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县志》求取 ⇩

序一1

凡例1

概述1

序二3

序三5

序四7

第一编 建置9

第一章 位置 建置9

第一节 位置、面积9

第二节 建置沿革10

第二章 境域 区划12

第一节 境域12

第二节 行政区划13

城关镇24

第三章 乡镇24

柏树乡25

上店乡26

竹圈乡27

十八盘乡28

靳村乡29

付店乡30

王坪乡32

三屯乡33

刘店乡34

小店乡36

陶营乡37

内埠乡38

蔡店乡39

第一章 地质42

第一节 地层42

第二编 自然环境42

第二节 构造45

第三节 岩浆岩47

第四节 矿藏47

第二章 地貌56

第一节 地貌类型56

第二节 主要山峰57

第三章 气候58

第一节 气候特征58

第二节 日照58

第三节 气温59

第四节 降水61

第五节 湿度 蒸发量64

第六节 霜期64

第七节 地温64

第八节 物候65

第四章 水文66

第一节 河流66

第二节 地下水68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70

第五章 土地 土壤72

第一节 土地72

第二节 土壤79

第六章 动植物82

第一节 植物82

第二节 动物83

第七章 自然灾害84

第一节 干旱84

第二节 洪涝84

第三节 风灾85

第四节 冰雹85

第七节 地震86

第五节 低温 霜冻86

第六节 蝗灾86

第三编 人口92

第一章 数量及分布92

第一节 数量92

第二节 分布95

第二章 人口构成96

第一节 性别构成96

第二节 年龄构成97

第三节 民族构成98

第四节 行业、职业构成99

第五节 文化构成102

第三章 婚姻家庭103

第一节 家庭103

第二节 婚姻及生育103

第一节 政策法规105

第四章 计划生育105

第二节 节育措施106

第四编 经济综述108

第一章 经济体制108

第一节 农业体制108

第二节 工业体制111

第三节 商业体制112

第二章 经济发展113

第三章 经济结构117

第一节 社会生产结构117

第二节 农业结构118

第三节 乡镇企业结构119

第四节 工业结构122

第五节 商品流通结构123

第一节 计划管理126

第四章 经济管理126

第二节 统计128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130

第四节 物价管理136

第五节 审计140

第六节 计量140

第五编 农业144

第一章 种植业144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144

第二节 作物种植145

第三节 农业技术153

第二章 林业160

第一节 资源160

第二节 植树造林163

第三节 林业生产基地165

第四节 林业管理168

第三章 畜牧业170

第一节 饲料170

第二节 生产170

第三节 品种改良174

第四节 疫病防治175

第四章 副业 水产178

第一节 副业178

第二节 水产180

第五章 农机具181

第一节 机具演变182

第二节 农机管理185

第六章 水利186

第一节 水利工程及设施187

第二节 河道与低洼地治理194

第三节 水文观测196

第一节 水土流失与水保分区197

第七章 水土保持197

第二节 水土保持199

第三节 登山村的水土治理201

第八章 农业区划202

第一节 山地林、牧、土特产区202

第二节 丘陵粮、油、烟区203

第三节 平川粮棉区203

第六编 工业207

第一章 杜康酒207

第一节 生产208

第二节 市场信誉211

第三节 名人与杜康酒214

第二章 电力220

第一节 发电220

第三节 供电221

第二节 网电221

第四节 管理224

第三章 采掘工业225

第一节 采煤225

第二节 金属矿开采226

第三节 非金属矿开采226

第四章 加工工业227

第一节 食品加工227

第二节 建材228

第三节 机械制造230

第四节 纺织、服装231

第五节 造纸、印刷232

第六节 化工232

第七节 其它233

第一节 主要厂矿235

第五章 主要厂矿与名优产品235

第二节 名优产品239

第六章 工业管理242

第一节 管理体制242

第二节 生产与销售管理243

第三节 财务管理245

第七编 交通邮电246

第一章 交通246

第一节 公路运输246

第二节 铁路运输256

第三节 水路运输257

第四节 桥梁、隧道、垭口258

第二章 邮电260

第一节 机构260

第二节 邮政261

第三节 电信262

第八编 城乡建设265

第一章 县城建设265

第一节 旧城建筑265

第二节 旧城区改造268

第三节 新市区扩建268

第四节 街道270

第五节 房屋建设274

第六节 公共设施278

第七节 城建规划279

第二章 乡镇建设280

第一节 集镇建设280

第二节 乡村建设283

第三章 环境保护283

第一节 环境污染283

第一节 土地、房产管理285

第二节 环境保护285

第四章 管理285

第二节 建筑业管理288

第九编 商业290

第一章 经济成分290

第一节 国营商业290

第二节 合作商业291

第三节 集体商业292

第四节 私营、个体商业293

第二章 市场294

第一节 国营商业网点294

第二节 合作商业网点298

第三节 集市300

第四节 著名商店 市场304

第一节 粮油购销305

第三章 商品购销305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313

第三节 食品、副食品购销316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320

第五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323

第六节 计划物资供应325

第七节 医药经营328

第八节 对外贸易331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334

第一节 饮食业334

第二节 服务业335

第五章 经营管理336

第一节 计划管理336

第二节 财务管理337

第一节 财政收入340

第一章 财政340

第十编 财税金融340

第二节 财政支出341

第三节 财政管理344

第二章 税务348

第一节 农业税348

第二节 工商税352

第三章 金融360

第一节 金融机构360

第二节 货币363

第三节 信贷365

第四节 存储373

第五节 债券37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377

第一节 早期活动377

第十一编 政党社团377

第二节 县委机构380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383

第四节 组织建设385

第五节 宣传教育390

第六节 统一步战线392

第七节 纪律检查394

第八节 信访395

第九节 中心工作396

第二章 社会团体404

第一节 工会404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406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408

第四节 农民协会410

第五节 工商联及个体劳协411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412

第八节 中苏友好协会413

第七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413

第三章 国民党及三青团414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414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417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418

第一章 明、清、民国政权机构418

第一节 明、清县衙418

第二节 民国县署、县政府423

第三节 参议会42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42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42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429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431

第四节 代表选举435

第一节 县政府437

第三章 人民政府437

第二节 基层政权442

第三节 人事管理443

第四节 施政444

第四章 人民政协448

第一节 机构448

第二节 会议449

第三节 活动450

第五章 政法452

第一节 公安452

第二节 检察456

第三节 审判458

第四节 司法行政460

第一节 军事要地461

第一章 军事要地及设施461

第十三编 军事461

第二节 军事设施462

第三节 军事机构462

第二章 兵役464

第一节 兵役制度464

第二节 兵员征集465

第三章 军事武装466

第一节 驻军466

第二节 地方武装467

第三节 民兵469

第四章 兵事472

第一节 农民起义472

第二节 杆伙活动474

第三节 官军争斗474

第四节 抗日战争475

第五节 解放战争477

第六节 剿匪斗争纪略480

第十四编 教育科技483

第一章 教育483

第一节 儒学、书院、私塾、义学483

第二节 普通教育485

第三节 专业教育491

第四节 业余教育493

第五节 教师495

第六节 教学498

第七节 教育经费502

第八节 教学设备505

第九节 教育管理506

第二章 科学技术508

第一节 科技机构508

第三节 科技活动510

第二节 科技队伍510

第四节 科研项目及成果512

第五节 科普宣传518

第六节 科技管理519

第十五编 文化艺术521

第一章 群众文化521

第一节 机构设施521

第二节 文化活动522

第三节 业余剧团524

第四节 曲艺525

第五节 民间音乐526

第六节 民间工艺526

第二章 戏剧 电影527

第一节 戏剧527

第二节 电影532

第一节 广播533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新闻533

第二节 电视534

第三节 新闻535

第四章 档案 图书535

第一节 档案535

第二节 图书536

第五章 地方史志538

第一节 县志538

第二节 党史542

第三节 地名542

第六章 文艺创作544

第一节 戏剧 曲艺544

第二节 小说 散文 诗歌544

第三节 书画 摄影545

第四节 旧志艺文选载549

第五节 近现代艺文选载552

第一节 古遗址 古墓葬562

第七章 文物 古迹 名胜562

第二节 出土文物564

第三节 古建筑565

第四节 名胜567

第十六编 卫生体育573

第一章 卫生573

第一节 医疗机构573

第二节 医疗队伍578

第三节 医疗设备578

第四节 医疗技术580

第五节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583

第六节 卫生保健587

第七节 公费医疗589

第八节 爱国卫生运动590

第一节 学校体育592

第二章 体育592

第二节 农民体育593

第三节 职工体育594

第四节 体育竞赛595

第五节 体育设施600

第十七编 社会保障601

第一章 社会福利601

第一节 社会救济601

第二节 救灾603

第三节 优抚604

第四节 复退安置609

第五节 扶贫610

第二章 劳动工资610

第一节 就业610

第二节 工资612

第三节 劳动保护615

第三章 人民生活616

第一节 农民生活616

第二节 职工生活619

第四章 社会保险621

第十八编 民俗宗教623

第一章 风俗623

第一节 生活习俗623

第二节 婚嫁624

第三节 节日625

第四节 丧葬628

第五节 杂礼628

第六节 陋习629

第七节 社会新风630

第一节 佛教631

第二章 宗教631

第二节 基督教632

第三节 道教632

第四节 伊斯兰教633

附 会道门633

第十九编 方言 遥谚 传说635

第一章 方言635

第一节 语音635

第二节 词汇641

第三节 语法644

第二章 谣谚646

第一节 歌谣646

第二节 谚语650

第三章 民间传说656

鬼谷子664

杜康664

第一章 人物传记664

第二十编 人物664

翟兴 翟进665

许古666

韦坚666

窦三畏666

常秉彝666

康孟侯667

林裕焘667

郑国翰667

孙鉴668

傅宏668

崔云龙668

马鸿杰669

安敦信670

张明禄671

李占魁672

袁子涵673

吴象贤673

李振江673

王秀举674

杨庚午674

范龙章675

郭永俊676

赵春兰677

孙正安677

王长法678

张全保678

秦存见679

吴清永680

陈志杰680

李久长680

范迪宽681

王文沛682

史汉杰682

王凌云683

王建昭684

王凌汉685

申汝瑛686

第二章 人物简介687

张有奇687

宋景昌687

秦海清688

魏维良689

葛洛689

芦焰690

李功明691

马书山691

刘德培692

刘凤梧692

夏澍692

刘秀琴693

熊世琦693

毛泗茂694

孙书仁694

王重华695

吴和琴695

陈宇杰695

杨祖炎696

张明邦696

范汉生696

马九贤697

崔玉川697

李自强698

金纯福698

黄铁须699

郭官义699

李玉娥699

姬业成700

李新院700

郭发寿701

王钦韶701

李长山701

李智勇702

李岱峰702

李改水702

李克榜702

张世军703

第三章 人物表704

革命烈士英名录704

省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表715

建国前大学生名表718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表720

汝阳籍在外地工作人员名表722

大事记732

新石器时代至清朝732

中华民国735

中华人民共和国749

附录784

一、地方文献辑录784

三、碑文 考辩798

三、地方杂文选载801

四、奇闻轶事811

编后记813

1995《汝阳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汝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