘277

戏剧观念问题 陈恭敏282

迎向新的时代生活——1980年话剧创作一瞥 杜高 陈刚286

社会矛盾与性格冲突 谭霈生289

谈两年来话剧结构形式的新探索 李春熹294

关于话剧表演的一些问题 蓝马(遗作)300

从《蔡文姬》至《伽俐略传》——论舞台美术的写意性 胡妙胜301

中国剧坛的骄傲——序《田汉话剧选》 陈白尘311

党的领导是胜利的保证——忆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敌演剧队 阳翰笙315

洪深学生时代的戏剧活动 黄廷复319

回忆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 刘静沅320

辛亥革命前后的戏剧运动 王卫民325

忆《雷雨》在南京首演 郑挹梅331

《清明前后》公演前后 范国华332

新发现的六种民国戏剧小报 蓝凡333

关于戏曲工作的形势、问题和措施 刘厚生333

谈谈京戏艺术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了研究现代京戏的改革 阿甲341

谈戏曲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陈仁鉴348

戏曲演员的舞台自我感觉——体验与表现的一致性 郭亮352

戏曲音乐的脉络初探 周大风358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前言 王季思 萧善因 焦文杉362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前言 王季思 黄秉泽370

论金圣叹评改《西厢》 林文山377

李渔生平事迹的新发现 赵闻庆380

关于许潮杂剧四种的发现——兼谈许潮及《阳春奏》的若干问题 麻国钧384

太平天国时期的戏剧活动 王少华387

《西厢记》的外文译本和满蒙文译本 王丽娜392

略论歌剧音乐的戏剧性 陈紫397

木偶戏艺术规律初探 马明泉 杨烽402

斯氏体系的哲学美学基础问题 郑雪来405

梅耶荷德的贡献 童道明412

布莱希特建立的是叙述体戏剧体系 余匡复417

关于戏剧创作中爱情描写问题的讨论 俞赛珍425

关于历史剧问题的讨论 张志如428

关于话剧民族化问题的讨论 戴秋生430

关于京剧“危机”问题的讨论 张文卿431

关于传统戏曲评价问题的争论张文卿433

关于戏曲中男演女和女演男问题的争鸣晓明435

剧团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 金毅437

剧团体制改革437

剧团体制改革初探 严肃441

谈一谈体制改革 侯星442

戏剧著作介绍444

《剧本创作座谈会文集》 李迎444

《张庚戏剧论文集》 朱颖辉445

《玉轮轩曲论》 洪柏昭446

《曲论初探》 李平447

《编剧理论与技巧》 陈革彦448

《戏曲剧目论集》 苏国荣449

《戏文概论》 钟一言450

《清代杂剧全目》 董润生451

《优语集》 詹慕陶452

《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 傅晓航453

《萧长华戏曲谈丛》 黄在敏454

《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 董恒山455

《粉墨集》 葛芸生455

《<雷雨>人物谈》 章培456

《曹禺剧作论》 张洁457

《吴祖光论剧》 许国荣458

《以戏代药》 周捷459

《新凤霞回忆录》 曹其敏460

《艺术,真善美的结晶》 吴乾浩461

《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 杜巴462

《<十五贯>研究》 学蕊463

《京剧流派》 涂沛463

《京剧音乐概论》 安志强464

《昆剧演出史稿》 张秀莲465

《元代杂剧艺术》 郭炎生466

《论戏剧性》 刘帼君466

《云南戏曲音韵》 李荫厚467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郅平468

《新编大戏考》 李大珂469

《西欧戏剧史》 丁扬忠470

《美国戏剧论辑》 张榕471

《汉堡剧评》 朱以中472

《戏剧剖析》 罗晓风473

《论戏剧情节》 施种474

戏剧院校·剧院剧团475

中央戏剧学院475

中围戏曲学院477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479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481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483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48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486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491

山西省临猗县眉户剧团494

上海越剧院496

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499

湖南省平江县花鼓戏剧团501

广东粤剧院502

广东潮剧院504

四川省自贡市川剧团507

西藏自治区藏剧团508

西安易俗社510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514

福建省泉州木偶剧团515

资料516

1981年部分剧团演出剧目概况516

1981年刊物发表戏剧剧本目录555

1981年出版戏剧书籍目录565

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录相目录573

1981年戏剧文章目录574

1983《中国戏剧年鉴 198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编 1983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经济年鉴  1982(1982 PDF版)
中国经济年鉴 1982
1982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文艺年鉴  1982(1984 PDF版)
中国文艺年鉴 1982
1984
中国哲学年鉴  1982(1982 PDF版)
中国哲学年鉴 1982
1982
中国新闻年鉴  1982(1982 PDF版)
中国新闻年鉴 1982
1982
中国农业年鉴  1982(1983 PDF版)
中国农业年鉴 1982
1983
中国经济年鉴  1982(1982.08 PDF版)
中国经济年鉴 1982
1982.08 经济管理杂志社出版
福建省戏剧年鉴  1982( PDF版)
福建省戏剧年鉴 1982
中国包装年鉴  1982( PDF版)
中国包装年鉴 1982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
中央戏剧学院年鉴  2006( PDF版)
中央戏剧学院年鉴 2006
中国新闻年鉴  1982(1982 PDF版)
中国新闻年鉴 1982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年鉴  1982(1983 PDF版)
中国农业年鉴 1982
1983 北京:农业出版社
中国电影年鉴  1982(1983 PDF版)
中国电影年鉴 1982
1983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中国戏剧年鉴  1985(1987 PDF版)
中国戏剧年鉴 1985
1987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戏剧年鉴  1984(1985 PDF版)
中国戏剧年鉴 1984
1985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中国文艺年鉴  1982(1984 PDF版)
中国文艺年鉴 1982
1984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