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其人》求取 ⇩

第一章不惑之年4

第一节 在毛泽东面前的一场争论4

与“三峡”结缘4

御前论争8

三十多年前的中国避免了一场灾难16

第二节 福祸相生18

毛泽东说:“你来当我的秘书”18

谶语19

从“大跃进”到庐山会议21

第三节 庐山风云21

庐山会议前期短暂的“反‘左’纠偏”25

几位大人物开口前后29

七月二十三日事件33

转向34

“对事,也要对人”35

意外的召见36

列席两次中央常委会37

“定性”之后38

第四节 留得信史照人寰42

“实录”成书始末42

公道自在人心47

第二章谷底行50

第一节 “李锐反党集团”51

从庐山回到北京51

水电部的批判斗争53

第二节 险些葬身北大荒69

难堪的“双重饥饿”69

雪上加霜72

只剩下生存问题75

终于被中央察觉80

农场售货员80

和于善浦成为好朋友82

“思想汇报”中不能再讲真话83

第三节 炎凉何必叹,把酒贱浮名84

又回到了北京84

离婚后的独居生活85

田家英的友谊95

“七千人大会”没有给李锐带来转机96

辩诬99

命运的又一次逆转101

第四节 磨子潭106

最初的日子106

夜校里的文化教员108

骇人听闻的心里话113

最使人对李锐感兴趣的两件事116

写诗成为寄托感情的重要方式117

修改旧作找回自我124

“文革”之初的“防空洞”126

一九六七年回到北京后的两个月129

被捕133

第五节 狱中生涯136

这里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监狱136

“大脑体操”139

一位提审员的回忆142

周恩来想起狱中的李锐143

奇墨怪毫写诗篇144

第三章血凝龙胆紫回首忆平生147

第一节 儿时戚戚事147

红白拉锯中的名门大户147

父亲追随孙中山149

启明女校的“李家媳妇”150

父亲去世后,母亲闹分家152

三姐弟155

母亲的家教156

十岁目睹了“大革命”的兴衰157

中学生活160

第二节 书生奋起呼陆沉161

沉闷的武大161

一次失败的尝试162

致全校教授先生的公开信163

组织汉口大游行166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167

罢课以后169

校长的警告171

成立自发党支部174

七七事变之后的动荡生活176

在北平找到了党176

恋爱、结婚、共赴延安179

第三节 五味俱全的延安六年181

宣传科长181

轰动延安的《轻骑队》183

清凉山文字生涯190

整风之初192

在抢救运动中入狱196

祸不单行203

有口皆碑的《群众日报》205

第四节 当家才知柴米难205

初当社长207

永记终生的教训211

半个世纪前的新闻观213

在新区开展工作215

撤退217

当了父亲218

在林西218

春华秋实223

第五节 给高岗、陈云当秘书228

初识高岗228

帮高岗写过两篇大文章232

越来越不喜欢高岗其人235

随陈云接管沈阳236

第六节 在“新湖南”239

初返湖南239

在《新湖南报》240

开始研究毛泽东246

忘年交248

一塌糊涂的“家政”251

第七节 却曾八载醉于斯252

改行成功252

新来的局长254

蹩脚的舞台258

创业259

“水主火辅”话方针264

水电“帅才”267

“丈量七次再剪裁”270

在政治运动中保护了一批老专家271

当了副部长以后275

第八节 重回磨子潭277

出狱之后277

“秦城”来人了280

姐弟团聚大别山283

噩耗285

“小客人”286

画家的来信288

乍暖还寒293

黎明时的“死刑”295

上诉299

女儿301

告别磨子潭307

走出谷底308

省亲311

第四章饱经风浪解潮流311

第一节 重为冯妇又三年311

新家312

满目疮痍314

棘手的第二次创业315

在大小会议上彻底否定“文革”317

“这也用汇报?!”317

他盯住了世界银行的钱袋319

在水电老人中极负口碑321

源头活水322

陈云的安排325

第二节 在中共中央组织部325

进入十二大中央委员候选名单326

六十五岁的“青年头”327

在小组会上的发言328

省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的重要成员330

全面分析红卫兵333

介绍朱正的一封信335

建立“第三梯队”338

离开组织部领导岗位341

一九九二年四月,三峡工程论证被画上句号342

第三节 再论三峡342

一九七九:山雨欲来风满楼343

邓小平的表态344

八十年代的林李之争346

来自重庆和全国政协的意见348

重新论证349

“我仍忧心不已”350

就重新论证的结果答记者问352

国家领导人认为: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355

定案前的最后一次上书357

“句号”后面文章长358

“袖手难为壁上观”362

定案后四年上书诤谏四次366

第四节 研究毛泽东372

语惊四座372

硕果累累374

下自成蹊377

独具特色378

旧雨新知383

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89

作者的话400

1999《李锐其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晓梦著 199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