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志》求取 ⇩

凡例1

概述1

大事记6

清代以前6

清代6

中华民国时期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3

第一节地理位置45

第一章 建置45

卷一地理45

第二节 建置沿革46

第三节 行政区划47

第四节 乡镇概况59

第二章 地貌74

第一节 类型74

第二节 山脉 河流76

第三章 地质83

第一节 地层83

第二节 构造85

第四章 自然资源87

第一节 土地87

第二节 植物88

第三节 动物89

第四节 矿产90

第五节 水95

第六节 气候97

第五章 自然灾害100

第一节 气象灾害100

第二节 地质灾害103

第三节 生物灾害107

第六章 人口108

第一节 变动108

第二节 分布110

第三节 构成112

第四节 人口普查116

第五节 婚姻 家庭117

附 姓氏118

第二节 执行检查120

第一节 编制120

第一章 计划120

卷二经济综合管理120

第二章 统计121

第一节 调查121

第二节 项目122

第三节 管理122

第三章 审计123

第一节 行政事业123

第三节 基建财经124

第二节 企业124

第四章 工商行政125

第一节 市场管理125

第二节 工商登记129

第三节 合同管理131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132

第五章 物价132

第一节 价格132

第二节 管理134

第六章 标准计量134

第一节 度量衡134

第二节 管理135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136

第一节 土地私有136

卷三农业136

第二节 集体所有137

第二章 生产条件138

第一节 土地开发138

第二节 劳动力143

第三节 肥料144

第四节 农机具145

第一节 粮食作物147

第三章 农作物147

第二节 经济作物155

第四章 农业技术159

第一节 耕作方式159

第二节 种植品种159

第三节 栽培技术161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162

第五章 管理163

第一节 劳动163

第三节 财务164

第四节 收益分配164

第二节 计划164

卷四林业168

第一章 森林168

第一节 林种分布168

第二节 面积 蓄积量169

第三节 古树170

第二章 植树造林172

第一节 采种育苗172

第二节 人工植树173

第四节 幼林抚育175

第三节 飞机播种造林175

第五节 营林投资176

第三章 森林保护176

第一节 护林防火176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177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178

第四章 经营管理179

第一节 林业“三定”179

第二节 木材采伐180

第三节 林产品180

第二节 社队182

第五章 林场182

第一节 国营182

卷五畜牧184

第一章 畜禽品种184

第一节 地方品种184

第二节 引进品种185

第二章 饲草饲料186

第一节 草山186

第二节 饲草187

第三节 饲料187

第一节 疫病188

第三章 疫病防治188

第二节 防疫189

第三节 治病190

第四节 检疫190

第四章 生产经营192

第一节 饲养192

第二节 配种改良195

第三节 牧业产值196

第一节 蓄水工程198

卷六水利198

第一章 工程建设198

第二节 引水工程201

第三节 提灌工程205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206

第五节 堤防工程206

第六节 续建报废工程207

第七节 搬迁 抚恤209

第一节 水土流失210

第二节 治理措施210

第二章 水土保持210

附 人工降雨210

第三节 水源监测211

第三章 水利管理211

第一节 水利经费211

第二节 工程维修212

第三节 水费征收212

第四节 综合经营213

第二节 烤烟214

第一节 山烟 香料烟214

卷七烟草214

第一章 品种214

第二章 生产215

第一节 种植215

第二节 烤制218

第三节 烟丝219

第三章 经营管理220

第一节 收购220

第二节 销售221

第三节 管理222

第一节 国营223

卷八工业223

第一章 体制223

第二节 公私合营224

第三节 集体224

第四节 私营225

第二章 门类227

第一节 煤炭227

第二节 冶金228

第三节 电力229

第四节 化工232

第六节 酿造233

第五节 建材233

第七节 造纸 印刷234

第八节 其他235

第三章 管理237

第一节 生产237

第二节 供销238

第三节 劳动238

第四节 财务238

第一节 驿道239

卷九交通239

第一章 道路239

第二节 水路240

第三节 公路241

第四节 桥梁 渡口247

第二章 运输253

第一节 人畜力253

第二节 机动车辆255

第三章 管理258

第一节 运输258

第三节 水运258

第二节 路政259

卷十邮电261

第一章 邮政261

第一节 沿革261

第二节 邮路262

第三节 投递263

第四节 业务265

第二章 电信267

第一节 电报267

第二节 电话268

第三章 管理271

第一节 行政271

第二节 业务272

第三节 财务272

卷十一商业274

第一章 市场274

第一节 集市274

第二节 商品交易274

第二章 体制275

第一节 私营275

第二节 集体276

第三节 国营278

第四节 公私合营280

第三章 农副产品购销281

第一节 土特产281

第二节 肉食 禽蛋284

第三节 出口物资286

第四节 废品收购286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购销286

第一节 百货286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商品288

第三节 日用杂品289

第四节 石油290

第五节 煤炭291

第六节 盐烟酒糖291

第五章 生产资料经营293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293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295

第六章 饮食服务296

第一节 饮食业296

第二节 服务业297

第一节 收购298

卷十二粮油298

第一章 购销298

第二节 销售301

第二章 加工306

第一节 粮食306

第二节 副食品306

第三节 油料307

第三章 调运307

第一节 调拨307

第二节 运输308

第二节 粮油检验309

第四章 储存309

第一节 粮仓分布309

第三节 仓储管理310

第五章 经营管理311

第一节 机构311

第二节 体制311

卷十三城乡建设313

第一章 县城313

第一节 市政建设313

第二节 规划318

第二章 村镇319

第一节 房屋建设319

第二节 基础设施320

第三节 规划管理322

第三章 建筑业322

第一节 队伍322

第二节 设计324

第三节 生产324

第一节 建筑市场325

第四章 管理325

第四节 技术325

第二节 工程326

第三节 房地产326

第五章 环境保护327

第一节 环境污染327

第二节 防治污染329

卷十四财税331

第一章 财政收入331

第一节 税收331

第三节 上级拨补及其他收入332

第二节 企事业收入332

第二章 财政支出334

第一节 经济建设资金334

第二节 文教卫生科技费335

第三节 行政管理费335

第四节 民政费335

第五节 其他336

第三章 税收337

第一节 农业税337

第二节 工商各税341

第一节 体制350

第四章 管理350

第二节 财政351

第三节 税务352

卷十五金融354

第一章 货币354

第一节 流通种类354

第二节 现金管理355

第三节 金银管理356

第二章 信贷356

第一节 民间借贷356

第二节 存款357

第三节 贷款360

第四节 信贷资金管理362

第五节 豁免363

第六节 拨款与监督363

第三章 结算364

第一节 同城结算364

第二节 异地结算364

第一节 投保365

第二节 防灾理赔365

第四章 保险365

第五章 代理业务366

第一节 债券366

第二节 金库366

卷十六政党群团367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彝良县地方组织367

第一节 机构367

第二节 活动367

附 三民主义青年团368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彝良县地方组织368

第一节 机构369

第二节 代表大会377

第三节 党员教育378

第四节 宣传工作381

第五节 统一战线382

第六节 纪律检查383

第七节 党史383

第八节 信访384

第三章 社会团体384

第一节 工会384

第二节 农会385

第三节 共青团彝良县地方组织386

附 少先队彝良县工作委员会387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388

第五节 商会389

第六节 其他社会团体389

第四章 1950年以来的重要政事纪略390

第一节 接管民国彝良县政权390

第二节 剿匪 建政391

第三节 禁烟肃毒392

第四节 “三反”“五反”392

第五节 土地改革393

第六节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94

第七节 肃反审干395

第八节 整风反右396

第九节 “大跃进”396

第十节 反“五风”397

第十一节 “文化大革命”398

第十二节 揭发批判“四人帮”399

第十三节 落实政策 平反冤假错案400

第十四节 计划生育401

第十五节 扶持贫困402

第十六节 经济体制改革403

卷十七政权405

第一章 参议会405

第一节 沿革405

第二节 活动40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406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406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408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412

第一节 州同署 知县衙署414

第三章 政府414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416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420

第四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432

第二节 政协会议435

第三节 工作纪要436

第一节 军事科439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439

第一章 军事机关439

卷十八军事439

第三节 人民防空办公室441

第四节 人民武装委员会441

第二章 兵役442

第一节 募兵442

第二节 志愿兵442

第三节 义务兵443

第四节 预备役444

第三章 武装445

第一节 驻军445

第二节 地方武装446

第一节 组织449

第四章 民兵449

第二节 教育训练450

第三节 武器装备451

第四节 民兵勤务452

第五章 重要兵事454

第一节 军队过境455

第二节 重要战事455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457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457

第一章 公安457

卷十九政法457

第三节 社会治安管理458

第四节 消防460

第五节 看守所462

第二章 检察462

第一节 机构462

第二节 刑事检察463

第三节 法纪检察464

第四节 经济检察464

第五节 监所检察465

第八节 控告申诉检察466

第六节 劳改检察466

第七节 社会改造检察466

第三章 审判467

第一节 机构467

第二节 刑事审判467

第三节 民事审判468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469

第五节 申诉复查469

第四章 司法470

第一节 法制宣传470

第六节 行政审判470

第二节 律师事务471

第三节 公证471

第四节 人民调解472

卷二十民政 劳动人事473

第一章 社会救济473

第一节 灾害救济473

第二节 贫困救济474

第二章 社会福利476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476

第一节 拥军优待477

第二节 收容遣送477

第三章 优抚安置477

第二节 抚恤479

第三节 安置480

第四章 婚姻及地名管理481

第一节 婚姻登记481

第二节 地名管理481

第五章 劳动管理482

第一节 就业安置482

第二节 劳动调配483

第四节 职工队伍484

第三节 劳动保护484

第六章 干部管理485

第一节 干部来源485

第二节 任免486

第三节 编制487

第四节 调动490

第五节 培训491

第六节 行政监察491

第七节 干部队伍492

第一节 工资494

第七章 工资福利494

第二节 福利496

第八章 离休 退休 退职497

第一节 离休497

第二节 退休497

第三节 退职497

第一节 私塾498

第二节 义学 书院498

第一章 旧学498

卷二十一教育498

第二章 普通教育499

第一节 学前教育499

第二节 小学500

第三节 中学506

第三章 专业教育510

第一节 职业教育510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511

第四章 成人教育512

第一节 扫盲512

第三节 职工技能培训513

第二节 文化补习513

第四节 自学考试514

第五节 广播学校 电大 函授514

第五章 教师515

第一节 队伍515

第二节 培训516

第三节 待遇516

第六章 管理518

第一节 学校管理518

第二节 招生519

第三节 经费520

卷二十二科技523

第一章 组织及队伍523

第一节 机构523

第二节 队伍525

第二章 活动525

第一节 专业科研525

第二节 资源普查527

第四节 气象测报528

第五节 科技推广528

第三节 地震测报528

第六节 科技普查529

第七节 成果530

第三章 管理533

第一节 项目533

第二节 科技事业费533

第三节 人才533

卷二十三医药卫生535

第一章 疫病防治535

第一节 传染病535

第二节 地方病540

第二章 妇幼保健541

第一节 妇女病查治541

第二节 新法接生541

第三节 儿童保健542

第三章 医疗543

第一节 中医543

第二节 西医54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545

第四节 护理545

第一节 环境546

第四章 社会卫生546

第五节 公费医疗制度546

第二节 饮水547

第三节 食品548

第五章 药品及药政管理549

第一节 药品经营549

第二节 药政管理550

卷二十四体育552

第一章 群众体育552

第一节 学校体育552

第二节 民族体育553

第三节 职工体育554

第四节 农民体育555

第五节 老年人体育555

第六节 民间体育555

第七节 团体556

第二章 竞赛557

第一节 田径557

第二节 球类559

第三节 棋类562

第四节 其他563

第一节 人才输送564

第二节 等级运动员564

第三节 等级裁判员564

第三章 体育人才564

第四节 优秀运动员565

第四章 管理566

第一节 经费566

第二节 设备567

第三节 业务567

第一节 事业机构568

卷二十五文化艺术568

第一章 群众文化568

第二节 文化活动569

第三节 文艺演出570

第二章 文学艺术572

第一节 刊物及作品572

第二节 戏剧 曲艺574

第三节 音乐 舞蹈576

第四节 工艺美术 摄影579

第一节 放映580

第三章 电影580

第二节 发行581

第三节 设施581

第四章 图书581

第一节 藏书581

第二节 借阅582

第三节 发行583

第五章 广播 电视584

第一节 广播584

第二节 电视586

第一节 刊物587

第六章 报刊587

第二节 采编588

第七章 档案590

第一节 管理590

第二节 利用590

卷二十六文物592

第一章 古文化遗址 墓葬592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592

第二节 墓葬592

第二节 纪念建筑595

第二章 建筑595

第一节 古建筑595

第三章 碑刻 摩崖596

第一节 碑刻596

第二节 摩崖599

第四章 馆藏600

第一节 历史文物600

第二节 革命文物603

第五章 文物工作607

第一节 征集管理607

第二节 应用609

卷二十七民族 宗教610

第一章 民族610

第一节 汉族610

第二节 苗族613

第三节 彝族618

第四节 良尚 陋习622

第五节 少数民族工作623

第二章 宗教625

第一节 基督教625

第二节 天主教627

第三节 佛教628

卷二十八汉语方言629

第一章 语音629

第一节 声母630

第二节 韵母631

第三节 单字调631

第四节 语流音变632

第五节 文白异读632

第六节 同音字633

第七节 彝良方言和普通话的比较643

第二章 词汇645

第三章 语法650

第一节 语法特点650

第二节 语法例句650

附 标音举例652

人物655

人物传655

普法恶655

陆云仙656

刘平楷656

陇高显656

毛以亮659

王兴书660

罗炳辉660

周家寿664

陇体芳665

张尊五666

杨竹铭666

夏运麟667

刘光前668

杨芝669

高丕文669

郭敖670

王家松670

宋丝美671

禄国藩671

吴忠烈673

欧兆祥674

文松龄674

钟语鸣675

陈占云675

张清明675

张华封676

陈守仁676

王德钊677

李正春678

舒大海679

龙文珍679

陇体要680

蒋洪祥681

孔繁松682

龚俊松683

二 人物表684

(一)抗日战争本籍阵亡将士684

(二)昆明保卫战阵亡彝良籍战士692

(三)本籍革命烈士693

(四)在彝良牺牲的外籍革命烈士697

(五)在外副县级及其以上人员700

(六)在外副高职人员701

(七)受地师级及其以上表彰的各类先进人物702

(一)副高职名录712

三 人物录712

(二)中级职称名录713

附录715

重要文存715

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昭通专署接管代表命令715

禁烟布告715

关于建政工作的指示716

关于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学校权益的通告718

关于开展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的规定718

关于搞好农村体制改革的十条规定719

彝良县城镇建设管理规定720

关于逐步改变我县贫困山区落后面貌的决定721

致全县育龄夫妇的公开信723

关于党政机关保持廉洁作风的十条规定724

二 地情资料存目725

三 特载——彝良人民的好儿子徐洪刚730

徐洪刚英雄事迹简介730

关于开展向徐洪刚学习的决定731

关于授予徐洪刚“彝良人民的好儿子”荣誉称号的决定733

济南军区政治部致彝良县委、政府电733

徐洪刚在彝良发表的电视讲话734

编后记736

1995《彝良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云南省彝良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5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