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青铜器通论》
作者 | 容庚,张维持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0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68·123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566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言1
第一章中国青铜器的制作及其时代1
一、殷周是青铜器时代1
二、彝器的制造及其意义3
第二章青铜器的埋藏和发现5
一、大量铜器埋藏的原因5
二、盗墓和偶然的发现5
三、科学的发掘7
第三章青铜器的年代考订和分期11
一、各家的考证方法11
(一)古法无可凭证11
(二)商器的鉴别法12
(三)周器的历日推定法14
(四)标准器比较法15
二、青铜器的分期17
(一)朝代上的划分17
(二)形制上的划分18
第四章青铜器的类别和用途21
一、确定器名的困难和定名上的错误21
二、各家的分类法22
(一)一般的分类法22
(二)器形上的分类法23
(三)本书的分类法25
第五章青铜器类别说明28
一、食器部28
二、酒器部43
三、水器部66
四、乐器部72
一 周纪侯钟命名图73
第六章彝铭的考释及其对历史研究的作用80
一、铭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80
二、铭文演进的程序与中国文字的演进82
(一)铭文的图形和记号82
二 象形字83
三 父乙卣84
四 ?父丁尊84
五 向簋84
六父乙斝84
(二)铭文的加繁和书史86
七 令方彝87
八 剌鼎88
十 不?簋盖88
九 ?驭簋89
十二 颂簋盖90
十一 邢侯簋90
十三 ?人盘91
十四 毛公鼎93
十五 师望鼎94
十六 乃孙作社己鼎94
十七 乙亥父丁鼎94
十八秦公簋94
(三)铭文的趋简和装饰94
十九 栾书缶95
二○ 国差?96
二一 王子申盏盂97
二二 攻吴王夫差鉴98
二三 商鞅量99
二四 ?羌钟99
二五 陈侯午敦100
二六 奇字钟100
二七 楚王酓璋戈100
二八 楚王酓肯盘100
二九 曾姬无恤壶101
三○楚王酓?鼎101
一、青铜器装饰艺术的特征102
第七章青铜器花纹的分析102
二、青铜器的几何形纹样103
(一)云纹 雷纹103
三一 云纹104
三五 云纹五104
三三 云纹三104
三二 云纹二104
三六 云纹六104
三四 云纹四104
三七 云纹七105
三八 云纹八105
三九 云纹九105
四一 雷纹二105
四二 雷纹三105
四○ 雷纹105
四三 雷纹四106
四四 圆圈纹106
四五 圆圈纹二106
四六涡纹106
(二)圆圈纹 涡纹 三角形纹 方形纹106
四七 涡纹二106
四八 涡纹三106
四九 涡纹四106
五一 三角纹二107
五五 方形纹三107
五三 方形纹107
五二 三角纹三107
五四 方形纹二107
五○三角纹107
(三)波纹 绳纹108
五六 波纹108
五七 波纹二108
五八 绳纹108
五九 绳纹二108
六○绳纹三108
(一)奇异的动物纹样109
三、青铜器的动物形纹样109
六一 饕餮纹109
六二 饕餮纹二109
六三 饕餮纹三109
六四 饕餮纹四110
六五 饕餮纹五110
六六 饕餮纹六110
六八 饕餮纹八111
六九 饕餮纹九111
七○ 饕餮纹十111
七一 饕餮纹十一111
七二 饕餮纹十二111
六七 饕餮纹七111
七五 虁纹三112
七六 虁纹四112
七四 虁纹二112
七三 虁纹112
七七 龙纹113
七八 龙纹二113
七九 龙纹三113
八○ 龙纹四114
八一 凤纹114
八二 凤纹二114
八三 凤纹三114
八四 凤纹四115
八五 窃曲纹115
八六 窃曲纹二115
八七窃曲纹三115
(二)写实的动物纹样115
八八 象纹116
八九 蝉纹116
九○ 蝉纹二116
九一 蚕纹116
九三 鱼纹二117
九五 贝纹117
九四 龟纹117
九二 鱼纹117
九六 虺纹118
九七 兽纹118
九八 兽纹二118
九九鸟纹118
四、叙事画的纹样119
一○○ 狩猎纹119
一○一 狩猎纹二119
一○二 狩猎纹三120
一○三 狩猎纹四120
一○四 战斗纹120
第八章有关青铜器技术上的问题121
一、青铜器的原料及其铸造121
(一)青铜原料的来源121
(二)青铜器成分的分析123
(三)青铜器的铸造法125
二、出土器的去锈128
三、铭文和器形的摹拓130
一、宋以后的仿造133
第九章青铜器的仿造和伪造133
二、伪造的分期和情况134
(一)清乾隆以前134
(二)嘉庆至清末135
(三)民国以后136
三、辨伪方法的探讨137
第十章青铜器著录书籍的评介140
一、图象类141
二、款识类149
三、通考类152
1984《殷周青铜器通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容庚,张维持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1984 北京:文物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青铜器
- 1998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全
- 1954
-
- 河南出土商周青铜器
- 1981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 3
- 1980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 2
- 1980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 1
- 1979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云南青铜器论丛
- 1981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殷墟青铜器
- 1985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殷周车器研究
- 1998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殷周青铜器通论
- 1984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 1961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云南青铜器
- 1981 北京:文物出版社
-
-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瓷器
- 1977 北京:文物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