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疾病》
作者 | 牛正先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3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48088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03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篇 胃肠运动功能的调节1
第一章 胃肠运动的电生理1
第一节 平滑肌的电活动1
第二节 胃平滑肌的电活动2
第三节 小肠平滑肌电活动3
第二章 胃肠运动的神经调节5
第一节 自主神经系统5
第二节 肠道神经系统6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8
第三章 胃肠激素与胃肠运动功能10
第一节 胃肠激素概述10
第二节 制造和分泌胃肠激素的细胞11
第三节 调节胃肠运动的有关胃肠激素13
第四章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运动功能16
第一节 幽门螺杆菌概述16
第二节 HP的流行病学17
第三节 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18
第四节 HP的消除20
第一节 运动与消化器官的功能22
第五章 体育锻炼与胃肠运动22
第二节 体育锻炼对胃肠运动的影响23
第三节 祖国医学的健身运动24
第六章 祖国医学的脾胃学说与胃肠运动26
第一节 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26
第二节 脾胃学说与胃肠运动30
第三节 脾胃学说与现代实验研究31
第一章 食管运动功能检查33
第一节 X线钡餐检查33
第二篇 胃肠运动功能检查33
第二节 食管测压34
第三节 食管内pH测定35
第四节 诱发试验36
第五节 放射性核素检查37
第二章 胃运动功能检查39
第一节 X线检查39
第二节 胃腔压力测定40
第三节 胃排空功能的检查41
第四节 胃电图的应用52
第一节 小肠的运动功能55
第二节 小肠的运动类型55
第三章 小肠的运动功能及检查55
第三节 小肠运动的调节56
第四节 小肠运动功能检查法58
第四章 结肠的运动功能及检查61
第一节 大肠运动的特点61
第二节 结肠运动功能检查61
第五章 肛直肠的运动功能及检查63
第一节 肛直肠运动特点63
第二节 肛直肠运动功能的检查64
第二节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术66
第六章 Oddi括约肌功能检查66
第一节 Oddi括约肌的功能66
第三篇 症状学69
第一章 常见症状69
第一节 吞咽困难69
第二节 咽部异物感和反胃73
第三节 烧心73
第四节 疼痛74
第五节 呕吐77
第七节 腹胀和早饱79
第六节 嗳气79
第八节 腹泻81
第九节 便秘84
第二章 其他症状87
第一节 食欲不振87
第二节 胸痛88
第三节 呕血与黑便88
第四篇 中医辨证93
第一章 常见症状辨证93
第一节 吞咽困难93
第二节 胃脘痛95
第三节 嗳气97
第四节 呕吐98
第五节 腹泻101
第六节 便秘103
第七节 呕血与黑便104
第二章 中医舌诊107
第一节 舌诊要点107
第二节 舌苔改变的病理意义108
第三节 舌质改变的病理意义111
第四节 舌体改变的病理意义113
第二节 脉象形成的原理114
第一节 脉诊114
第三章 脉象114
第三节 正常脉象与异常脉象115
第五篇 中医治法121
第一章 中药治法121
第一节 补气类121
第二节 养阴类123
第三节 温中类124
第四节 升提类126
第六节 健脾类129
第七节 消食类130
第八节 降逆类130
第二章 促动力中药方剂132
第一节 与胃肠运动功能有关的方剂132
第二节 其他有效方剂136
第一节 补益药146
第三章 单味中药对胃肠运动的影响146
第二节 理气药150
第三节 清热药152
第四节 泻下药155
第五节 清热攻下类156
第五节 解表药158
第六节 温里药161
第七节 理血药162
第八节 祛湿药164
第九节 祛痰止咳药165
第十节 消导药166
第十一节 固涩药168
第十二节 其他168
第一节 胃苏冲剂171
第四章 具有保胃动力作用的中成药171
第二节 其他成药172
第五章 针灸疗法174
第一节 针刺对胃肠运动的影响174
第二节 与胃肠运动有关的穴位176
第三节 常见胃肠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178
第四节 针灸对胃肠运动功能影响的现代研究189
第六篇 药物治疗199
第一章 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概述199
第二章 促胃动力药物203
第一节 胃复安203
第二节 吗丁啉204
第三节 西沙比利210
第四节 红霉素215
第三章 止泻药217
第一节 易蒙停217
第二节 盐酸苯乙哌啶220
第四章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221
第一节 思密达221
第二节 麦滋林223
第三节 胶体次枸橼酸铋224
第一节 食管的解剖225
第七篇 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225
第一章 食管的解剖与生理225
第二节 食管的生理227
第三节 食管运动功能的调节229
第四节 食管的防御功能231
第二章 环咽部运动障碍233
第三章 胃食管反流病236
第四节 贲门失弛缓症245
第五章 食管裂孔疝251
第六章 弥漫性食管痉孪255
第七章 Barrett食管258
第八章 其他原因的食管运动障碍261
第八篇 胃运动障碍性疾病265
第一章 胃的解剖与生理265
第二章 慢性胃炎276
第三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285
第四章 胃扭转293
第五章 胃轻瘫296
第六章 胃手术后胃动力改变300
第七章 全身性的一些疾病对胃运动的影响302
第一章 小肠的解剖与生理305
第九篇 小肠运动障碍性疾病305
第二章 假性肠梗阻318
第三章 乳糖酶缺乏症328
第十篇 大肠运动障碍性疾病335
第一章 大肠的解剖与生理335
第一节 大肠的解剖335
第二节 大肠的生理340
第二章 肠易激综合征344
第三章 先天性巨结肠360
第四章 功能性便秘364
1996《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动力疾病》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牛正先等主编 1996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胃肠道疾病治疗学
- 1996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 防治肝门直肠疾病 试版稿
- 沈阳市沈河区痔瘘科医院
-
- 胃肠道疾病的中西医论治
- 1995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防治肛门直肠疾病
- 1980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妇科疾病
- 197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家庭用药必读
- 1987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产科疾病
- 1980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病
- 1983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99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
- 1986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胃肠疾病
- 1981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常见疾病
- 1992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科疾病
- 1998 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诊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
- 1977 解放军第三十一野战医院一所
-
- 胃肠动力病学
- 1996 北京: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