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志》
作者 | 湖南省湘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1018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800785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223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概述1
大事记8
第一编 建置76
第一章 建置沿革76
第一节 位置 境域76
第二节 隶属77
第三节 县城78
第二章 行政区划80
第一节 封建王朝时期80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8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85
第三章 区镇简况91
第一节 城关镇91
第二节 长仑区91
第三节 城南区93
第四节 濠河区95
第五节 岭北区96
第六节 新泉区98
第七节 洞庭区99
第八节 南湖区100
第二编 自然环境102
第一章 地貌102
第一节 形态特征102
第二节 类型102
第二章 气候105
第一节 特征105
第二节 温度106
第三节 降水 湿度109
第四节 日照 蒸发111
第五节 风 霜 雪114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115
第一节 水文117
第三章 水文 湖洲117
第二节 湖洲123
第四章 土壤125
第一节 水稻土类125
第二节 红壤土类127
第三节 潮土类128
第五章 生物 矿藏133
第一节 植物133
第二节 动物137
第三节 矿藏139
第六章 灾异140
第一节 灾害140
第二节 异象158
第三编 人口 家庭161
第一章 人口状况161
第一节 数量161
第二节 质量165
第三节 结构167
第四节 分布172
第五节 异动174
第六节 人口普查177
第二章 人口控制178
第一节 生育管理178
第二节 计育措施180
第一节 婚姻状况182
第三章 家庭182
第二节 家庭结构183
第三节 称谓184
第四节 姓氏185
第四编 经济综述189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189
第一节 封建剥削制度189
第二节 土地改革1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190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192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193
第一节 农业194
第二节 工业194
第三节 财贸195
第三章 经济发展状况197
第一节 发展速度197
第二节 经济结构202
第三节 经济效益204
第四章 国民收入 积累209
第一节 收入209
第二节 积累210
第五章 人民经济生活211
第一节 农业居民212
第二节 城镇居民217
第一章 计划统计管理219
第一节 计划编制 执行219
第五编 经济管理219
第二节 物资管理221
第三节 统计222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223
第一节 市场管理223
第二节 企业登记224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226
第四节 合同 商标226
第一节 管理体制228
第三章 物价管理228
第二节 物价调控229
第三节 交换比价235
第四节 市场价格237
第四章 计量 标准化管理238
第一节 计量238
第二节 标准化239
第一节 耕地243
第六编 农业243
第一章 种植业243
第二节 耕作制度246
第三节 水稻248
第四节 旱粮251
第五节 经济作物254
第六节 蔬菜258
第七节 土壤 肥料258
第八节 病虫防治261
第九节 生产成本263
第二章 林业266
第一节 森林面积 蓄积量267
第二节 造林269
第三节 山林保护273
第四节 林产品274
第五节 管理276
第一节 家畜277
第三章 畜牧业277
第二节 家禽280
第三节 疫病防治282
第四章 芦苇283
第一节 面积 产量283
第二节 经营管理284
第五章 农具 农机286
第一节 传统农具286
第二节 农业机械286
第三节 供应 维修289
第四节 管理290
第七编 渔业295
第一章 资源295
第一节 水域资源295
第二节 鱼类资源297
第一节 私人所有制298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298
第二章 所有制形式298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299
第三章 养殖303
第一节 鱼苗 鱼种303
第二节 成鱼生产305
第三节 鱼病防治306
第四节 商品鱼基地建设307
第二节 渔船 网具309
第一节 渔汛 埠头309
第四章 捕捞309
第三节 产量310
第五章 名特水产311
第一节 名贵鱼类311
第二节 特种水产312
第三节 经济贝类313
第二节 资源保护314
第一节 机构314
第六章 渔政管理314
第四节 其它小水产品314
第三节 技术服务318
第四节 供销服务319
第八编 水利320
第一章 堤垸320
第一节 形成与变迁320
第二节 治理331
第三节 洲 汊整治338
第二章 山丘水利342
第一节 塘 坝 水库342
第二节 水土保持344
第三章 机电排灌345
第一节 机械排灌345
第二节 电力排灌345
第三节 喷灌346
第一节 防洪347
第四章 抗灾347
第二节 排涝350
第三节 抗旱351
第五章 投资 投工 效益352
第一节 投资352
第二节 投工355
第三节 效益357
第六章 水利管理361
第一节 机构361
第二节 工程管理362
第三节 用水管理363
第四节 综合经营363
第九编 工业365
第一章 发展概况365
第一节 速度与水平365
第二节 产值构成366
第三节 结构与分布367
第四节 经济成份369
第五节 产品门类369
第二章 工业门类374
第一节 食品工业374
第二节 造纸 印刷工业375
第三节 机械工业376
第四节 化学工业378
第五节 建材工业378
第六节 木材加工工业379
第七节 陶瓷工业381
第八节 纺织工业382
第九节 服装 制鞋工业383
第十节 矿产383
第十一节 日用手工业品制造业384
第三章 投资与效益386
第一节 投资386
第二节 效益387
第四章 企业管理393
第一节 机构393
第二节 责任制393
第三节 设备 技术 更新改造394
第四节 岗位培训395
第十编 乡镇企业 建筑业397
第一章 乡镇企业397
第一节 发展概况397
第二节 企业与职工398
第三节 门类与产品400
第四节 经营管理405
第二章 建筑业408
第一节 建筑队伍408
第二节 设备410
第三节 设计410
第四节 经营管理412
第一节 水路414
第十一编 交通 邮电414
第一章 交通414
第二节 陆路418
第三节 桥梁 渡口422
第四节 工具425
第五节 装卸 搬运429
第六节 交通管理431
第二章 邮电437
第一节 机构437
第二节 邮政438
第三节 电信444
第四节 邮电资费447
第五节 检查 监督448
第十二编 能源450
第一章 电力450
第一节 电力建设450
第二节 供电456
第三节 管理458
第二章 煤炭 石油460
第一节 煤炭460
第二节 石油463
第三章 农村能源利用466
第一节 柴草466
第二节 沼气466
第三节 省柴(煤)灶467
第十三编 商业 饮食服务业468
第一章 商业468
第一节 发展概况468
第二节 市场470
第三节 经济成份471
第四节 商品购销475
第五节 企业管理484
第四节 组织整顿489
第二章 粮油购销489
第一节 收购490
第二节 销售495
第三节 储运500
第四节 粮油加工503
第五节 管理504
第三章 对外贸易506
第一节 外贸品种506
第二节 基地建设510
第三节 经济效益513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514
第一节 饮食业514
第二节 旅栈业515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515
第十四编 财税 金融516
第一章 财政516
第一节 财政收入516
第二节 财政支出521
第四节 财政监督526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收支526
第二章 税务527
第一节 税制 税收527
第二节 税种529
第三节 征收管理537
第三章 金融539
第一节 组织与机构539
第二节 货币543
第三节 存款 储蓄546
第四节 信贷549
第五节 现金管理555
第六节 代理业务557
第七节 保险业务558
第十五编 城乡建设559
第一章 县城建设559
第一节 公用建筑559
第二节 住房560
第三节 街道561
第四节 照明 供气563
第五节 供水 排水564
第六节 环境卫生567
第二章 村镇建设567
第一节 集镇建设567
第二节 乡村建设570
第三章 城镇管理571
第一节 规划571
第二节 土地征用572
第三节 房产管理572
第四章 环境保护573
第一节 污染573
第二节 治理576
第一节 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578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湘阴地方组织578
第十六篇 党派 政权578
第二节 组织机构581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584
第五节 宣传 教育590
第六节 纪律检查592
第七节 统一战线工作594
第八节 信访工作595
第九节 档案工作59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湘阴地方组织597
第一节 组织沿革597
第二节 主要活动598
第三章 其它党派湘阴地方组织599
第一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599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59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600
第四章 人民代表大会600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601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604
第四节 基层选举606
第五节 主要活动608
第六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609
第五章 政权机构610
第一节 明清县署610
第二节 民国县府618
第三节 苏维埃及抗日民主政府619
第四节 人民政府621
第六章 参政议政机构628
第一节 代议机构628
第二节 人民政协629
第七章 中共湘阴县委 县人民政府重要政事633
第一节 建立人民政权 恢复国民经济633
第二节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636
第三节 组织领导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调整国民经济639
第四节 开展“文化大革命”643
第五节 实行改革开放 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经济645
第十七编 公安 司法652
第一章 公安652
第一节 机构652
第二节 肃清反革命653
第三节 案件办理654
第四节 治安综合治理655
第五节 户口管理658
第六节 看守 劳改660
第七节 消防660
第二章 检察662
第一节 刑事检察662
第二节 经济检察662
第五节 控告 申诉检察663
第三章 审判663
第三节 法纪检察663
第四节 监所检察663
第一节 刑事审判664
第二节 民事审判665
第三节 经济审判666
第四节 申诉 复查666
第一节 司法改革667
第二节 法制宣传667
第四章 司法行政667
第三节 民事调解668
第四节 公证 律师668
第十八编 民政 人事 劳动670
第一章 民政670
第一节 行政管理670
第二节 拥军优属674
第三节 救灾 救济677
第四节 社会福利680
第六节 收容遣送682
第五节 移民安置682
第七节 殡葬改革683
第二章 人事683
第一节 干部状况683
第二节 干部来源685
第三节 干部管理687
第三章 劳动690
第一节 劳动就业690
第二节 管理692
第三节 工资 资金694
第四节 劳保 福利698
第十九编 军事701
第一章 县地方武装701
第一节 机构701
第二节 武装力量703
第一节 封建王朝时期707
第二章 驻防 驻军707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708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709
第三章 兵役709
第一节 明清时期709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70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710
第一节 封建王朝时期712
第四章 重大战事712
第二节 军阀混战时期713
第三节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713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714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717
第五章 防空717
第一节 组织机构717
第二节 工程建设与利用718
第三节 防空训练718
第一节 组织719
第六章 民兵719
第二节 政治教育721
第三节 军事训练721
第四节 重要活动722
第二十编 教育 科技726
第一章 教育726
第一节 幼儿教育727
第二节 小学教育728
第三节 中学教育733
第四节 中等专业 职业教育737
第五节 成人 业余教育740
第六节 教师队伍744
第七节 教学研究与改革749
第八节 经费 设备750
第九节 勤工俭学753
第二章 科技753
第一节 科研单位754
第二节 科技队伍757
第三节 科学普及758
第四节 科研成果759
第二十一编 文化 体育763
第一章 文化763
第一节 机构设施763
第二节 文学艺术765
第三节 演出团体774
第四节 文娱活动777
第五节 电影778
第六节 著述779
第七节 历代修志781
第二章 文物784
第一节 古迹784
第二节 纪念建筑784
第三节 馆藏文物789
第一节 报刊791
第三章 新闻 电视 图书791
第二节 广播792
第三节 电视794
第四节 通讯报道795
第五节 图书795
第四章 体育796
第一节 学校体育796
第二节 群众体育797
第三节 场地 设备799
第四节 人才培育799
第五节 竞赛800
第二十二编 医药 卫生807
第一章 医疗机构807
第一节 县直属医疗单位807
第二节 乡镇卫生院809
第五节 个体行医810
第四节 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810
第三节 卫生所 医疗站810
第二章 医疗813
第一节 中医813
第二节 西医814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816
第四节 民间医术及验方816
第三章 卫生保健817
第一节 防疫817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819
第三节 妇幼保健820
第四章 医药822
第一节 生产822
第二节 经营822
第三节 药政管理823
第五章 医疗制度 经费823
第一节 医疗制度823
第二节 卫生经费825
第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826
第一节 疫情826
第二节 防治827
第三节 管理832
第二十三编 社会团体834
第一章 工人团体83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人组织834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工会835
第二章 农民团体839
第一节 农民协会839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840
第三节 渔民协会840
第三章 妇女团体841
第一节 女界联合会841
第二节 妇女会 抗日妇救会妇女工作委员会841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842
第四章 青少年团体844
第一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844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45
第三节 儿童团 少年先锋队846
第五章 工商业团体846
第一节 同业公会 商会846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847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848
第六章 科学技术团体848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848
第二节 各类学会 协会849
第七章 宗教团体849
第一节 佛教850
第二节 道教850
第三节 伊斯兰教850
第四节 基督教851
第一节 汉流(川子会)852
第八章 帮会852
第二节 会道门853
第九章 其他团体855
第一节 抗美援朝分会855
第二节 中苏友好协会湘阴县分会856
第三节 归侨 侨眷联合会856
第四节 同乡会857
第一节 生产习俗858
第一章 风俗习惯858
第二十四编 民俗 方言858
第二节 生活习俗860
第三节 仪礼863
第四节 岁时节日866
第二章 方言870
第一节 语音870
第二节 语法888
第三节 词汇891
第四节 谣谚904
人物908
一、人物传908
二、人物简介959
三、英名录961
四、抗日阵亡将士名录980
附982
1、1949~1992年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982
2、本籍在县内工作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名表984
3、客籍湘阴20年以上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名表986
4、湘阴县解放以后寓外副高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名表988
5、湘阴县1949年以来出国留学人员名表992
6、湘阴县解放以后在外地工作的副县(处)、团级干部名表994
附录1004
一、重要文献目录1004
二、本届修志文辑1007
三、部分修志简况一览表1012
四、本志编修始末1014
1995《湘阴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湖南省湘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华阴县志 卷1
- 1928
-
- 汤阴县医药志
- 1985
-
- 蒙阴县交通志
- 1997
-
- 蒙阴县地名志
- 1983
-
- 华阴县志 卷22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20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19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17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16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13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10
- 1928
-
- 华阴县志 卷2
- 1928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